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家长在电商平台某生物旗舰店下单了一个智商、情商、运动、艺术4大天赋潜能检测项目。不久,他按照说明书采集孩子的口腔唾液细胞DNA并寄送给检测机构。随后,收到了一份长达14页的检测报告,里面详细量化了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抗压能力、语言潜能、交际潜能等。
随着家长们对孩子的天赋关注度逐渐提高,天赋基因检测行业发展迅速。不可否认的是,基因检测可以为人们诊断疾病,也可以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但近年来频频被有心之人利用,许多检测机构打着“科学”的幌子,从中牟取利益。
业内人士表示,天赋基因检测需要数据库中的大量真实案例来对孩子进行判别,但几乎所有相关机构都无法解决样本量等问题。而且,这类检测机构大多不具备项目资质和检测能力,其给出的天赋检测报告并不能带来确定性结果。显而易见,这些机构存在误导消费者的现象,但是,不少家长在为这种检测交智商税。
检测机构正是利用信息、专业知识的不对称给家长们制造焦虑,让他们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动了“为了培养孩子成材走捷径”的心思。可是,人为干预孩子的天赋会帮助其正常成长吗?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的确需要了解孩子在哪些方面有天赋和潜能,但孩子是否聪明、在哪个领域有天赋、以后适合从事什么工作,不能仅仅依据一份“冷冰冰”的检测报告来判断。再者,要警惕“基因决定论”,人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孩子或许是聪明早慧的,在发展初始阶段就展露天赋,亦或许是大器晚成的,在某个意想不到的领域崭露头角。
此外,在培养孩子成才的道路上,后天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比先天天赋更加重要。对于家长而言,与其相信一份缺乏科学性的检测报告,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带领孩子不断尝试不同的领域,用实际行动陪伴他们一起寻找自身特长以及热爱的事情,这远比花钱走“捷径”更行之有效。
对于正规的基因检测机构,监管部门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而对于打着避免浪费孩子学习黄金期旗号的检测机构,相关部门不能坐视不管,理应加大执法力度,整治乱象。总而言之,天赋基因检测的科学依据、项目资质审核等规则滞后的空白应尽快填补。
尊重科学,切莫违背孩子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给他们时间,陪他们成长,方能让他们在成才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