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1+1:华为突围,自主创新大有可为

评论1+1:华为突围,自主创新大有可为

00:00
03:58

随着华为新款手机Mate60 Pro的未发先售,最近一周以来,围绕于此的信息一直备受关注。华为门店再现排队盛况,甚至一机难求。尽管华为官方并未太多谈及该手机各方面的技术参数,但根据不少数码爱好者的实际测算,其网速已经达到5G标准。

新手机的横空出世意味着,在经历近年来自外部的技术封锁和打压之后,华为并未停滞不前,反而迎来了新生。

人民日报:纵然千难万险,但终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时

许多网友之所以备感振奋,并不在于一台手机能够实现怎样的技术跨越,而是这种突破本身传递的信心、彰显的底气。事实表明,矢志创新的中国企业,并不会被外界的压力轻易击倒。打不倒我们的,只会使我们更强大。正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在“主播说联播”中的点评:“华为不但没有倒下还在不断壮大,1万多个零部件已经实现国产化,华为突围,说明自主创新大有可为。”

实践表明,那种动辄无端打压、制裁、封锁别人的“逆势操作”,不仅难以达到效果,反而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奋进者的决心。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这样说,“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一台能够达到5G速率的智能手机远远不是我们的终点。始终保持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在开放中创新、在创新中自强,更辽阔的江海、更壮丽的风景,就在前方。

浙江日报:想要完全实现赶超,道阻且长

虽然华为的突破意义非凡,却不必去无限拔高一款产品。眼下,我们需要的不只是狂欢,做路边的赞美者,还应清醒认识到,在以芯片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关键技术领域,我国企业仍有不小差距。我国科技创新在原创能力、高端人才、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弱项,既要抓住重要发展机遇,也要应对一系列风险挑战。中国需要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像华为一样,在逆境中砥砺,在压力下实干。

科技创新,尤其是核心技术的突破,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两家企业敲锣打鼓就能够实现的,有些关键技术甚至需要几代科研人的接力才能实现从0到1的突破。就智能手机来说,显然也不是短期内就可以突飞猛进的,若想完全实现赶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当下,更要通过创新驱动,继续塑造发展优势,不断提升竞争力水平。自信从来都是蕴含于踏踏实实的行动当中。越是在有所突破的时候,越不能放松,越要再接再厉、持续追赶。唯有清醒地认识到差距,沉下心来、脚踏实地,才能把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干成。

湖南日报:从无到有的第一步,尤为艰难

这些年来,从美国对华发起贸易战,到现在的科技战,我们经历了太多。华为在这个时候出现,提供了一个情绪导体,仿佛在说:“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当年,国际空间站将中国拒之门外,中国航天人始终坚持自立自强,先后实现了天地往返、太空出舱、交会对接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从“手可摘星辰”的航天事业到“开天辟地”的麒麟芯片、鸿蒙系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片坦途,唯有创新才能“行者无疆”。

对于华为来说,比起安卓、iOS等成熟的操作系统,鸿蒙仍有进步空间,还需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快商业化落地,但6000多元的价格已经具有一定性价比。有目共睹,华为又将和苹果来一场“同一起跑线”的较量,仅这一点,就令人欣喜和兴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