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官手记:改良传统月饼,也要保留最初的味道
每逢中秋佳节,市面上的月饼可谓琳琅满目,广式的、苏式的、流心的、冰皮的……应有尽有。但在老北京人心中,不得不提的一定是“自来红”月饼。
它的外观像是烤糊了的小窝头,表皮呈棕红色,个头与鸡蛋差不多,承载着不少老北京人的乡土记忆。前两天,“体验官”就跟着北京稻香村的面点师傅,学了学如何制作“自来红”月饼。
以前,我对“自来红”的印象就是“硬”,甚至偶尔会硌得牙疼。据一些老人们讲,“自来红”之所以硬,主要是因为它烤得比较干,这样易于保存,也经得住吃,还扛饿。
父辈们常说,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只有过中秋才能吃到“自来红”。所以能吃上一块就格外珍惜,必须细细品尝,那甜丝丝的味道在寡淡的生活中能回味许久。
“自来红”的口味特别简单,能吃出来的似乎只有糖和青红丝,但它的制作过程比想象中更复杂。面点师傅告诉我,馅料中除了糖和青红丝,还添加了核桃、瓜子仁、香油、咸桂花等;面皮的制作也十分讲究,用的是烫面,且要确保面团筋力适度。
包完月饼,还要在饼身上用蘸有蜂蜜的圆形木戳盖一个小圈。小圈起初并无颜色,经过高温烤制,就会变成棕红色,饼皮颜色也由浅变深泛着红,“自来红”由此得名,老北京人也叫它“滋了红”。
关于“自来红”“自来白”月饼的起源,并没有可供考证的说法,但民间却有典故口口相传:古时候北京城闹过一场严重瘟疫,广寒宫中的嫦娥仙子命专门为她捣药的玉兔下凡,救治疾苦百姓,即兔儿爷。兔儿爷用红白两种药治好了全城百姓,这两色药便演化成“自来红”“自来白”两种月饼。
民间传说虽是源于古人的臆想,却表达着人们对于消灾祈福的美好祝愿,早年间北京还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为的也是祈求平安,这是中秋节之于我们的原始意义。如今,对于幸福安康的期盼,人们已习惯于通过自身努力向内探寻,但与家人、朋友分享月饼时,将美好祝愿寄托在小小吃食中的传统仍一直延续着。
现在的“自来红”月饼,口感已经有了明显提升,早就不似以前那般硬邦邦了。老字号也在不断改良,为的是让月饼更贴近食客们新的口感喜好。虽然改良,但最初那种简单而纯粹的味道却得以保留,也算是当下日渐甜腻的月饼中的一股“清流”了。
中秋年年过,月饼也吃了不少,怀念的还是那古朴自然的清香。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