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漫读丨人与人相处潜规则:只筛选,不教育

正观漫读丨人与人相处潜规则:只筛选,不教育

00:00
04:26

有句话说得很对:“世上最难的,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才教得会。

说到底,除非人主动想要蜕变,不然任何外力都无法促使其改变。

1

心理学上有个“投射效应”,人们总倾向认为别人的思维和习惯要和自己一致,如果不同,就想改造他人。

但人的三观和认知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想要改变自己尚且不易,何况是改变别人?

若执于一念,企图改造他人,无疑是自寻烦恼。

最近,朋友向我诉苦。

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负责人的他,年初招了位应届生小张。

本来他想找个有经验的人,但看小张名校毕业,在校表现不错,想着自己带一带,不出半年就可以上手。

可结果却被啪啪打脸。

朋友希望小张尽快提升业务能力,平时多学习积累,就建议他把房子租在公司附近,省下来的通勤时间可以利用起来。

可他却说:“我不缺时间,再说公司附近的房租也贵一些。”

朋友一听,虽然不悦,但也能理解,毕竟刚毕业,确实缺钱。

后来,朋友发现小张总是干一些打字复印的杂活,就提醒他多研究业内优秀案例,便于学习。

对方却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刚入职,没啥工作经验,这些以后再干也不迟。”

再后来,朋友带他一起见客户,事先吩咐他收集客户资料。

可临到出发了他都没搞定,还振振有词:“网上查了没查到,等下当面问客户不就成了?”

朋友满怀信心想要培养小张,可他总是听不进劝告,固执己见。

半年过去了,小张的能力未见进步,朋友却被折腾得痛苦万分,陷入了深深的挫败感。

《人间值得》中写道:千万不要尝试去改变一个人,那样不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还会让自己处在痛苦之中,无法自拔。

我们常常以“为你好”的念头去纠正身边人,不仅徒劳无功,反而让自己陷入失望和痛苦。

很认可一句话:发自己的光就好,别强行给他人点灯。

一意孤行,想将对方塑造成自己喜欢的模样,生活只会冲突不断,满目疮痍。

世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强行改变别人。

2

苏轼和谢景温曾是好友,两人经常在一起论古道今,吟诗作赋。

一次,他们一起到郊外散步,两人相谈甚欢。

这时从树上掉下来一个黑影,打断了两人的谈话,上前一看,原来是一只受伤的小百灵鸟。

苏轼发现小鸟腿部有伤,欲捧起来为其治疗。

可谢景温抬腿就把小鸟踩死了,还一脸不屑地说:“兄长何必为了一只扫我们兴致的鸟浪费心力!”

苏轼内心五味杂陈,一言不发,全然没了郊游的兴趣。

而谢景温继续侃侃而谈,兴致盎然,完全忘却了刚才发生的事。

这次之后,苏轼便不再与谢景温相交了。

有朋友不解,苏轼答道:“一个轻贱生命,欺凌弱小的人,将来必定损人利己,不可深交。”

生活中,我们难免遇见三观不同、磁场各异的人。

与其费力改变,不如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筛选规则。

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道不同不相为谋。

3

有人曾问比尔·盖茨,“你们是怎么培养出这些优秀人才的?”

比尔·盖茨回答:

我们没有培养,人是由过去的环境和经历造就的,所以只能靠筛选。

我们能做的,只是把合适的人从人群中筛选出来,而不是把不合适的人教育好培养好。

志同道合,实属偶然;三观不同,才是常态。

你工作上精益求精,别人却敷衍塞责;

你喜欢广交朋友,别人却嗤之以鼻;

你希望质量为先,打造良好口碑,合作伙伴却认为利润第一,要降低生产成本。

我们要学会克制自己改造他人的欲望,别把自己的手,在别人的生活里伸得太长。

成年人只筛选,不教育,只选择,不改变。

我觉得苹果好吃,有一堆理由;你觉得香蕉好吃,也有道理。

没关系,我们谁也不用说服谁,互不打扰,各自独立。

改变别人是一种内耗,改变自己则是一种成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