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首届金熊猫奖倒计时还有4天,首届金熊猫奖初评委代表、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任仲伦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畅谈他心目中的“金熊猫”印象。他谈到,金熊猫奖的举办,对提升中国文艺创作在世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赛作品来源广泛
融合新的技术手段
任仲伦是首届金熊猫奖初评委代表,对金熊猫奖的评选了解颇多。谈及对本届金熊猫的参赛作品的整体印象,他认为首先参赛作品来源广泛:“进了初评的影片就184部,报名参赛的作品有上千部。”
此外,他认为,参赛作品大多体现了不同国家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真善美的表达:“不管从哪个角度去讲述故事,也不管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但都有一个基本特点,那就是真善美。入围的几部影片,题材不同,但它背后的情感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我们人类情感的真善美。”
第三,他还谈到了参赛作品融合当下电影制作工业的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新的语言,这是其很鲜明的一个特点。
任仲伦认为,总体来说,本届金熊猫奖在电影方面,整体的水准是相当不错的,代表了当今世界电影的一个基本水准。
着重世界文化的交流
定位鲜明 更开放包容多元
谈及首届金熊猫奖评选活动的特点,任仲伦认为,首先从定位来看,作为国家级国际传播奖,金熊猫奖的定位着重在世界文化的交流,提高我们的文化传播力和话语权,这个定位在我们中国现有的影视相关奖项当中,是鲜明的,是有所差别的。
从参赛、参展的这些作品来看,金熊猫奖的奖项设计更开放、更包容、更多元。除了电影以外,还有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使得金熊猫奖成了一个比较新颖,同时多元丰富的评奖平台。
任仲伦曾经执掌上海电影集团17年,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亲历者、见证者,他坦言,自己参与过很多奖项的评选,一般来讲,评选都是比较单一的,比如电影节就是专门评选电影作品,电视节就专门评选电视剧作品,而首届金熊猫奖涵盖了当今主要的艺术样式,它更具有包容性和推动力。
技术拉动电影发展
对人类情感的思考和表达是核心
作为电影投资者和电影产业经营管理者,任仲伦近年来一直在呼吁和坚持电影技术的革新。这对行业健康发展又将带来什么促进作用?
“我一直有个观点,电影技术是拉动电影发展的火车。因为电影从它一诞生,它就依赖着我们的工业文明发展而进步”。任仲伦提到,从世界的电影发展潮流来看,技术和艺术的融合变得越来越鲜明、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富有成果。从行业来看,在美国、中国的一些电影制作当中,现场除了导演、演员、摄影、美术这些传统的主创人员以外,出现了更多的像视效指导、视觉工程师等新的电影制作者。
不过,他也认为,电影是艺术和技术的融合发展,除了响应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外,艺术本身的力量也不能放弃和忽视。这种力量就是对人的思考,对社会进步的思考,对人类的普通情感的思考和表达,它依然是电影最核心的一个表达内容。
不能因为有了技术以后就只炫技,只展示技术表现的可能性,而忽视了对艺术主体、主要对象——人的深刻地表达和描述。任仲伦说:“我觉得它们始终是电影发展的重要因素,技术和艺术少了谁都不行。”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与世界各地观众实现共情
发挥电影文化载体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电影创作者的重要使命。如何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与世界各地的其他观众实现共情?任仲伦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认为,本届金熊猫奖一个根本的宗旨,是促进我们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这是中国电影工作者一个首要的任务。
任仲伦提到,我们拍摄自己的作品,除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以外,要更多地渗透进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中的电影观众、艺术接受者,对他们共同的情感进行探索、进行触摸、进行表达,达到共情共生。
“首届金熊猫奖的隆重开幕就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引领着这个方向,我相信它对整个中国的文艺创作,尤其是对我们的文艺创作在提高世界影响力,提升世界话语权上,是功不可没的。”任仲伦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