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影片《威尼斯惊魂》除了演员阵容公布以及预告片之外,很少再能看到别的消息了。这次的改编是否是“魔改”,它的原作又讲了什么故事?
本期“悬疑之疑”,我们就来简单科普下这次改编的阿加莎作品,以及电影上映前应该知道的一些基本信息。如果大家看完本期专栏,还是很感兴趣的话,不妨周末一起去电影院揭开神秘面纱。
肯导改编的第三部阿加莎
2017年,莎剧大师、知名导演、演员肯尼思·布拉纳将阿加莎的经典名作《东方快车谋杀案》搬上了银幕。
《东方快车谋杀案》无论是小说的知名度还是之前改编版本的影响力,在全世界范围都绝无仅有,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很多人第一次认识阿加莎的作品,就是译制片《东方快车谋杀案》。
基于对阿加莎的全新理解,肯尼思·布拉纳做出了大胆的改编尝试。如果是之前没有接触过阿加莎作品的观众,单看电影肯定会觉得各方面都属于上乘,但因为原作的受众基数太大,肯导有些执念和“自说自话”的改编也迎来了诸多争议。
五年后,全球电影业由于不可抗力遭受重创后,肯导于2022年带着第二部改编作《尼罗河上的惨案》,再次向世人展示他理解中的阿加莎和大侦探波洛。因为是去年的电影,很多人应该还对《尼罗河上的惨案》印象深刻,影片最后对波洛这一角色形象上的颠覆,让这个系列的锐评更加猛烈。
我们通常认为的改编,是保留作品的核心,改编它的包装。而肯导的改编思路截然相反,是保留作品的包装,改编它的核心。
以前两部作品为例,很显然“东方快车”和“尼罗河”是包装,核心是谋杀的动机和巧妙的诡计。而肯导的改编是尽可能保留“东方快车”“尼罗河”的设定,重新编排人物关系和推演过程。
我一开始也认为这样的改编是“大逆不道”,但后来仔细琢磨后,觉得这样做也未尝不可,因为阿加莎的作品元素实在太丰富了,有的读者看到的是人物之间的纠葛,有的读者看到的是精妙意外的诡计,有的读者看到的是快节奏的故事,而肯导看到的是丰富、有趣的舞台画面,这也是一种改编思路。甚至说,这样的改编思路,更符合一名导演想象中的画面。
这种前所未见的阿加莎作品改编思路,反而让我也产生了好奇,我非常期待看到肯导版的《阳光下的罪恶》和《ABC谋杀案》,但没想到,这一次,它改编的是另外一本相对小众的作品——《万圣节前夜的谋杀》。
电影改编自阿加莎原作《万圣节前夜的谋杀》
先来看看电影版《威尼斯惊魂》的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二战后的威尼斯,在一个怪异的万圣节前夜,著名侦探赫尔克里·波洛本已退休,并在世界上最迷人的城市过着自我放逐的生活,他不情愿地参加了在一座破败闹鬼的宫殿举办的降神会。当其中一位来宾被谋杀后,波洛被卷入了一个充满阴影和秘密的险恶世界。
然后我们对比下原作《万圣节前夜的谋杀》的剧情简介:
万圣节前夜的派对上,十三岁女孩乔伊斯声称自己曾目睹过一场谋杀,但大家只当她是为了引人关注编的瞎话,无人当真。然而当晚,乔伊斯便被溺死在了咬苹果游戏的水桶里。赫尔克里•波洛受邀前来破案,众人的说法各异、真假难辨,唯一达成一致的是:所有人都认定乔伊斯在撒谎。那她为何会因为一句谎话而被杀呢?
可以说,除了仅有的共同点“故事发生在万圣节前夜”之外,这两个故事完全不一样!
原作《万圣节前夜的谋杀》出版于1969年,当时已经是阿加莎创作生涯的后期。很多人都说,自从1967年的《长夜》之后,阿加莎再也没有写出过好作品。当然这是在拿阿加莎本人的作品横向比较所致,后期的阿加莎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都已经不复三四十年代的辉煌,自然写不出《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这种经典名作,但她的写作经验和技巧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果我们把那个时期的阿加莎作品和其他作家的本格推理作比较,还是不差的。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就属于这种“中规中矩的阿加莎式作品”。故事发生的舞台在封闭的乡村,出场人物除了波洛之外还有他的好朋友奥利弗太太,案件源自一场乡村聚会中无意间的一句话,之后波洛跟着这句话顺藤摸瓜,挖出越来越多的秘密,最后的解答也一如既往的简单明了。原来真相就在眼前,只是在某个阶段被误导了。
原作的写作结构也是阿加莎最擅长的“起承转合”,一共27章,前1、2章直入主题,发生命案,3、4章波洛登场,至此案件背景和人物全部交代完毕,是为“起”。之后5到16章是波洛分别拜访嫌疑人,慢慢理清案件的轮廓,是阿加莎最擅长的“承”。17到23章承担“转”的作用,波洛和好朋友奥利弗太太针对目前搜集到的线索展开讨论,并且再次带着目的拜访案件中的关键人物。最后是24到27章,抓捕凶手、交代破案思路。在这套阿加莎信手拈来的写作范式中,你既可以看到《东方快车谋杀案》一样的工整故事结构,也能看到《尼罗河上的惨案》中精彩的场景快速切换和以人物对话挑大梁的剧情推进。
可以说,1969年的阿加莎,虽然已经不会砸给读者石破天惊的诡计了,但此前她的种种优点早就被她融会贯通,能轻松写出别人无法模仿的“阿加莎式小说”。
距离上次改编仅过去了13年
和前两部作品不同,《万圣节前夜的谋杀》因为并不属于阿加莎的经典作品,知名度也不那么响亮,所以被改编次数较少,只有英国独立电视台拍摄的《大侦探波洛》中改编过此案。
《大侦探波洛》是英国的长寿推理剧,由大卫·苏切特主演的波洛已经成为很多人心目中最完美的波洛形象。本剧从1989年开始,一直到2013年,一共13季,总共拍摄了70集,囊括了波洛的所有案件。而该剧于2013年播出的最后一集,就改编自阿加莎1975年出版的作品《帷幕》,为波洛这位伟大、传奇的侦探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出现在第12季的第3集,时长89分钟,相当于之前的一部电影体量,并且非常忠于原作。不过因为原作本身知名度的原因,再加上它直到第12季才出现,所以这次的改编也没有很出名。
趁着电影版尚未上映,如果大家时间不够充裕的话,不妨补一下这部十年前的改编版,对原作的故事也会有个相对清晰的认识。
依然是全明星阵容
阿加莎作为全世界最知名的作家IP,每次改编都是众星云集,比如1978年版的《尼罗河上的惨案》,几乎是全影帝影后阵容,去年肯导的版本也不遑多让,请来了神奇女侠盖尔·加朵饰演女主角林内特。
本次《威尼斯惊魂》的阵容依旧豪华,由《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原版班底回归制作,迈克尔·格林编剧,“奥斯卡影后”杨紫琼领衔、艾美奖视后蒂娜·菲、杰米·多南、裘德·希尔、凯利·蕾莉、艾玛·莱尔德、凯尔·艾伦等一众重磅卡司演绎。
系列最重要的男主角波洛则是由导演肯尼思·布拉纳亲自上阵。作为导演,肯尼思或许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但作为演员,他的演技是毋庸置疑的。最近在国内新上映的大片《奥本海默》中,肯导也贡献了精彩的表演。
异域风情+俊男靓女+出众演技,共同演绎阿加莎的经典作品——无论改编是好是坏,光这样的牌打出来,就已经给了足够理由让观众进电影院了。
原作跟威尼斯没有关系
在我看来,改编经典名作的难度肯定要大于普通作品,所以这一次改编《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是不错的选择,原作既有丰富的人物关系和精彩的悬疑故事,又是大家感兴趣但不太熟悉的阿加莎作品。
但肯导本次的改编直接把名字变成《威尼斯惊魂》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这等于是在拿着喇叭大喊:改编很大!
原作中故事发生的舞台是英国的乡村,很多人物之间的误会、隐瞒、人情往来也都是基于英国乡村作基地的,既然导演把整个故事搬到了威尼斯,那么是否意味着案件的核心、人物关系也几乎是重做了?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改编《万圣节前夜的谋杀》呢?所以这部电影的看点对我来说就变了。如果前两部我会好奇“他改了什么”,那么这部我会好奇“他保留了什么”。
在肯导的眼里,《万圣节前夜的谋杀》的精髓究竟是什么,真的让我很期待。
导演试图用旅游来贯穿整个系列
虽然从《万圣节前夜的谋杀》到《威尼斯惊魂》的改动非常巨大,但我们不是不能揣测出导演如此构想的理由。
从东方快车到尼罗河,再到这次的威尼斯,肯导真正看中的不仅是阿加莎作品当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和阴谋,还有满世界跑的异域风光。随着波洛的探案脚步,串联而成全球旅游纪录片,真是一举多得!
顺便一提,将阿加莎的作品视为某种“旅情推理”也无不可,以西村京太郎为首的“旅情派”推理作家,就是把各地风土人情和景点风光当成作品的最大亮点,再定制化般根据不同的地点加入案件,若要往回追溯,这一流派的始祖也可算作阿加莎。
但阿加莎不是有意开创这一流派,而是无心之举。因为对她而言,旅游就是日常的生活和一辈子的兴趣爱好。早在1922年,她就跟随当时的第一任丈夫阿奇·克里斯蒂为筹办万国博览会而环游世界,虽说并没有踏足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只是去了当时的英属殖民地,但她的眼界也已经超越了当时的大多数人。
开阔的眼界也给她带来了更多灵感,在之后的作品当中,她多次将旅行途中的见闻写进小说,甚至把故事的舞台背景搬到国外。如《褐衣男子》《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古墓之谜》等。
这也是为什么阿加莎的作品适合改编成影视,观众不仅能感受到侦探女王设计犯罪诡计的巧思,也能同时欣赏到各地的风光美景。
原作跟古堡、降灵会也没有关系
在片方放出的其中一个预告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肯导饰演的波洛和杨紫琼饰演的“灵媒”有一段对手戏。大侦探波洛跟灵媒说,自己不信有鬼,也不信有神。但刚说完,房间的吊灯却突然掉落……
当然我们知道,“神秘色彩”一直是推理小说家们的常用把戏,阿加莎本人也写过不少带有“灵异”色彩的故事,比如《斯塔福特疑案》《沉默的证人》中,都有降灵会和灵媒出场。但阿加莎的作品气质其实和阴森、恐怖的氛围相去甚远,在为数不多的作品中使用神秘学桥段,也只是为了剧情推进或者增加佐料。
这种哥特式的古堡和降灵会,是黄金时代的推理作家约翰·迪克森·卡尔的拿手好戏。
既然电影版已经把故事的舞台从英国乡村搬到了水城威尼斯,那么加上一点推理小说中的哥特元素,增加恐怖氛围,也是导演为了视觉效果而做出的新尝试。
曾有人试图做过阿加莎的“降灵”
虽然阿加莎作品的气质和神秘学没什么关系,但神秘学和推理小说、推理作家的关系确实很深。1926年,阿加莎失踪了11天,警方动用了各种办法去寻找这位“神秘消失的推理作家”,其中福尔摩斯的作者柯南·道尔也请了一个灵媒来寻找阿加莎的下落。
1979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根据阿加莎失踪这一事件拍摄了一部影片《阿加莎》。
首映前夕,电影公司邀请了著名的好莱坞灵媒塔玛拉·兰德,在旅馆的411号房间举行“降灵会”,希望她能与三年前去世的阿加莎·克里斯蒂进行对话。
记者和饭店的工作人员聚合在411房间,让身在洛杉矶的塔玛拉·兰德和这里的工作人员们电话连线,希望解开克里斯蒂失踪之谜。这场降灵会也会通过卫星在美国进行电视转播。
“降灵会”开始后不久,兰德就声称,克里斯蒂的灵魂已经附入她的躯体。随后,她开始用一种她从来不懂、后来才学的土耳其文字书写,甚至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笔迹来写。她最先写出的是“Mesrutiyet Caddesi”两个词,那是佩拉帕拉斯大饭店所在的街道名。接着她说自己看到一座有“佩拉帕拉斯”标记的漂亮大厦,还说看到了阿加莎·克里斯蒂走进这座大厦,上了扶梯,进了411房间的幻象。然后,兰德说她看到克里斯蒂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将一把钥匙藏在地板下面。
于是,工作人员立即将411房间里的地板全部撬开,最后,果然在房门和墙壁间的角落里,找到一把已经生锈的小钥匙。兰德声言,用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克里斯蒂的日记,来揭开克里斯蒂失踪之谜。
后来,旅馆方面和电影公司就钥匙的金额问题展开了争论,最后没有达成一致,所以钥匙没有办法被送去英国。此后,这把钥匙从来没有离开过旅馆的办公室,至今还留在那里。
值得注意的是,1987年,411房间又找到了一把钥匙,这似乎从侧面说明了当时的降灵会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所有的道具早在之前就准备好了——并且为了确保能被找到,他们甚至藏了不止一把钥匙。
看来,崇尚理性、相信科学的阿加莎和神秘学还真是不契合。
相比前两作,这次的原作是最阿加莎式的故事
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阿加莎最著名的那批作品,都不是她的风格。
比如《无人生还》,十个陌生人同时受邀来到一座孤岛,然后逐一被害。这种孤岛模式的故事在百年后的日系新本格作品中十分常见,但阿加莎一辈子就写了这样一本。
比如《ABC谋杀案》,不断变化的场景,远距离追凶,倒计时的杀人预告,连环杀人——如此充满“动感”的故事不是阿加莎的风格,她更擅长的是在一座宁静的乡村别墅中,祸从口出,然后又通过不断的对话,推出真相。
相较而言,《尼罗河上的惨案》是最像阿加莎的经典作品了,但即便如此,它的故事场景也一直在变换,从英国到邮轮,再到埃及的各个景点。
而真正纯正的阿加莎笔下的英式谋杀,是《沉默的证人》《谋杀启事》《零点》这样的作品,《万圣节前夜的谋杀》就是典型的代表,推动故事发展的不是场景之间的变化,而是四处弥漫的流言蜚语。
从这一点上看,前几年的电影《利刃出鞘》虽然不是改编自阿加莎的作品,但更像阿加莎会写的。
但不管怎么样,《威尼斯惊魂》的原作《万圣节前夜的谋杀》确实是不折不扣的阿加莎风格。尽管我们从片名、预告片可以看到,肯导做了大刀阔斧的改编,但影片中说不定会保留用英式乡村的八卦、流言来推进剧情的桥段。
9月15日
电影于2023年9月15日全球同步上映。这最重要的一点,我们放在最后一条:这一天,是阿加莎·克里斯蒂诞辰133周年纪念日。不管怎么改编,光这个上映日期,就能看出片方对阿加莎的致敬。
生日快乐,永远的推理女王!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