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惨带货、虚假助农,动辄涉案上千万!网红直播带货乱象可能触犯哪些法律?

​卖惨带货、虚假助农,动辄涉案上千万!网红直播带货乱象可能触犯哪些法律?

00:00
13:34

直播间里,两名网红主播以无人居住的房屋为直播背景,不断强调售卖的产品来自大凉山,这样的“助农直播”引来众多网友同情,2000斤核桃被一扫而空……然而,很多网友并不知道,这不过是精心设计的剧本。

9月20日,四川凉山州公安局通报全省首例系列“网红经济”乱象专案,以“凉山曲布”“赵灵儿”“凉山孟阳”为主要代表的网红团队,打着“助农”“优质原生态”等旗号,低价从外地购入农副产品进行网络直播带货,涉案金额超两千万元,形成灰色产业链。目前,该系列案件共计抓获犯罪嫌疑人54名,已批准逮捕18人。

红星新闻调查发现,这类“虚假助农”在各地屡见不鲜。为何网红主播“卖惨带货”“虚假宣传”屡禁不止?专家和律师表示,一方面,违法成本低、收益高;另一方面,还存在监管盲区和漏洞。如何更好地治理虚假助农直播乱象?这需要主播、网红孵化机构、短视频平台、政府部门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

凉山警方抓获“网红经济”乱象专案犯罪嫌疑人

暴利诱惑:

凉山发生多起“虚假助农”事件

多名主播被警方处理

大凉山有着淳朴自然的民族风情和优质的农特产品,近年来成为许多供应链公司、网红、短视频创作者们竞相角逐的“流量热土”与“淘金地”。而“虚假助农”的背后,均是为了非法获利。

2021年3月,赵某某、谢某某等人通过抖音账号“韩文团队”,在凉山昭觉、盐源、会理等地通过摆拍,发布不实视频博眼球吸粉。该团队谎称帮助有残疾的母子销售家产苹果,实际销售的大部分都是市场上的苹果,通过直播销售获利29万元。最终,赵某某被行拘7日。

盐源苹果遭遇“悲情营销”

红星新闻调查了解到,这类“虚假助农”模式早已屡见不鲜。最近几年,盐源苹果、西昌洋葱、会理石榴等凉山农特产品都曾遭遇过“卖惨营销”,当地政府都及时予以辟谣。背后真相是,一些不法主播通过卖惨、编造离奇剧情、利用同情心等“套路”带货,从中获取暴利。

近日被查的“凉山曲布”“赵灵儿”网红团队,正是通过设计剧本、话术,挑选凉山无人居住的生产用房等素材作为直播背景,低价从外地购入蜂蜜、核桃等农副产品直播带货。短短七个月,该团队背后的网红孵化公司非法牟利达300万元以上,两名主播非法收入均在70万元以上。

↑网红“凉山曲布”和“赵灵儿”

凉山州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虚假助农”在消费网友助农善举、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可能会整体拉低当地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所有农户预期的利润收益。同时,这也是一种不正当竞争。

除了“虚假助农”,凉山还饱受“摆拍卖惨”“伪慈善”等事件的困扰,有主播被判刑。

2016年,主播杨某、刘某为了吸粉多收礼物变现,在凉山布拖县的山区,借公益之名给老人和小孩发给200至2000元不等,拍完视频后将钱收回,只给部分老人和孩子20至200元不等。一个月,杨某通过直播获益25万元,刘某获益23万元。因犯网络诈骗罪,杨某被判刑三年八个月,刘某获刑三年六个月。

今年2月,主播“云南波波”发布视频称在西昌市马鞍山乡做“慈善”,他被指给老人发3000元又收回2800元。因涉嫌寻衅滋事,“云南波波”被行拘15日。他称,看到有主播在凉山一年可以挣几十、上百万,在利益面前就“眼红”了,于是想通过摆拍虚假视频实现“引流涨粉”赚钱。

网红团队使用的话术剧本

专项行动:

今年以来凉山处置违规账号346个

永久关闭账号97个

针对网络上频繁出现的卖惨式带货、悲情式营销,凉山一直在进行重拳整治。2021年,凉山州市场监管局、州委网信办、州公安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凉山州网络市场“卖惨”营销等虚假助农信息专项整治方案》,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专项联合整治。

每年7月至10月,是农特产品集中上市的重点时段,凉山以雷波脐橙、金阳青花椒、盐源苹果、会理石榴等农特产品作为品牌保护重点,以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营销渠道为主要监管对象。

凉山警方查获的蜂蜜等涉案原料

特别是今年以来,凉山持续开展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处置违规账号346个。目前,永久关闭“摆拍卖惨”的“云南波波”“山村老人”等账号82个;永久关闭“虚假助农”的“赵灵儿”“曲布”“凉山孟阳”等账号15个,其中粉丝量两百万以上账号5个。

实际上,此类事件在全国多地都曾出现过。从曾被曝光的菠萝滞销、红枣滞销、蜜橘滞销等“虚假助农”事件,到如今掺杂虚假宣传的直播带货,不少头部主播因虚假宣传频频被媒体曝光。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隐藏在直播间里的“情感剧本”问题。

今年4月,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消费者保护法研究中心、消费者网发布了《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产品质量和虚假宣传仍是直播带货主要问题,其中涉及产品质量问题的占45.75%,虚假宣传的占37.82%。

为何这样“套路带货”“虚假宣传”屡有发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之所以如此,一是网红的违法成本低,违法收益高,违法收益远远高于违法成本;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监管存在漏洞和盲区。

律师分析:

涉嫌消费欺诈可请求惩罚性赔偿

还可能触犯这些刑事罪名

那么,上述直播带货行为涉及哪些法律问题?四川纵目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柄尧表示,民事层面,该行为涉嫌消费欺诈,消费者有权按“退一赔十”标准,请求惩罚性赔偿。

行政层面,针对短视频摆拍乱象,今年7月,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并明确,自媒体发布含有虚构情节、剧情演绎的内容,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以显著方式标记虚构或演绎标签。通知还同时明确,对制作发布谣言,蹭炒社会热点事件或矩阵式发布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造成恶劣影响的自媒体,一律予以关闭。

但在巨大的违法收益面前,仅有民事和行政手段,仍不足以遏制“虚假助农”短视频摆拍现象的泛滥,凉山州整治“网红经济”乱象的显著意义在于通过刑事手段予以打击。

张柄尧律师表示,刑事层面而言,“虚假助农”行为,可能涉嫌触犯如下一些罪名:

一是虚假广告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虚假广告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是假冒注册商标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赵灵儿和凉山曲布销售的“大凉山土蜂蜜”却是从江苏发货

张柄尧律师指出,目前对于“地理标志”是否属于假冒注册商标罪入罪范畴,具体司法实践中还存在一定争议。《商标法》第三条规定,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主要为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的证明商标。与假冒一般的商品商标相比,冒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行为,此前较少作为犯罪处理,大多以民事侵权或行政处罚作为救济。

但值得注意的是,张律师称,国家正加强对“地理标志”的保护力度,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关于集体商标是否属于我国刑法的保护范围问题的复函》即明确,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至二百一十五条所规定的“注册商标”应当涵盖“集体商标”。而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属并列关系。因此在他看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这一意见,证明商标也应当作为注册商标予以保护。

张律师告诉记者,事实上,真助农还是假助农,一个至关重要的标准就是商品来源问题。借助刑事手段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还需要立法或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或发布指导案例的方式,进一步予以明确。

三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张柄尧律师指出,“地理标志”并非质量标准,无法用来衡量产品质量。以外地农特产品冒充本地农特产品仅属民事意义上的欺诈,并非刑法上的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但对于部分农特产品制品,若存在掺杂、掺假的情况,则涉嫌触犯本罪。

四川一上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林小明律师也表示,从上述披露的“虚假助农”网红及团队的所作所为分析,相关行为人较为容易触犯销售伪劣产品罪、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以及虚假广告罪。

如何治理?

平台应负起管理责任

各方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监管体系

如何更好地治理这样的网红乱象?专家、律师及相关监管部门表示,需要主播、商家、网红公司、平台企业、政府部门、消费者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

今年4月26日,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回答了红星新闻关于电商和直播带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虚假宣传的有关问题。

谈到对策措施时,甘霖强调要明确和压实平台责任,引导商家和平台企业加强“自律”,强化诚信意识和规则意识,主动补齐在落实主体责任和对平台内经营者约束管控方面的短板。

针对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新业态,甘霖指出,一方面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另一方面必须要守住法律底线,确保在规范中发展。对管理不力、屡屡出现问题的平台,要通过约谈、责令改正等方式督促其整改落实;对明显违法违规或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主播和商家,要依法严厉处罚,并根据侵权程度列入信用黑名单,增强监管实效性和震慑力。

“大体量的平台应肩负起更多管理责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沈伟伟曾在今年8月首都互联网协会召开的直播带货虚假宣传问题治理评议会上指出,平台在关注直播内容的同时也要关注用户,可使用流量扶持、流量限制、屏蔽商品等手段进一步细分管理,加强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用户的保护。

林小明律师也建议,除了各部门各环节加大查处、惩处和监管力度之外,相应的平台也应当负起责任来,做好审查和甄别工作,让弄虚作假、制假售假者没有网络生存空间。同时,作为广大消费者也要加强识别能力,从正规渠道购买相关产品,让“虚假助农”还败坏地方形象的人失去生存空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