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刚才承蒙介绍的稻盛和夫

我是刚才承蒙介绍的稻盛和夫

00:00
05:45
我是刚才承蒙介绍的稻盛和夫。
今天,在中国有代表性的企业经营者面前有发言的机会,我感到十分荣幸。请充许我向赐予我这个机会的《中外管理》的杨沛霆总编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讲演的题目是“超越经济变动,实现企业持续发展”。首先请允许我作一下自我介绍。
我于1932年出生于日本西南部的鹿儿岛,大学的专业是应用化学。毕业后就职于日本古都京都的一家电瓷瓶制造公司,当一名技术员。后来在几位友人的支持下,于1959年,也就是在我27岁的时候,在京都创立了一家生产精密陶瓷零件的“京都陶瓷”公司。
虽然是白手起家,但我开发的精密陶瓷材料深受业界欢迎,京瓷也努力将这种材料应用于各种领域。
创业以来的50年里,“京瓷”充分利用精密陶瓷的特性,开发了各色各样的产品,从各种精密陶瓷元器件到太阳能电池、医用材料,以至手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终端产品,京瓷已经成长为日本有代表性的高科技企业之一。
在中国,“京瓷”已在上海、东莞市石龙镇以及天津建立了制造基地,生产电子零部件、打印机、复印机和太阳能电池。
另外,在日本还有一家同样也是由我创办的KDDI公司,京瓷是其第一大股东,KDDI从事长途电话和移动通信业务。KDDI公司在通信行业的新准入企业中位居首位,现在已成为日本国内第二大通信营运商。
除此之外,京瓷还有宾馆以及从事电脑系统服务等等的企业群。从材料到元器件、零部件,从机器设备的制造到通信、服务,像这样业务涉及整条产业链、业务领域又如此广泛的企业,我想在全球也是极为罕见的。
这些由我创建的企业集团2009年3月期的合并销售额达到约4.6万亿日元,利润约5000亿日元。
在日本中小、中坚企业之中,有很多经营者想要学习我的经营思想。因此,从1983年起,我就义务传授我的经营哲学,并以“盛和塾”这种经营塾的形式在全国展开。
“盛和塾”以日本国内为主,现在全世界已经发展到60家,塾生超过了5400名。另外,在无锡设立了中国首家“盛和塾”,现在中国还有不少地方都希望学习我的经营哲学,应该怎样来回应这种要求,我们正在认真研究。
世界经济从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迅速恶化,因为波及到实体经济,出现了整个世界同时萧条的局面。直到最近,经济才开始走出谷底,有所恢复。但是,美国的景气状况等各个方面仍有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在这种情势下,中国仍然高调宣布要达到“8%的经济增长率”,同时发表了高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政策,在世界经济恢复的过程中站到了前列。但同扩大内需相比,因为出口还远未恢复,据说企业效益的增长不够理想。
由此看来,这次由美国金融机构破产所引发的经济危机,真所谓是“百年一遇”,超越了国界,给各国经济乃至企业经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然而,回顾过去的世界经济,变动起伏是反复出现的。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景气不景气总是交替产生,时而还会发生经济的大萧条、大地震,给企业经营造成很大的冲击。
比如,俯瞰我亲身经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经济,从战败后的谷底崛起,长达半个世纪,看起来似乎是持续成长发展,但实际上,日本经济是在反复的经济变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在经济变动的波涛之中,日本企业荣枯盛衰的故事不胜枚举。有的企业被这种波涛冲垮,有的企业乘风破浪,在经济变动中获得飞跃发展。实际上,包括中小企业在内,为经济变动的漩涡所吞噬因而倒闭的企业的数量更大。
翻开日本战后的产业史,呈现出的可谓是“尸骨累累”的景象。事实上,只有那些越过了累累尸山的企业,直到今天依然繁荣兴旺,发展势头不减。
释迦在形容人世时,曾用“诸行无常”一语道破。在变幻莫测的经济大潮中翻滚起伏的企业境遇之严酷,正如释迦所言。但是,变幻莫测正是人世的“命运”,今后也一样,无法预测的经济变动的波涛仍将不断地冲击企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