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华为新款智能手机引发热议。虽然是在未开发布会的情况下低调上线,却在市场上激起了购买热潮。华为多个城市门店再现排长龙购买盛况,有线下门店还采取措施严控“黄牛”。据悉,华为Mate 60 Pro系列新机采用“中国芯”,1万多个零部件已实现国产化。一些评测机构、诸多科技博主都给予了很高评价。
历经美国4年多的全方位极限打压,华为不仅扛住了,还不断取得新突破,无疑令人欣慰,也足够鼓舞士气。在这一背景之下,华为Mate 60 Pro就有了更多科技之外的意义。有网友称其为“争气机”,很形象地概括了这几年我国相关科技企业在遭遇外部环境恶化之后,隐忍发力最终突围而出的舒畅和自豪。
只是,虽有突破意义,却不必去无限拔高一款产品。眼下,我们需要的不只是狂欢,做路边的赞美者,还应清醒认识到,在以芯片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关键技术领域,我国企业仍有不小差距。我国科技创新在原创能力、高端人才、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弱项,既要抓住重要发展机遇,也要应对一系列风险挑战。中国需要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像华为一样,在逆境中砥砺,在压力下实干。
任正非曾理性地讲过,“高科技不是基本建设,砸钱就能成功,要从基础教育抓起,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我们公司也是急不得的”“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自知在云、人工智能上我们落后了许多,才不能泡沫式地追赶”。华为的低调并不意味着不自信,而一些高调的声音也并不意味着真实力。
科技创新,尤其是核心技术的突破,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两家企业敲锣打鼓就能够实现的,有些关键技术甚至需要几代科研人的接力才能实现从0到1的突破。就智能手机来说,显然也不是短期内就可以突飞猛进的,若想完全实现赶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当下,更要通过创新驱动,继续塑造发展优势,不断提升竞争力水平。自信从来都是蕴于踏踏实实的行动当中。越是在有所突破的时候,越不能放松,越要再接再厉、持续追赶。唯有清醒地认识到差距,沉下心来、脚踏实地,才能把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干成。
眼下,还要警惕一些自媒体利用公众朴素的爱国情感,为了流量去刻意“捧杀”华为。要避免过分的夸赞对企业研发和经营形成干扰,无论是在心态上,还是在氛围上。最近有自媒体称“美国邀请任正非赴美”,华为不得不出面辟谣。这类谣言想要从怎样的网络情绪中分一杯羹,不言而喻,对此必须保持清醒和警惕。
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期望中国出现更多像华为一样默默耕耘的实干家。不妨把这款具有突破意义的手机,当作一个开始。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一两朵花,而是整个春天。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