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雪小禅说:“人到了一定年纪,是往回收的。”
年轻时,我们总是不断向外寻,逢人推心置腹,与人交杯换盏。
人至中年,历经风雨后遍识人性,才明白一生最要紧的,不过自己。
中年以后,学会收起那些不必要的大方,凡事删繁就简,活得自在惬意,才是爱自己的最好方式。
没要的社交
经济学中有个“边际递减效应”,当投入的要素越多,到达一定程度后,增量就会持续下降。
也就是说,长期重复一件事,终会耗人精力,使人厌乏。
同样,过度无效的社交只会让人殚精竭虑,降低生活的幸福感。
有句话说:“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给自己的热情设置门槛,别把太多人请进生命中,才是中年人最大的智慧。
当年,贾平凹凭借《秦腔》一举荣获茅盾文学奖,由此声名大噪。
成名后,他发现自己身边多了不少“朋友”,每日,房门都会像打鼓一般响个不停。
起初,他还会欣欣然把前来拜访的人请进屋子。
但时间久了,他就发现,这些人都是带着目的而来,或是向他借钱买汽车,或是让他帮忙调动工作。
贾平凹也陷于这样的人情交际中,推脱不掉就硬着头皮去帮,勉为其难地办。
他感叹自己犹如一条放在餐桌上的鱼,这个人来捣一筷子,那个人又来挖一勺子,最后被吃得只剩一副骨架。
日复一日地拜访喧嚣,让他根本无法静心写作,心绪焦虑,疲惫不堪。直到后来的一场大病,才终于让他清醒,主动净化周围的圈子。
那段时间里,他不出门,不参加任何社交,逢人便说自己患了肝炎。静心下来后,他才得以专注热爱,创作出了一部又一部的文学佳作。
生活中,很多看似热闹的来来往往,都是在不断透支自己。
当时间被他人填满,自己也就被搁置了。
《半山文集》中写:“把放在别人身上的希望收回来搁在自己身上,可保自己一世的浪漫。”
收起社交的大方,把换来的时间和自己深刻对话,活出自在独行,才是真正的丰富。
无底洞的欲望
据说,在东南亚一带有种捕猴方法十分有趣:
当地人会将一些美味的水果放在箱子中,再往箱子上开一个大小刚好的小洞。
当猴子抓起箱中水果时,手就抽不出来,除非它把手中的水果丢下。但贪食的猴子大多都不愿丢掉到手的食物,往往都会在箱子旁苦苦挣扎,等到猎人到来时,也就能轻而易举地抓住他们。
很多时候,我们就如故事中的猴子,抵不住世俗的诱惑,沉迷其中不得自拔。
但不是所有的欲望都应该被满足,被满足的欲望往往也不会让人知足。
不懂见好就收,甚至还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到头也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人到中年,生活是一口锅,欲望如一只勺。
盛得再满,先问问自己能吃多少,吃得再饱,也要清楚是不是吃得很好。
人生在世,知止方能致远,止欲才是心安。
无原则的包容
刘同曾说:“这个世界上,有结果的付出叫付出,没结果的付出叫代价。”
我们以为,自己的包容和良善能换来同等的真心,以为只要事事忍让就能收获圆满结局。
可残忍的现实却教会我们:仁慈过了头,受损的是自己;慷慨失了度,终会伤及己身。
一味地忍让,是对自己的残忍,对他人的纵容。
别让你的包容,惯坏不领情的人,喂饱不感恩的心。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