1590-这些习惯培养好,孩子学习根本不用操心(二)

1590-这些习惯培养好,孩子学习根本不用操心(二)

00:00
04:26
早上好!家长朋友们,这里是三分钟家长课堂,我是雪玲老师。
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的,孩子学习成绩的优良与否,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关。
1. 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
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只观察不思考,不是真正的观察。很多学生总是说:为什么我看书上都会,一考试就不会了?其实这就是不思考的结果。课本上解题步骤、公式定理什么都一清二楚,你自然能看懂。如果看的时候不思考,那么关上书,你自然似是而非,知识点压根就没学懂。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要善于提出问题,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积极思考教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得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5. 善于提问的习惯
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
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6. 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
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在相互的探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在逐渐加深。
7. 独立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
有的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效果。
要重视做作业,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并且尽量多记忆一些有用的中间结论。
8. 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
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
同时还要培养自己能从作业,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的能力。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明天同一时间我们继续分享几个好习惯的养成,请家长们到时收听哦!感谢您的聆听,咱们明天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