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春秋】楷书篇 1 奇崛雄健的魏碑 莫莫 馨雨

【翰墨春秋】楷书篇 1 奇崛雄健的魏碑 莫莫 馨雨

00:00
07:39

【翰墨春秋】楷书篇 1 奇崛雄健的魏碑

公元四九四年,崛起于中国北方的北魏政权,又将都城从山西大同迁到了洛阳。北魏政权崇信佛教,来到洛阳后,北魏的皇亲国戚及文武高官们便开始利用沂水岸边龙门山的洞窟雕凿佛像,并镌刻祈福消灾的题记文字。这股风气很快蔓延,许多普通百姓也加入其中,于是,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龙门石窟造像群。

随着龙门造像中题记文字的增多,很快形成一种奇崛雄健的独特字体面貌,这种字体及其书法风格,标志着汉字书体和书法艺术,发展演变中的一大转折。从三国时期到北魏迁都洛阳之前,作为标准书体的隶书,已经开始衰落解体。

在这一阶段出现了《谷郎碑》、《爨宝子碑》、《爨龙颜碑》、《嵩高灵庙碑》以及很多写经墨迹等面目有别于前人的书法作品,虽然它们先后出现的时间跨度接近两百年,地域又分处南北,但它们在书法上却显示出很多共同的特征。

一方面隶书的形式法则,已经无法得到准确的遵循和体现;另一方面在书写镌刻的习惯上,又形成了某些共同的形态特征。这些变化说明书法正由隶书向着另一种新的书体演变,这种新的书体后人称之为“楷书”或“正书”。而以上所列举的作品,正体现了隶书向楷书的过渡形态。

北魏迁都洛阳以后,随着龙门石窟大量造像记的镌刻,在字形体势和书法技巧,上,很快形成了一种新的面目,并且从造像题记推广到碑版墓志等所有石刻文字,后人于是将这一风格称为“魏碑体”。

“魏碑体”的典型代表首先是龙门石窟中的造像题记,其中最有名的二十种习惯上称为“龙门二十品”。

魏碑体的另一典型代表是分散在各地的北魏碑刻和出土的墓志,其中最著名的有《张猛3龙碑》、 《郑文公碑》、《石门铭》以及数量繁多的墓志。

这些书迹虽然因书写者的技巧习惯不同而据有各自的特点,但在总体风格上则同属一类。其点画形态通常起笔转折成棱角分明的方形,收笔则尖锐出锋。字形体势大多采取左低右高的欹斜规律,看上去强健挺拔奇崛稳固。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书写者的技巧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还由于镌刻的因素,特别是点画的方折坚劲效果,更是来自于果断熟练的凿刻技术。

魏碑体的出现是隶书向楷书演变过程中的一个突变现象。快速崛起并蔓延的魏碑体从点画结构到书写技巧,都完全摆脱了隶书的痕迹,形成一套特征鲜明而统一的技巧风格规律,完成了楷书向成熟发展的一次飞跃。

魏碑风格在当时传播得相当广泛,不仅在北方地区,即使是在北魏的敌国南朝,也有所反映。

南朝最著名的楷书石刻,是镇江焦山的《瘗鹤铭》、尽管由于长期的江水冲刷和风化侵蚀,点画中的笔锋痕迹已基本消失,但从字形的结构体势来看,可以说与魏碑的风格十分相近,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同魏碑体的突然出现一样,经过短短的几十年,随着北魏政权的分裂解体,魏碑体书法风格也很快消退。从南北朝中期开始,楷书发展又回到了隶楷相杂的过渡形态,这期间代表性的作品,便是北齐时期山东境内的多处摩崖刻经。

北齐时期佛教盛行,僧侣们热衷于在名山胜地,用大字镌刻佛经来宣传佛法,其中又以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最为著名。

泰山《金刚经》原文应有两千七百多字,每个字的字径接近五十厘米,经过上千年的风雨侵蚀,如今尚存有一千多字。

《金刚经》书法点画粗厚、字形饱满,风格虽以楷书为主,但夹杂了浓厚的隶书痕迹,这种雄浑古朴的时代特征成为书法史上一个特殊的风格种类,尤其对后世大字榜书的书写技巧有着很大的影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