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刘公岛
初夏,阳光洒在碧蓝的海面,天地纯净得犹如一方幻境。站在驶往刘公岛的轮渡上,扶栏远眺,游目骋怀,思绪徜徉在中国东海岸的臂弯里,随蓝宝石的微波荡漾。几只雪白的鸥鸟悠闲地低回在蓝锦上,给这宁静的天幕点缀了祥和的音符。
刘公岛, 这个原本崇德尚义的小渔岛, 面积仅 3.15 平方公里, 因与旅顺共扼渤海门户的特殊地理位置,成为晚清政府海军公署衙门所在地、北洋海军的指挥心脏。然而,清政府选择了刘公岛,刘公岛的仁义之风却庇佑不了摇摇欲坠的清政府。120 年了,两个甲子的光阴随瀚海奔逝,永不消逝的, 是这片海域曾经承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历史悲情。
轮渡载着天南海北的游人,一路喧哗着向前进发。随着迈向刘公岛的脚步越来越近,我心中的炮声愈隆。它穿越历史怒波,划破长空,呼啸而来。
朝鲜东学党起义爆发后,因宗藩关系,清政府应邀入朝。在丰岛海域, 日本舰队悍然袭击了清朝派往朝鲜的运兵船。千里海域, 狼烟顿起。高升号为清政府雇佣的英国商船,毫无作战功能,然一千余将士誓死不降,被日舰“浪速”击沉后,871 名江淮子弟壮烈殉国。中国人“和为贵”的处世思想最终没有敌过武士道精神的膨胀。一场侵略战争的发动往往不需要更多的借口,只要有长久觊觎的野心。忍无可忍,清政府对日宣战。
这一天,是公元 1894 年 8 月 1 日,农历甲午年。
战是“宣”了,但从下层百姓到最高层,似乎并未做好战争的准备。北洋大臣李鸿章甚至想用“恐吓战术”吓退日本。他给丁汝昌出主意说:“人有七分怕鬼也…… 维不必与拼击,但令游弋渤海内外,作猛虎在山之势,倭尚畏我铁舰,不敢轻与争锋。”可笑的自大与侥幸心理,在现实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该来的,越怕越躲不掉。黄海海面,雪浪、巨舰、炮声、浓烟、火
蛇、鲜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以蒸汽机作为战舰动力的近代海战—— 黄海鏖战开始了。然仅仅历时 4 小时 40 分, 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十艘主力舰就有五艘或沉或毁,五位舰长壮怀激烈,魂化碧涛。
这一天,是公元 1894 年 9 月 17 日。
不彻底摧毁北洋海军, 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就显得不那么踏实。在陆路突破鸭绿江防线,正式侵入中国领土后,拿下威海卫、摧毁刘公岛便成为日军首级作战目标。日舰杀气腾腾,重伤后的北洋海军蜷缩在威海卫保守备战。在李鸿章“有违令出战,虽胜亦罪”的严令下,日舰横行黄海。
镇远舰管带林泰曾有心杀贼,无路报国,忧愤自尽。忧愤,颓废,失败, 不安,愤怒,各种情绪在空气中弥漫。与此同时,日军步步为营,甚至不费一枪一炮就占领了北帮炮台,控制了威海湾外围的全部陆地,威海卫、刘公岛已然成为砧板上的鱼肉。
定远舰、靖远舰激战受创搁浅后,被下令炸毁,总兵刘步蟾在极度悲愤中自杀殉国。
丁汝昌, 这位北洋海军最高统帅, 在拒绝了伊东佑亨的诱降后, 自杀明志。
镇远舰管带杨用霖口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后饮弹自尽,打出了北洋海军的最后一枪。
被俘的十艘舰船统统被换上日本旗,只剩康济舰依然悬挂着黄龙旗在雨雾中缓缓驶出威海港,甲板上排放着丁汝昌、刘步蟾、杨用霖、戴宗骞、沈寿昌等英烈灵柩。大清国花费巨资经营的海军全军覆没。
这一天,是公元 1895 年 2 月 17 日。
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还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凉?
历史的烟尘还飘荡在那里吗? 我终于踏上了刘公岛的土地。一百年的沧桑,早已不见了海上的硝烟,却抹不去历史的伤痕。一个巨大的雕像屹立码头,目光炯炯,直视前方茫茫海疆。他是谁? 是以身殉国的邓世昌,还是无力回天、饮恨沙场的丁汝昌? 当地导游说,这尊雕塑不是为某个人而塑,而是代表着全体北洋海军将士。很好,一朵花灿烂不了整个春天,一个人也左右不了战争的进程。在整个甲午海战中,北洋将士们浴血奋战,宁死不降,
第二辑 轻沙走马路无尘 ◆
打红了眼,拼上了命,如果把每一个将士的事迹单列成书,每一页都可以让我们心潮澎湃,泪流成行。
泪光闪闪中,邓世昌站在伤痕累累的致远舰上,走来了。当他发出“全力以赴,撞沉吉野”的怒吼时,历史的天空便已惊雷滚滚。全舰官兵,252 人,瞠目切齿,各司其职。司炉们拼命挥动着煤铲,愤怒的炉火炙烤不干如雨的大汗。他们知道,心爱的致远舰要冲锋了;主甲板上的炮手们已无炮可发, 他们迎着敌人的炮火怒目而立, 意念中早已把自己化作炮弹, 射向吉野。当日本舰队反应过来,吉野这个日舰中马力最大、速度最快、炮火最强的铁甲旗舰慌忙逃避,其他几艘日舰则同时向致远舰吐出密集的火舌。
致远舰成为一条火龙,滚着浓烟,撕裂着胸膛,向吉野舰冲去。“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何况倭贼就在眼前!
历史也许会在这一刻改写。历史老人大概很少见过这样发了疯、不要命,同仇敌忾,誓与侵略者同归于尽的军人。血肉的身躯一旦铸满铁甲的意志,任敌舰铜头铁臂,又有何惧?
是的,只要炸沉吉野,日本舰队就会群龙无首,就会抱头鼠窜,整个战局也许就会扭转!
然而, 上苍却把遗憾留给了致远舰, 留给了北洋海军, 留给了中华民族。一声巨响,结束了英雄们本可光耀千秋的壮举。
现实竟是这样令人扼腕痛惜:在吉野舰日兵惊恐万状的时候,在邓世昌及其全舰将士就要实现“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的时候,致远舰轰然一声巨响,随即船底炸裂,船首先行下沉,海水疯狂涌入。它被鱼雷击中了! 这条愤怒的火龙,声声不甘地怒吼着,沉入海底。战后日方的海战日志上, 并没有发射鱼雷记录。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日舰密集的炮火引爆了致远舰舷侧鱼雷发射管中的鱼雷,造成自身的大爆炸。几分钟,仅仅是几分钟,即将功耀千古的致远舰仅剩半截桅杆,直指浓烟滚滚滴血的天空。
不是说天道昭彰吗? 苍天此时,昏暗无日。
当败局已经无可挽回,将士们能做的,只有杀身成仁,践行报国誓言。邓世昌推开了前来救援的绳索, 同他的爱舰一起饮恨黄海;扬威舰起火沉海,管带林履中登台一望,愤然投海;超勇号被烈火焚毁,管带黄建勋推开鱼雷艇前来救援的长绳,魂化碧涛;经远舰以一敌四,管带林永升淡定指挥,
直至脑裂阵亡,全舰 270 人同沉于海,生还者仅有 7 人……
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豪情与憾恨化成鲜血,染红了万里海疆。
这就是历史。然而,这不是全部的历史。在将士们浴血成诗的时候,历史的另一页也在猥琐地上演。
当时的北洋海军号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强大的海军刺激了日本,为了赶超中国海军,实现长久以来征服中国的梦想,日本上从天皇下到平民百姓,人人争相捐款,为强大本国海军出力。日本天皇甚至减到“一日一餐一饭”,拿出皇族开支的五分之一捐款国防。到 1892 年,年度军费最终占到国家预算 40%。与此同时,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从 1888 年开始停止购进军舰,1891 年停止拨付海军的器械弹药经费。削减的军费到哪里去了呢? 1894 年正是慈禧太后 60 寿辰, 为了过一个开心热闹的 60 大寿, 仅修建北海、南海、中海公园、颐和园,就挪用军费 1187 万两白银。千万白银, 化为颐和园的湖光山色, 化为慈禧寿宴上的觥筹交错, 海军申请更新火炮18 门,仅需白银 61 万两而不得。事实上,战争中北洋海军颇有一些命中率极准的炮弹,落在了日舰的甲板上,但都是填充着泥土、沙石,不能爆炸的实心弹。这不是假冒伪劣,而是当时的清政府只能造这种技术难度较低且廉价的实心弹,能爆炸的开花弹则全部需要进口。进口需要银子,而银子呢?
1894 年 11 月 7 日,是慈禧寿诞的正日子。颐和园里张灯结彩,大宴群
臣,喜庆非凡。老佛爷被山呼“千千岁”,活到“万万年”;群臣们攀着各种关系,打着各自的算盘,谋划着利益的最大化。就在这一天,海军大连基地陷于敌手,日军随即于 22 日进行了四天三夜的“旅顺大屠杀”,两万多平民横尸巷野。热闹的庆典与纷飞的战火, 荒诞与悲剧在这个古老的国度同时上演。
黄海失利,李鸿章半世的心血化为灰烬,令他万分沮丧,命剩下的军舰退守威海卫,把制海权拱手让给了日本。1895 年 1 月 19 日,日本几乎集全部兵力——25 艘军舰、16 艘鱼雷艇进军荣成湾。日军杀气腾腾, 准备打一场硬仗,殊不知,一阵炮火,就吓走了岸上守军。能全部责怪军人胆怯吗? 荣成县虽为海防重地,但清政府未加重视,或者说没有能力加以重视,荣成海防总团兵勇皆无枪支可用,遇到洋枪洋炮的日军,除了流血,恐怕只剩下逃亡。
第二辑 轻沙走马路无尘 ◆
荣城既失,威海门户洞开,很快失守。北洋海军困守刘公岛,成为瓮中之鳖。军舰大部分被击沉,剩余镇远以下十舰被日军俘获。“受降仪式”上, 五千余被俘清军和日军列队站立,聆听军乐队演奏日本国歌《君之代》。一面,是喜极而泣;一面,是默默流泪,同声一哭!
将士们的悲壮,最终化为历史的悲情。政府腐败无能,孱弱无力;决策层战略决策失误,缺乏高瞻远瞩的眼光与御敌气魄;各利益集团利益自保, 互相扯皮…… 是日本人打败中国人,还是中国人打败了自己?
历史的天空硝烟滚滚, 惊悚的海水血染成赤。纵观整个甲午海战, 除叶志超、方伯谦等极个别临阵脱逃者外,清军,兵不可谓不勇,将不可谓不良,装备不可谓不精,但是,一败涂地。2.3 亿两白银加无尽利息的经济赔款,相当于日本 4 年的国家预算。他们用这笔赔偿金迅速实现了“军国日本、天皇制社会、教育立国”的目的,而中国从此跌进任人宰割的深渊。一年后, 已沦为亡国奴的台湾人丘逢甲面对大好河山泣声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他哪里想到, 这样屈辱的割让仅仅是开始,日本通过战争暴富刺激了世界上其他强国,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就遭人欺。个人的豪情在国家无能腐败之下,最终演绎成民族的悲情,充溢在血迹斑斑的近代史。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不革新自强,何谓神州?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经预言,中日之间必有一战,而结果一定是中国战败,日本战胜。泱泱大国与弹丸之地的战争让俾斯麦一语成谶,其推断逻辑很简单:日本人到欧洲来,讨论各种学术,探究政治原理,谋回国做根本改造,购买欧洲新式战舰讨价还价,锱铢必较;中国人到欧洲来排场奢华, 花钱阔绰,只问船炮造得如何,价钱多寡,买回去便万事大吉。历史以流血的伤痛告诉现实中每一个虚妄地叫喊战争的人:炮火纷飞的战场,只是战争的一小部分,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因素,远在战场之外。
返程中,问一位游客感受如何。答曰:“一般,不如海边游泳好玩。”我无言以对。说得对,天下美景处处皆是,刘公岛绝非艳冠群岛,但刘公岛承载着一段并未远去的家国历史, 袒露着自己血迹斑驳的胸膛。这里没有乐趣,只有悲情。如果一个民族只愿记忆快乐而不愿回顾伤痛,不能从悲痛中
看到生的危机,这个民族的未来堪忧。
前些年, 神力共产党员手撕鬼子, 衣着时尚的抗日女侠在枪林弹雨中飞脚把日本兵横扫一片的雷人抗日神剧在各大卫视大行其道,让人忍不住拍案:游戏自己的历史,尤其娱乐一段并未远去的民族屈辱史,是对自身,尤其下一代的愚弄与戕害。痛定思痛,应该告诉我们的后人,这段历史更多是这样的:我们挥舞着大刀、土枪从战壕中跃起,敌人的机枪已经开始了无情扫射;我们的将士誓死捍卫领土,可往往是伤亡惨重…… 但是,我们在流血中前进,在失败中重整战旗,永不屈服……
文明前行中,大众价值观偶尔会偏离历史轨道。但一个常识需要警醒: 对下一代,如果灌输给他们的是草籽,他们心里绝对开不出鲜花。
2013 年,因为钓鱼岛问题,一些人曾经热血喷涌、义愤填膺,甚至“爱国”到打砸国人的日本车,打伤车主而后快。这种愚莽的行为,除了让亲者痛仇者快外,好像意义寥寥。抵制日货无可非议,但这种抵制应是源于对自身民族品牌的热爱与维护。欲让田地不长草, 最有效的办法不是铲除, 而是先给地里种上庄稼;欲让日货不在中国横行,最有效的办法不是一时的抵制,而是自强。否则,今日抵制日货,明天抵制美货,后天抵制韩货,抵制来抵制去,发现没有了自己的东西。否则,出门坐着丰田本田车,出游拿着康尼佳能相机, 回家看着东芝索尼电视, 嘴里骂着日本鬼子他娘, 不是矫情,便是愚弱。
是的,我们太需要审视自身的勇气了。以人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现实为鉴,可以瞻未来。
悲情涌怀,满目沧海。离开前,还是好好看看今天的刘公岛吧。英雄的雕像、高耸的纪念碑、山顶的炮台、波澜壮阔的海面、翱翔的海鸟…… 多美的地方啊!“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只要用心聆听,依然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