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会算术的“天才”动物-11

01-会算术的“天才”动物-11

00:00
08:20

这一系列行为很可能只是机械动作反射的复杂形式。然而,松泽哲郎证明,这些图案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够起到和文字一样的效果:将它们组合就可以描述新的情境。例如,如果黑猩猩学会了一个新的符号“牙刷”,它就可以部分地将其运用到新的情景中,比如“5支绿色的牙刷”或者“2支黄色的牙刷”。当然,这种泛化能力的表现仍存在频繁的错误。

从1985年松泽哲郎首次发表研究成果至今,他的黑猩猩Ai在计算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它现在学会了前9个阿拉伯数字,并且对集合计数能够达到95%的正确率。关于反应时的记录表明,和人类一样,Ai会对大于3或4的数字进行串行计数。它也学会了将数字根据大小排序,不过,这项新能力的形成花费了多年时间。

从松泽哲郎的早期实验开始,至少有3个灵长类动物训练中心成功地在一些黑猩猩身上重复了数字符号的学习。相似的能力也存在于与人类亲缘关系很远的物种中。经过训练的海豚能够将任意物品与精确数量的鱼相匹配。在大约2 000次实验后,它们能够在两个对象中选择代表更多鱼的那个对象19。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的艾琳·佩珀贝格(Irene Pepperberg)教她的鹦鹉亚历克斯(Alex)学习大量英语单词,其中包括前几个数词20。亚历克斯在实验中表现出色,实验中不需要使用标示牌和塑胶代币,实验者可以使用标准英语来陈述问题,而亚历克斯可以即刻说出可识别的单词来回答问题!实验者将一系列物品,如绿色的钥匙、红色的钥匙、绿色的玩具和红色的玩具,展示在亚历克斯面前时,它能够回答“有几把红色的钥匙”这种复杂的问题。当然,此前对它的训练也持续了很长时间——几乎有20年。这些实验的结果证明了数量标记并不是哺乳动物所独有的。

更新的研究发现,黑猩猩能够使用数字符号进行部分运算。比如,萨拉·博伊森(Sarah Boysen)教她的黑猩猩舍巴(Sheba)学习简单的加法和比较运算21。舍巴必须先掌握0至9的阿拉伯数字与相应的数量之间的关联。此类实验需要极大的耐心。两年过后,舍巴逐渐能够接受越来越复杂的任务。在第一个阶段,它只需要在棋盘的6个格子中各放上1块饼干。在第二个阶段,实验者向它展示1至3块饼干,要求它在一些卡片中选择点数与棋盘上的饼干数相一致的一张。它由此学会了关注饼干和点的数目,并将点数与饼干数对应起来。在第三个阶段,带点的卡片逐渐被相对应的阿拉伯数字替代。舍巴进而学会了识别数字1、2和3,并且能够指出与饼干数对应的正确数字。最后,博伊森教舍巴学会了逆向操作:它必须从众多物品集合中选择一个数目与指定的阿拉伯数字相匹配的集合。

运用类似的策略,舍巴的知识逐渐扩展到从0到9的整个数字序列。在训练的最后阶段,舍巴已经可以灵活地将数字和对应的数量进行转换。这种能力被认为是符号认知的核心。符号代表着一种形状之外的隐藏含义,符号理解意指借助符号的形状来获取它的含义,而符号产出则需要根据想要表达的含义重现符号的形状。显然,在经历了漫长而刻苦的训练之后,黑猩猩舍巴掌握了这两种转换过程。

人类符号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们能够组合成句子,句子的意义源于组成它的词。比如,数字符号能被组合起来用于表示一个等式,如“2+2=4”。舍巴能不能结合多个数字进行符号运算呢?为了寻找答案,博伊森设计了一个符号加法任务。她将橙子藏在舍巴笼子中的不同地点,比如2个橙子藏在桌子下,3个橙子藏在盒子中。舍巴会在可能藏有橙子的地点搜寻,然后它会回到出发点,在几个阿拉伯数字中选择一个与找到的橙子总数相匹配的数字。从实验的第一轮次开始,舍巴就能成功完成任务。接下来是这个实验的符号版本。这一次,它在笼子中四处寻找时并没有发现橙子,而是找到了一些阿拉伯数字,比如桌子下有数字2,盒子中有数字4。同样,当搜寻结束后,它能够选出它所看到的数字的总和(2+4=6)。这个实验表明,黑猩猩能够识别每一个数字,并在心理层面将其与数量相关联,计算出所有数量相加的结果,最后提取出该结果所对应的视觉形式。没有哪种动物能够像黑猩猩一样拥有如此接近人类的符号计算能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