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全 要闻评论】粉丝群已经开通
欢迎加入前哨粉丝群,在这里你可以和科技投资人、创业者、各行业专业人士互动沟通,分享心得体会,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前哨相关活动动态,结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入群方式:
微信扫码下方二维码即可入群
如果您想洽谈合作,请添加创新地图的微信:innovationmap ,并附上简介。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用AI看病一直颇具争议,有人在做AI医疗应用开发,也有人觉得AI不靠谱,但一位家长却用GPT解决了一个不小的难题。
9月11日,NBC旗下网站《Today》报道,一名四岁男孩Alex备受疼痛折磨,男孩的母亲Courtney花了三年时间带他看了17位医生,还是没能找到真正的病因,无奈之下,Courtney就尝试和GPT对话,却意外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按理说,现在的医疗体系已经高度发达了,怎么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咱们先说说他们曲折的求医经历。
2020年,Alex感到莫名的头疼,后来又开始磨牙,父母就觉得可能和换牙或者蛀牙有关,可牙科医生检查之后认为牙齿正常,就建议去看治疗气道阻塞的正畸医生,医生给Alex安装了扩张器,解决了磨牙的问题。
虽然没有找到头疼的病因,症状却不明显了,可后来头疼症状又出现了,他们就去看了神经内科医生,结论是偏头痛。
而且,Alex又出现了左右脚走路不协调的问题,儿科医生就建议他们做物理治疗,物理理疗师认为,亚历克斯可能患有一种名为“Chiari畸形”的疾病,这会导致头疼、走路不稳等问题。
这就让他们更加迷茫了,所以找了更多医生,前前后后加起来有17位,但还是没有准确结论。
最终,母亲Courtney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起了GPT,把Alex的各种症状和检测结果都输入进去,GPT给出的结论就是“脊髓栓系综合征”,这是一种由脊柱裂等问题导致脊髓受牵拉、压迫的疾病。
Courtney带着这一结论找到了神经外科医生,这次终于确诊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GPT能够给出17位医生都没有做出的答案呢?
这是因为,现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汇集了互联网中的海量信息,可以说是人类知识库里所有信息的合集,它的知识面超过了每个单独的医生,自然也就能够做出更加全面的判断。
而在现代医学系统中,专业越来越细分,各个科室的医生对自己专业相关的病症非常熟悉,但一些多病症交织的复杂性、罕见性病症,就可能超出他们的认知范畴,不一定能够做出准确判断。
前面提到的“脊髓栓系综合征”就比较少见,据统计,这类疾病在美国的发病率为0.3-1.43‰,而美国罕见病标准为1/1500,也就是0.6‰,也就是说,这个病已经进入罕见病范畴了。
而且,Alex患有的是更加罕见的“隐性脊髓栓系综合症”,也就是从体表上看不出来的隐性脊髓问题,更专业的神经外科医生才能从医疗影像中识别出来。
所谓“术业有专攻”,其他科室的医生可能根本没有听说过类似的疾病,即使听说过,也不一定记住完整的病理特征,所以,这其实是现代医学的整体问题,倒不能责怪某个具体的专科医生。
不过,对AI来说,只要在训练过程中接触了相关的罕见病知识,就会长时间留存在数据库中,接收到人类的提问之后,就可以做出相对准确的反馈。
就像AlphaGo战胜李世石一样,它记住了所有棋局的可能性,就能够做出更优的选择。
同样的道理,AI不仅记住了所有已知疾病的名称,还记住了背后的病理和病人的各种表现,在生成式AI时代,又具备了良好的理解和沟通能力,就能够发挥良好的问诊作用。
问题是,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仍然备受争议,有人认为用AI治病并不安全,也有人说AI太过冰冷,让人感到害怕,还有人担心AI会替代医生。但是,我们面对新技术进步时,不能只是恐惧和担心被替代,而是需要思考如何利用新技术来更好地解决问题!
从Alex的遭遇来看,正是由于家长和专科医生的认知受限,才不得不东奔西跑找各种医生,不得不忍受三年的病痛,当然,在2020年时GPT-4还没有出现,也就没有强大的AI能够帮他们做出综合诊断。
在此之前,应对疑难杂症的传统方法是做专家会诊,不同科室的专家坐下来一起讨论解决方案,但是,专家会诊通常只在病情非常危急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而Alex的各种症状单独看来都不致命。
而且,专家会诊实际上是高端服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的普惠性服务,而Courtney与GPT沟通,就相当于和具备多专业知识的顾问沟通,这实际上是一种更加智能化和普惠化的专家会诊。
也就是说,AI有潜力让每个患者都能享受到专家级的医疗健康顾问服务。
与此同时,如果Alex遇到的医生都能够用上“博学多识”的AI助手,即使他们自己并不了解“脊髓栓系综合征”,也能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之外,得到更加全面的诊断建议,也就可能更早发现真正的病因。
当然,这并不代表AI会替代医生,实际上,Courtney没有轻易相信GPT的判断,而是加入了与脊髓疾病相关的家长社群,小心求证之后,再找专业医生做出最终诊断。
所以,人工智能发挥的作用就是患者和医生的好帮手,既能提高患者的医疗诊断效率,又能帮助医生提供更多医疗服务,换句话说,就是人类医疗健康服务的顾问。
我们也在做人工智能训练,目的就是让人工智能专家成为你的“中南海保健医”,提供高质量、持续化、普惠化的健康服务。
你对AI提供医疗健康服务有什么评价?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另外,我与田同生老师创办的“线上蓝区·长寿科技社群”已经运营5个月了,“百马作家”田同生老师每天都会分享健康健身心得,在社群朋友的陪伴和相互影响之下,我们养成了更加健康的生活习惯,成了名副其实的“线上长寿蓝区”。
现在,我们即将开启“线上蓝区·长寿科技社群”第2群,有兴趣加入的朋友可以扫描下面图片中的二维码加入,咱们一起开始一段新的旅程,开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这件事简单而深刻、典型又酷炫,是给素人解释啥是深度学习的极佳案例。收藏啦。
加入长寿蓝区社群的二维码在哪里?
我很可能得的就是这个病,脊髓栓系综合症。求医多年查不出什么确切的病因,但症状却非常的多,也比较严重,几生几死了。现在好像似乎找到原因了。不过我也没有力气去治病了,有时甚至期待死亡快些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