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慎防!地产大鳄又浮出水面,警惕香港再掀炒房抬价投机

香港政府慎防!地产大鳄又浮出水面,警惕香港再掀炒房抬价投机

00:00
06:06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香港楼价接连下跌4个月的新闻被持续放大,经济将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的说法甚嚣尘上。不出所料,一些与地产业有密切关联的政商界人士借势营造舆论,不一词同轨地向特区政府特别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持续施加压力,要求减少甚至取消那些增加炒卖成本却能惠及购房自住市民的税项,美其名曰减辣。

明眼人都知道,他们的目的就是以所谓救市为借口,蛊惑特区政府取消所有平抑楼价的政策,好让他们继续,甚至扩大攫取暴利的盛宴。至于减辣之后楼价再度飙升,引致什么样不利于政府管治的氛围,一直在省吃俭用,希望能上车供楼的基层市民会否生出怨气,对不起,那是特区政府的事,与地产大鳄及炒家无关,他们只关心自己的暴利。

香港楼价长期比天高的事实,早已世界闻名,市民因此苦不堪言。就连这几年涌出市场,实用面积只有不到200平方英尺的所谓纳米楼,其楼价竟然高达3-4百万港元,高昂的程度实非一般打工仔能负担,遑论一些大小比较“正常”的单位。最近,有一个实用面积只有170平方尺的纳米单位成功售出,成交价是340万元,即平均尺价达2万元,看上去很高,但原来业主先前是以410万元的疯狂价入货,账面亏本70万元。

因为这个单位买入未满3年,所以要交付额外印花税,所以实际上亏损比账面的70万元要多。从买卖的价钱及情况来看,业主买入单位的目的很大机会是炒卖而不是自住,现在可能因为市道逆转而止亏离场。这类炒家当然希望楼价一升再升,而喝“头啖汤”的地产商也已饱吃远飏,只留下市民大众望楼兴叹。试想一下,假如没有额外印花税,楼宇炒卖之风恐怕会更为炽烈,与现实更加脱节的楼价不但进一步搅乱经济秩序,也使无数收入超标,没资格申请公屋的中产家庭永远无力拥有自己的蜗居,如此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岂不是越来越严重?

楼价下跌幅度不算大

正所谓“大话最怕计数”,就让我们使用简单的唯物辩证法来检验,看看那些“楼价下跌会冲击经济”的声音究竟是什么一回事?根据差饷物业估价署的官方数字,今年8月份私人住宅售价按月跌1.4%,即连跌4个月共4.23%,创近7个月新低纪录。断章取义地去看,数字确实有点吓人,但如果多看1个月,即首8个月的数字,楼价赫然有1.34%的升幅。这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难道楼价持续每年升高10%或以上才算是正常?

当今,市场息口因为美国的“薅羊毛”行为而高企,目前仍有上升的机会,加上我国的经济复苏势头暂时低于预期,而香港特区的经济则处于青黄不接的转型时期,楼价进行调整是自然不过的事,只要不是暴跌,何须过分担忧?如果我们继续深入地看看各类楼宇的真实尺价,就会发现香港楼市仍然处于一般中产打工仔买不起的高位。

根据一间上市地产代理公司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香港特区楼宇的平均尺价为15 296元,以港岛最高,为19 712元,九龙则为15 946元,新界最低,但也为12 464元。那就是说,一个月入4-5万元的家庭理论上可勉强供得起一个新界的小单位,但首先要省吃俭用,积蓄到动辄几十到百万的首期,其艰难的程度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都是不可思议的。而且,一个普通家庭能有4、5万元的收入,容易吗?

这种向资本与富人严重倾斜的楼市结构,就是香港的其中一个深层次缺陷,也是导致美西方势力可以轻松地煽动起2019年黑色暴动的最大原因之一。现在,楼市因周边因素而轻度调整,无论是对渴望买楼自住的市民、长期面对尖锐房屋问题的特区政府乃至社会整体都是一件好事,不愿意的只是地产大鳄与楼宇炒家。在此希望特区政府慎防,莫要被这些利益既得者忽悠上当。

当然,楼市是香港的支柱产业之一,特区政府需要谨慎管理,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最理想是让楼价朝平衡各阶层利益的方向软着陆。内地楼市同样面对楼价下跌,成交量不足的问题,形势远比香港特区严峻,但中央所采取的措施有节有度,拒绝贸然推出倾斜性的政策,而是摸着石头过河,利用市场经济规律来循序调控,不搞大水漫灌方式的暴力救市措施。有道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陈司长肯定深明此理,相信也已成竹在胸。任由地产大鳄胡言乱语,自己却岿然不为所动,依旧按计划审时度势而行!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