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第6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单选题
1、从空想社会主义诞生到《共产党宣言》问世,其间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330多年的发展历程。
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是《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于1516年发表的《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受《乌托邦》一书的影响,意大利的康帕内拉于1602年在监狱里写出了《太阳城》,到了18世纪,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分别在〈自然法典》和《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中,论述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了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
托马斯.莫尔和康帕内拉是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摩莱里和马布利是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代表人物。
2、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是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而不是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或革命传统不同,尽管他们也是多样性的原因。
多选题
1、1516年《乌托邦》的发表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空想社会主义虽然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但它对未来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社会,在那个社会里
A.没有私有财产和剥削现象
B.人们有计划地从事生产,不需要商品、货币和市场
C.城乡之间没有对立
《乌托邦》中描述的社会实行的是按需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
2、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但空想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局限性在于
A.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B.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C.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恰恰在于对未来社会作了过于详尽的细节描绘。
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对各种细节作具体描绘)。
3、科学社会主义自产生之后,逐步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斗争,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1864 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应运而生。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爆发。巴黎公社革命
A.是第一国际精神的产儿
B.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871 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国际精神的产儿,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马克思高度评价巴黎公社的意义,认为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获得胜利是列宁提出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维埃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1848年欧洲革命后,资本主义在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到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各国工人运动重新活跃起来,并表现出加强国际联系的愿望。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应运而生。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灵魂。在马克思指导下,第一国际
A.大力支援各国的工人运动,支持反封建的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国际工人运动的结合
C.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指导地位
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国际精神的产儿,并不是第一国际发动的,更不是第一国际领导的。巴黎公社革命是在法国同普鲁士之间发生战争、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激化的情况下爆发的。
5、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采取的用以防
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重要措施是
C.规定所有公职人员无论职位高低,实行全面的选举制和撤换制
D.取消高薪制,规定任何工作人员年薪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薪水平
1871年起义胜利后,巴黎人民立即开始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他们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废除资产阶级议会制,成立了新的国家机关-巴黎公社。公社取消征兵制和常备军,以人民武装国民自卫军作为唯一的武装力量。巴黎公社实行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如建立革命秩序、恢复生产、实行政教分离和男女平等。特别是公社采取了两项重要措施,用以防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一是规定所有公职人员无论职位高低,实行全面的选举制和撤换制;二是取消高薪制,规定任何工作人员年薪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薪水平。A.取消征兵制和常备军,以人民武装国民自卫军作为唯一的武装力量B.废除资产阶级议会制,成立了新的国家机关-巴黎公社内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6、从1918年夏到1921年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特征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C.取消商品货币关系
从1918年夏到1921年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经济上采取一系列特殊的又带有强制性的非常措施,其主要特征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和取消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粮食税制、实行租让制是新经济政策时期实行的政策,不符合题意。
7、100多年前的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俄共(布)十大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因为
A.国家从战争转入和平经济建设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法调动生产者尤其是农民的积极性
B.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国内发生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C.如不改变政策,执政党将会失去广大群众,丢掉阶级基础
1920 年底,苏维埃 俄国击退外国武装干涉者,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1921年初转入和平经济建设时期。这时,再实行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法调动生产者尤其是农民的积极性,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国内发生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列宁深感如不改变政策将会失去广“大群众,丢掉阶级基础。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与后来实行农业集体化没有关系,更谈不上摸索经验。
8、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决定,表明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对俄国这样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又有了新的认识,标志着列宁正在探索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B.允许私人自由贸易,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C.允许私人小工业企业发展
D.采取一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来发展生产
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有:用粮食税制取代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自由贸易,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允许私人小工业企业发展,采取一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来发展生产。
9、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扭转了国家的严重危机,改善了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
C.活跃了苏维埃的城乡经济,发展了生产,大大加强了苏维埃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扭转了国家的严重危机,活跃了苏维埃的城乡经济,发展了生产,大大加强了苏维埃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也改善了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苏联的农业合作化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中期完成的,苏联模式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10、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初期,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主要包括
A.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C.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D.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11、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初期,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也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思想遗产是
A.能够正视国情,面对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拘泥于书本上已有的结论,而是“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
B.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千百万群众的实践,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C.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而没有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的形成在列宁逝世之后
12、“由于历史进程的曲折而不得不开始社会主义革命的那个国家愈落后,它由旧的资本主义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关系就愈困难。”列宁的这段话说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可以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在这样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长期性。其原因主要有
A.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C.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长期性,主要原因有四点: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这个知识点中的第五点(政治制度的变化)的内容。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