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行动
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完成登陆,并以此攻入法国境内,使得法国的维希政府向德国撤走,1944年8月,作为自由法国运动领导人的戴高乐率领军队开赴巴黎,并向全世界宣布巴黎已经光复。
8月25日,戴高乐率领部队进入巴黎,众多纳粹德国和维希法国的军队宣布投降,而戴高乐将军认为此时应当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以此稳定民心并且向全世界展示自由法国军队的实力。但是这时候的巴黎依然藏有部分敌对势力,一些纳粹狙击手和维希法国的抵抗军仍旧是巴黎军民暗中的威胁。
虽然部分将领反对,但是戴高乐还是决定举行阅兵仪式,而第一场阅兵就定在了8月26日,戴高乐首先将对解放巴黎的法国第二装甲师进行检阅。
而留在巴黎的纳粹士兵们得知了这个信息,他们决定对参与阅兵的戴高乐进行刺杀。于是刺客们连夜在香榭丽舍大街周围的高楼埋伏起来,准备在明天给予戴高乐致命一击。
时间来到了8月26日,戴高乐率领一众政府高层向巴黎市中心走去,为了稳定民心,戴高乐站在队伍的最前方,并不停地向周围的平民们致意。当时身材高挑的戴高乐戴着他标志性的高帽,在整个队伍中显得有几分鹤立鸡群的意思。
当戴高乐等人走到香榭丽舍大街时,德国狙击手们开始了射击,一时间枪声四起,而一名狙击手的子弹贴着戴高乐的脸颊飞过,只要再瞄准一点点,法国的历史就将会被改写,只是这一枪还是不够精准。
在这危急时刻,广场上的巴黎市民们纷纷卧倒在地上,以此躲避敌人的子弹,而一些士兵则开始寻找在暗中放冷枪的敌人们。此时被护卫簇拥的戴高乐显得十分平静,哪怕他刚刚距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但他毕竟是军人出身,这种场面还不至于让他陷入慌乱之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周围的枪声渐渐停止,许多暗中埋伏的敌人都被清理掉了。戴高乐见状并没有选择停止活动,而是继续率领大家前往巴黎圣母院。
然而戴高乐不知道的是,巴黎圣母院的一个钟楼里还藏匿着一名狙击手,他的枪口一直死死地对准着戴高乐,也许这一枪就能取走这位法国民族英雄的性命,但是这名狙击手犹豫了,他知道如今的纳粹德国败局已定,击杀戴高乐也无法挽回败局,而且戴高乐的人格魅力令他折服不已,思虑再三之后,这名狙击手,放弃了刺杀,反而举着枪走下钟楼,来到戴高乐面前投降。
就这样,戴高乐成功抵达了目的地,并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阅兵仪式,这让全巴黎乃至全法国的民众们都激动不已。
-------------------------------------------------------
秘密军刺杀
1961年9月,戴高乐与夫人乘车前往乡间休假,对于公务繁忙的戴高乐来说,每个周末都是他休息放松的时间,只是这一次的出行险象环生。
当时的戴高乐已经就任法国总统了,只是他在阿尔及利亚问题上的柔和政策引起了极端人士的不满,他们成立了秘密军组织,并经常开展对戴高乐总统的刺杀行动。
而趁着这次戴高乐出行的机会,秘密军组织在沿途安放了许多炸药,想要以此直接除掉戴高乐。当戴高乐的座驾穿过塞纳河畔时,突然爆发了强烈的爆炸,顿时火光四起,这让车上的所有人都慌乱不已,但见多识广的戴高乐没有犹豫,直接命令司机全速往前行进,冲出火焰的包围。
经过一段时间的极速行驶,戴高乐一行人终于逃脱了包围圈。事后,戴高乐平静的坐上了另一辆车,完全没把这次刺杀行动放在心上。
这是秘密军组织对戴高乐进行的第一次刺杀行动,只是并未对总统先生造成任何一点伤害。
1962年8月22日,戴高乐与夫人、女婿一同从科隆贝返回巴黎参与阁会,而秘密军则决定在沿途布置狙击手进行暗杀,他们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没有再安放炸药,而是准备直接将戴高乐击毙,只是这些手忙脚乱的刺客们连戴高乐一行人车子的尾气都没有追上,于是他们决定在戴高乐返回的道路上重新蹲伏。
当阁会结束之后,戴高乐一行人驾车驶出了爱丽舍宫,他们的目的地是机场,而刺客们早就设好了埋伏,只等戴高乐的到来。
随着戴高乐的座驾进入了秘密军的射程范围内,顿时枪声大作,戴高乐的专车受到了猛烈的攻击,一枚子弹差点就命中了他的脑袋,好在戴高乐的女婿及时将他的身子按了下去,这才躲过了一劫。而戴高乐的司机对这种刺杀早已习以为常,他照旧全速行驶,最终脱离了刺客的攻击。
这次刺杀行动让戴高乐的手指被玻璃划伤了,但并没有中弹,哪怕刺客打出了将近200发子弹,这次行动还是宣告失败了。
戴高乐一生中遭遇了几十次刺杀,但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实在是让人惊奇。
------------------------------------
戴高乐的人生经历
1890年,戴高乐在法国里尔出生,戴高乐从小就在家人的熏陶下立志成为一名军人,在他看来,保卫祖国将会是他一生的目标。之后,天资聪颖的戴高乐考上了著名的圣西尔军校,在这里,戴高乐开始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军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戴高乐领命参战,并一直在对抗德军的最前线活跃,虽然戴高乐几次负伤,但是他并没有退缩,直到最后被德军俘虏也依然不屈服。
虽然戴高乐在德军的监狱中被囚禁了两年,但在出狱后,戴高乐并没有因此萎靡不振,而是选择继续回学校学习,充实自己,在战场上赢得更多的胜算。其实。戴高乐拥有很高的军事才能,这一点和法国伟人拿破仑很像,不过,并没有得到赏识。
二战爆发后,法国政府一直采取绥靖政策,而面对德军时更是一溃千里,所谓的马奇诺防线如同纸墙一般被轻易摧毁。戴高乐见国内已经成为投降派的天下,于是他前往英国,开展自由法国运动,立志重整河山。
在戴高乐的努力下,自由法国军队不断壮大,最终和盟军一起击退了德军,完成了法国的光复。
战后,戴高乐的政治主张和传统派大相径庭,于是戴高乐辞去了职位,回乡潜心写作。只是法国的政局需要戴高乐这样的人来稳定,于是戴高乐在几年后又不得不复出,并建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将混乱的局势稳定了下来,避免了内部的分裂。
其实,戴高乐最让人熟知的就是他的“戴高乐主义”,他不容许美国染指欧洲,甚至退出了北约,他反对美苏争霸,不断提高欧洲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在一些人看来,戴高乐已经不是法国总统,而已经成为了“欧洲总统”,带领着整个欧洲向前发展。
在戴高乐的领导下,法国提高了国际地位,法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战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可以说,戴高乐无愧于法国“国父”之名。
除此之外,戴高乐还于1964年宣布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他的一生都在向往中国,可遗憾的是未能如愿踏上他向往的这片沃土。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