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讲述的主题是:成祖朱棣北征蒙古的故事。
几百年来,蒙古草原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皇帝,带着他手下的百员大将和几十万大军,行进在辽阔的蒙古草原上。这支军队物资充裕,武器精良。可是,他们这次出征却没有遇到敌人。皇帝觉得就这样回师太没面子了。于是,他决定一边行军,一边打猎。当皇帝在榆木川打猎的时候,不仅没有捕获到猎物,反而被凶猛的老虎给咬死了,尸体也被老虎给叼跑了。那么,这个皇帝是谁呢?他就是明成祖朱棣。这个故事一听就是民间传说。虽然这个民间传说很荒诞,却并非完全是虚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朱棣的确曾经五次北征蒙古,并且在最后一次北征蒙古回师的途中,死在了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旗)。
朱棣死后,有人夸赞道:“五征漠北,三犁虏庭,明成祖万世之功。”但是我认为,五次北征,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让对手坐食渔翁之利。即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也恶化了大明王朝与蒙古各部的关系。既然如此,朱棣为什么要五次北征蒙古,而且每次都是御驾亲征,直到最后死在北征蒙古的归途之中呢?
是啊,朱棣为什么非要连续五次北征蒙古呢?这是一个原因非常复杂的问题,容我慢慢从大明王朝与蒙古帝国,以及后来分裂的蒙古各部之间的关系说起。
洪武元年,征虏大将军徐达攻入元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城,元惠宗向北逃跑到了开平(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从此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元帝国退出了华夏大地,史称北元。第二年,在明军的追击之下,元惠宗继续向北逃到了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最后死在了应昌。
元惠宗死后,北元王朝连续五代君主都在内讧中被杀。北元的皇帝之位经过多次变更,于建文四年,被一个名叫鬼力赤的人夺取,其实他是自立为帝,然后改称可汗,索性连国号也取消了,不再称“大元”,恢复了蒙古部落古老的名称“鞑靼”,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鬼力赤将大元国号取消之前,原来的北元分裂为三个部分,它们由西向东分别是:瓦剌部、鞑靼部和兀良哈部。瓦剌部居住在今蒙古国西部和准噶尔盆地一带;鞑靼部居住在今贝加尔湖以南和蒙古国的大部分地区;兀良哈部居住在今内蒙古老哈河和辽河流域一带。北元的这三个部份之间谁也不服谁,一直内讧不休,干戈不已。比如,永乐元年冬,鞑靼部的鬼力赤与瓦剌部的马哈木之间发生了冲突。结果鞑靼部被瓦剌部打得大败,人马几乎丧失殆尽,鞑靼部的元气大伤。再比如,永乐六年春,鞑靼部的内部再度发生内讧,掌管军政大权的枢密院知院阿鲁台,杀了鬼力赤,立元朝皇室的后裔,本雅失里为可汗。
北元各部之间不断相互残杀,各部内部又不断发生内讧,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北元的实力一蹶不振,它已经无力南下复辟,基本上不再对大明王朝构成严重的威胁了。正是因为蒙古各部处在这样的状态中,他们都想寻找大明王朝作为自己的后盾和支持者,因此,到了永乐王朝的前期,大明王朝与蒙古各部之间的关系趋于好转,出现了相互通好的势头。从此,北方边境进入了一段和平时期。
比如,兀良哈部在鞑靼部和瓦剌部之间争斗的过程中,一直冷眼旁观,同时与大明王朝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兀良哈部早在洪武时代就已经内附于大明王朝了。朱元璋在兀良哈的地盘上设置了朵颜三卫,受宁王朱权的节制,成为当时大明王朝军事力量中最强悍的一支。在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中,朵颜三卫直接为燕王冲锋陷阵。
鞑靼部也试图与大明王朝建立友好关系。比如,鬼力赤在废除了“大元”国号之后,承认明朝皇帝的君主地位,向大明王朝称臣,并且建立了朝贡的关系。早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鞑靼的军队就曾经帮助朱棣,牵制建文帝驻守在辽东的兵马。
瓦剌部也不甘人后地与大明王朝建立友好关系。比如,永乐六年,瓦剌部的首领马哈木,派人到大明朝入贡,请求朱棣给他赐予封号。第二年朱棣封马哈木为顺宁王,大明王朝与瓦剌部的关系也稳定了下来。
可以说,此后如果大明王朝与蒙古各部的关系处理得当,不出现政策失误,那么,至少在永乐年间,会出现一个大明王朝与蒙古各部之间和平共处的局面。
可是,朱棣的外交与民族政策的确存在着重大的失误,使得这种和平时期没能维持多久。不过,这种失误似乎也不完全是朱棣的个人能力和水平的问题,而是历史的局限与传统观念在作祟。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崖山之战后,南宋灭亡了,汉族沦为蒙古帝国的亡国奴,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因此,大明王朝的建立,不是简单的改朝换代,而是汉族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新建立的汉族政权与退守草原的北元王朝,以及后来分裂的蒙古各部之间,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处理起来既敏感又困难,需要大智慧。一旦处理不好,后患无穷。
可是,朱棣在这方面的确存在两大失误。那么,哪两大失误呢?
第一,将大明王朝的建立看作是改朝换代,根本不理解朱元璋提出的“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这一口号的真正意义。南方汉族人一直被蒙古帝国的统治者视为第四等臣民,备受种族歧视,可是朱棣夺取皇位之后,居然以蒙古帝国的继承者自居。这样的态度直接导致朱棣的外交和民族政策的第二大失误,什么失误呢?就是在处理与蒙古各部关系的时候,不是平等互利,而是以宗主国的身份出现,居高临下,给对方册封,企图让原来的蒙古帝国分裂的几个部分,都成为大明王朝的附属国。这种君临天下的态度,很难处理好与蒙古各部的关系。
比如,朱棣每次给蒙古各部领导人写信的时候,都以“恭承天眷,入继大统”自居,意思是,我受到上天的眷顾,继承了皇帝大位。既然以蒙古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当然就总想接收整个蒙古帝国的政治遗产。在安抚蒙古各部的同时,往往还挟带着威胁。尤其是永乐元年七月,朱棣在给鞑靼可汗鬼力赤的信中表现得最为典型。朱棣说:“朕听说你还想回到中原夺取皇帝大位,你这是故意滋生事端,是违抗天命,这不是善良之人要做的事情。古人说得好:‘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你作为可汗自然博古通今,你能够不以此为鉴吗?”这样的口气,显然没有把对方当作一国的君主。蒙古人天性桀骜不驯,而且又刚刚失去中原的政权,因此,很难接受朱棣这种君临天下的态度。实力弱的时候,他们会忍气吞声,一旦势力强大,他们必然会挑战大明王朝的权威。而且他们从来没有放弃恢复蒙古帝国往日辉煌的企图。那么,蒙古贵族为了恢复往日的辉煌,都做了哪些努力呢?我们一次再讲。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