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笑了,两个舞台,VIP分开卖,你花598元或698元只能看一个舞台,主办方好会赚钱。”9月8日,即将在10月14日、15日演出的蚂蚁在路上音乐节开始全票种售票。细细一看舞台演出时间表,不仅是两天演出的艺人阵容不同,同一天中艺人会出现在两个不一样的舞台上。
以10月14日演出为例,蚂蚁在路上音乐节分成了ANT舞台和SUGAR舞台两个,下午14:00到14:30是艺人黄新淳在ANT舞台演出,14:30到15:25ANT舞台不演出,另一边的SUGAR舞台上NAME组合会在14:45到15:10演出,两边艺人演出时间正正好是错开的。
从售价上看,这场音乐节也是分区域售价,生活区预售票368元,正价票468元,VIP区则分成proA区和proB区,预售票598元,正价票698元。看似这一天中有众多艺人出现,但实际上却并不在同一场演出中,一个音乐节里两个舞台,观众只能选择半个阵容,光是要理清楚自己要花多少钱买到哪一天看哪个舞台的门票就已经相当“烧脑”了,更不要说若是出现了自己喜欢的一个艺人在A区一个艺人在B区得忍痛割爱舍其一的情况了,毕竟这两个区域并不互通。
不仅是蚂蚁在路上音乐节,日前开票的春浪音乐节也因为分区售票遭到消费者吐槽,春浪音乐节分成晴空、山岚两个舞台,VIP区域中分成ABCD四个区,这一块儿是一个票价,位于两侧的EF区是另一个票价,还有一个普通区是第三种票价。“高铁票都没分出这么多区。”“比我的人生还混乱的东西出现了。”
分区复杂让人看得晕头转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价位不合理也受到吐槽,同样是最高价位的ABCD四个区,AB两个区靠近舞台,后方的CD区被AB区遮挡,被网友吐槽为“冤种区”,而价格略低一些的EF区部分位置过于侧台可能既看不见舞台也看不见大屏幕,被吐槽成“冥想区”“斜眼区”,至于所谓的生活区,和内场VIP区本身就隔开,离得又非常远,被吐槽成了“电视区”。
这样的分区售票并非罕见,此前的soulpop音乐节也是类似的,虽然舞台只有一个,但是也分出来了四个VIP区和四个普通区及普通开放区。音乐节大半都是在空旷的室外场地举办,和在体育场的演唱会不同,观众的位置没有高低段差,买便宜的票意味着只能看大屏幕,甚至不能像演唱会观众那样坐在最高最远的位置但用望远镜观看舞台。
音乐节分区售票前些年就已经出现了,2018年草莓音乐节就推出过VIP特权票和普通票,VIP票更贵,但是消费者可以享受专属通道、前排观演、专属卫生间等等。但想当年,音乐节分区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弄得如此复杂,一场演唱会里VIP不够,还推出来了VVIP,即便是前排观演区,也要划分出个价位高下。同一个大场地同一个音乐节,一个舞台不够还要开两个舞台,充分利用所有可能时间拼盘更多艺人,吸引更多粉丝,甚至出现了主办方取消往年常见的多日通票,改为单日票与分区绑定套餐票,想要在连续几日的演出中都能如愿以偿的上前排观看,得来几轮惊心动魄的抢票,为了计算出最优惠的购票方式,规划出最适合自己的观看区域,一场头脑风暴必不可少,看个音乐会变得如此复杂,也难怪会有乐迷吐槽“音乐节主办方是要一年赚上三年的钱。”
现如今,不少大型音乐节的分区精细程度已经不亚于一场演唱会了,花样百出的VIP权益、套票套餐层出不穷,现场摊位区、医疗区、休息区、护理区也是越来越精细化,一个水吧就能分成官方的、商户的、VIP的几种类型。音乐节分区售票模式因为过于复杂确实吐槽不断,但类似太湖湾音乐节、草莓音乐节这样有着头部音乐人的音乐节,乐迷们不论怎么骂票还是一样抢。
对于乐迷而言,音乐节场地被精细分区后,抢位置变得没有必要,这倒不失为一种好处,精细分区同样也有利于现场安全秩序的维护管理,控制住人流。但另一方面,精细分区后乐迷们看音乐节成本客观上提高了,观演自由也受到限制,若是自己所购买的一侧区域出现屏幕、音响效果不好,也不能流动到另外的地方寻找好一点的观看区域,乐迷会觉得自己被割韭菜在所难免,对于大品牌音乐节而言分区售票虽然也会受到吐槽,但总归还有艺人的粉丝愿意买票,而对于阵容弱一些的音乐节而言,越来越复杂的分区玩法恐怕会劝退不少人。
室外音乐节向演唱会模式靠拢恐怕是大势所趋,但音乐节想要用演唱会这种VIP、VVIP的分阶票价模式,区域的划分定价势必会受到争议,比如春浪音乐节的EF区,名义上是在内场,但是却在遥远的两侧,斜着眼睛歪着头看还不如去后面看大屏幕。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