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秋收,崇州乡间田野,稻谷飘香、机器轰鸣,处处呈现出忙碌的“丰”景。“今年又是丰收年,预计能够产出150万斤水稻。”陈涛望着稻田中来回穿梭的收割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陈涛,崇州市白头镇人,2000年退伍返乡,辗转多个行业,2013年决定扎根乡村,投身水稻种植业,并在同年被乌尤村聘任为农村合作社职业经理人。从最初的240亩地到如今的1300亩,陈涛是当地妥妥的种粮大户。在乌尤村党委书记雷潇潇眼里,他是值得称赞的乡村振兴带头人。“他对乌尤村的贡献可不小。无论是实现水稻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提升种植效益;还是盘活村上的闲置劳动力,为群众拓宽增收途径,都体现着陈涛的价值。”雷潇潇告诉记者。
种植规模扩大,遭遇烘储难题
十年耕耘路,问鼎彩云巅。乌尤村农业蒸蒸日上,离不开陈涛的勇敢探索。自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以来,乌尤村便开启了集中种植水稻之路。十年间,他奔波于田间地头,为农业产业增产增效尽心尽力。如今,乌尤村实现粮食高产。但这条康庄大道也曾荆棘满布,高产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难关。
时间回到2013年的夏天,骄阳似火,连片的稻田,金光闪闪。面对即将到来的良好收成,陈涛面露难色。水稻高产,但上百吨的水稻却无处堆放和烘干。因此,成熟的水稻不能及时收割,眼看着烂在地里,让人很是着急。
“粮食高产,烘储却跟不上。这是我们种粮人面对的最大难题。”陈涛告诉记者。当时采用的原始方法,先把稻谷收回来晾晒在每家每户的水泥坝上。由于产量太大,晾晒面积实在不够,不得已只能将部分稻谷晒在周边的水泥路上。
“有一次,几千斤的稻谷刚晒干,就被突如其来的暴雨冲刷。不仅所有的工作功亏一篑,稻谷还被冲走了一些。”忆往昔峥嵘岁月,陈涛感慨万分。
面对困难,陈涛并没有退缩,他开始四处摸索,上网学习,了解先进经验。经过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的推荐,陈涛前往湖南学习粮食烘储技术。
建设烘储中心 服务周边乡镇
学成归来,陈涛便着手建设烘干中心。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申请到一块闲置荒地作为烘储中心用地,同期成立了崇州三皮粮食烘储专业合作社。
“建一座烘储中心,至少得投资200万元,多则上千万元。这对于我们这种刚起步的合作社压力还是挺大的。”资金问题并没有击退陈涛,反而坚定了他建设烘储中心的决心。孤军奋战不行,他便主动向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当地政府同意和他共同出资,筹备烘储中心所需的原始物资。2015年,崇州市道明镇第一家专业的烘储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据了解,烘储中心并不是一次投入,终身使用。从运营到现在,陈涛每年都会自掏腰包添置作业设备和烘干设备,截至今年,合计投入已超百万元。
当前,陈涛的烘储中心有日烘干量15吨的设备5台,日烘干量35吨的设备6台,如果满负荷运转,日烘干量可达300吨。
随着量产增加,陈涛扩建了烘储中心,经上级批准,烘储中心旁边的荒地被改造为5千平方米的储粮场所。如此一来,附近几个乡镇的种粮大户们更无烘干和储存之忧了。“我的烘储社已经辐射周边粮田,道明、怀远、元通等5个乡镇约28家种植大户都是我的客户。”陈涛自豪地说。
创造工作岗位,带动村民增收
劳动力回流,为乡村添活力。记者在烘储中心看到,不少工人有条不紊地操作设备,转运粮食。“这些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之前都在外务工,回乡后就在烘储中心上班。”雷潇潇告诉记者,陈涛回乡开展规模化种植以来,每逢插秧、施肥和收割的时候就会聘请当地的村民来帮忙,也为他们增加些收入,补贴家用。开办烘储中心以来,就固定聘用了一部分村民,让他们在自己家门口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陈涛等人的带动下,如今的乌尤村已经从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升级到了全机械化生产。“光纯人力到机械化,就用了4年时间。”雷潇潇介绍,如今播种插秧都是机械化,喷洒农药采用无人机,收割全使用收割机,未来还考虑智能化作业。村民们适应性也很强,大家都主动学习新技能,并使用机械开展农事活动。
又是一年丰收季,陈涛站在田埂上,望着金灿灿的稻田若有所思。“崇州的乡村天地广阔、大有可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希望能通过自己实干带动更多的人投身农业,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陈涛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