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拍卖公告”引起了业内的关注。
拍卖公告显示,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将于2023年9月26日在深圳拍卖,起始价为183元/吨。拍卖所得将上缴深圳市财政,反哺红树林保护与修复。
据悉,183元/吨的价格创造了蓝碳交易里的新高,而这个价格仅仅是起拍价。就在今年2月,宁波象山成交的全国首单蓝碳起拍价仅30元/吨,最终竞价106元/吨,足足相差6倍。这也让业内更加期待此次深圳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拍卖的最终成交价。
9月15日,北京碳市场碳排放配额基准价为121.4元/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最近成交价为 72.10 元/吨,深圳红树林碳汇起拍价是BEA的1.5倍、CEA的2.54倍。
以往,碳汇的定价会对标碳排放配额,最开始的碳汇成交价格总是要比配额低。
如此高价之下,9月8日的拍卖推介会依然吸引了50多家企业参与,有华润置地、招商蛇口、比亚迪、欣旺达、达实智能、麦克韦尔等。
183元/吨的蓝碳起拍价合理吗?定价依据是什么?会不会成为CCER市场价格的风向标?会不会对碳市场的配额价格有影响?这50多家企业是真需要碳汇还是借此炒作?
针对上述问题,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专访了中国林业碳汇工作的开拓者、原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常务副主任、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创会秘书长、中关村绿色碳汇研究院院长李怒云。
183元/吨的蓝碳起拍价合理吗?
李怒云表示,起拍价没有合理不合理之说,关键要看拍的是什么标的。此次深圳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拍卖,需要先界定清楚拍的是什么?此次拍卖标的不是国家自愿碳市场的CCER产品, 而是在国家自愿碳市场之外的碳信用产品。这类交易可称之为民间自愿碳市场的交易。该产品不与抵减碳排放挂钩,主要体现购买者自愿碳减排行为。不能等同于CCER,两者的使用目的不同价格自然不同。
李怒云介绍,CCER是国家自愿碳市场中可用于控排企业履约的抵消产品。履约企业购买配额或CCER的目的是企业强制的履约责任,企业购买碳配额或碳信用是基于成本有效性的原则。但是在民间的自愿碳市场上,企业购买用于自愿碳减排或者履行社会责任或体现在ESG报告中的碳信用产品应该有溢价。如果说用于履约的CCER的价格基准是企业的碳减排成本,其价格完全取决于配额的发放量以及减排的成本。那么民间自愿碳市场上碳信用的价格在碳减排成本之上还要附加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特别是在国际社会推动气候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履约的大前提下,有濒危珍稀物种的保护地碳汇项目更具特殊意义,是会有更高溢价的倾向。可见CCER的价格完全取决于配额的发放量以及减排的成本,该红树林保护碳汇项目拍卖价格不会对CCER带来任何影响。
李怒云补充,民间自愿碳市场碳价也不会成为CCER在履约市场的价格约束,这单蓝碳的拍卖价格也不会成为CCER的风向标。但未来碳汇价格有可能上涨。碳汇价格里面需要更多的溢价以弥补正的外部性。当然配额和用于履约的CCER价格也会上涨,碳减排成本一定是逐步增加的。
因为红树林碳汇的稀缺性,定价高有一定道理
“这个项目主要依托碳市场赋予避免碳排放或增加汇清除的市场价值,其定价显得高是有一定道理的。”李怒云表示,红树林生态系统本身对海洋生物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据了解这个红树林保护项目区内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以及其他多种生物。以红树林保护避免的碳排放及其生长所产生的碳汇为载体,体现红树林保护所带来的生物多样性效益。该价格体现的是红树林保护活动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多重效益,企业或个人购买这类碳信用的目的不仅仅是应对气候变化自愿碳减排的责任,更多的是体现购买方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和支持。
中国作为主席国承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形成的“昆蒙框架”,强调:“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要和气候变化治理更好地衔接,实现自然向好的趋势”;《巴黎协定》也强调在恢复和保护森林时要重视“非碳效益”。
李怒云表示,此次深圳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拍卖遵循了上述原则,值得鼓励和支持。仅从网上公开信息来看,也许项目还没有形成具有完整标准体系的“标准产品”,但可以说这是在探索将可以量化的碳汇与难以量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上迈出了第一步,“我认为这是值得探索的‘以碳汇标注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满足企业和社会公众自愿碳减排的标准体系,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具有多重效益的高质量碳信用产品十分必要。 ”
企业购买彰显社会责任,具有明显的示范意义
李怒云补充,由于红树林项目比较少,再叠加上世界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的栖息地保护,给这个项目更好的溢价理由,企业购买用于彰显社会责任具有更明显的示范意义。这个项目能有很多企业包括国际化大企业的青睐,说明这个项目有比较优势,不能简单归为“炒作”。
据了解,李怒云带领团队与北京林业大学武曙红教授团队合作,多年前就开始了将碳信用与生物多样性信用结合的研究,编制了《野生动物栖息地碳汇项目方法学》和相关标准体系,探索“以碳汇标注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企业践行高质量ESG社会责任及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开辟新的路径。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陶野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