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遭极端欺辱?纯真年纪何以染上一身戾气

小学生遭极端欺辱?纯真年纪何以染上一身戾气

00:00
03:22

近日,“某地一小学生遭同学极端欺辱”事件引发舆论极大关注。对此,当地发布通报称,已连夜派工作组进驻学校,及时开展了相关学生的关护工作,并联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调查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校园角落里的暴力欺辱,绝非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而是影响青少年学习、成长的梦魇。惩治校园欺凌,掀开“不见光”的角落,也是法治社会的重要课题。就我国来说,从2016年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到2017年发布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再到2020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2021年教育部颁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都对防治校园欺凌做出了系统规定。

对小孩子的所谓“无知无畏”,社会决不能听之任之。尤其是从目前被曝出的欺辱情节来看,可谓极端恶劣。当然,内情究竟如何,还有待详细调查,相信相关部门一定能调查清楚、依法处置,给受害者家庭以及社会大众一个交代,尽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之责。

翻看近些年新闻,类似校园欺凌事件并不鲜见。细加梳理不难发现,校园欺凌不仅在手段上有更加恶劣的倾向,涉案人员年龄上更有低龄化趋势。就拿这次小学校园的欺辱事件来说,“施暴者”还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大概不过十岁出头的样子。不禁感慨,本该纯真的年纪,为何染上一身戾气?本该是亲密无间的同学,何以恶语相向、拳脚相加,甚至做出极端侮辱的行为?

也要看到,个别“小霸王”的过错,与自身法律意识淡薄有关,也与周遭环境、教育方式等密切相关。比如,在过往一些校园欺凌事件中,往往能看到一些教师、学校对学生之间的打闹不够重视,出了事或以不知情为由推脱监管责任,或习惯性捂盖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种非正确处置,无疑是对欺凌他人者的纵容。再如,许多校园欺凌事件,背后也有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暴力频发、社会不良风气污染等诸多问题。尤其是网络世界芜杂混乱,很多不辨是非的孩子,很容易被有毒有害的信息影响了思想与行为。

“没有问题少年,只有少年问题。”有专家认为,当一些青少年在实施暴力、虐待行为的时候,其是嚣张的施暴者,而就成长环境而言,他们也可能是受害者,心理上多少存在问题。这也启示我们,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那么简单,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除了成绩之外,更该多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品性养成、人格成长,确保他们走在正确的人生轨道上。

防治校园欺凌是一场长期而复杂的斗争,是学校、老师、家长、社会共同面临的课题。正视并公平地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保持零容忍态度,以案释法,是为治标;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品德教育,同时持续推进教育公平、革新教育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看到向上的希望,是为治本。各方各司其职,各出其力,多管齐下,校园环境才会越来越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