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人父母、为人师、为人领导,一言一行随时会影响身边的人。我们严以律己,包含着对孩子、对学生的慈爱,我们要做好样子给他们看。如果领导人态度谦和,肚量大,带出来的团队就是谦和、包容的风气。
为什么孩子会受我们的影响?因为信任我们。我们要对得起别人的信任,不能传递给他错误的思想观念。其实,人之所以有不好的念头和行为,都来自于不明理。
《朱子治家格言》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不明理的人,很难不做错事,很难不给自己招致祸患。所以我们为人师,要为孩子的一生着想,要把这些思想观念深植在孩子的心中,使之成为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比如为什么不能贪财?因为“命里有时终须有。”“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欲知将来结果,只问现在功夫。”
还有贪名,具体表现在好面子。假如我们今天做错事,很想去给对方道歉,又提不起勇气,这就是好面子、好名。其实越不道歉,知错不改,越会让人看不起,越没有好名声。所以人不明理,其实不是在爱护自己。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应该改正、放下。
《了凡四训》说,“名者,造物所忌。”名不是好东西,心态错了,反而是累赘,叫“盛名所累”。心态对了,用这个名可以造福人群。“造物所忌”,就是我们的德行跟名声不匹配,其实是折福的。“名,亦福也”,名本身也是福报,如果名不副实,福报就会折损。
所以一个人年轻时出名了,要韬光养晦,诚惶诚恐。“谦卦六爻皆吉”,好名的人往往喜欢炫耀,反而招祸。应该把名看成是一种责任,而不是去执著、去夸耀。
比如一个官员,最重要的是爱护人民,假如有一个比自己更好、更有德才的人,就要把位置让给他,更好地为民造福。所以古人教我们处事要礼让、要谦让。
“让功于众,让名于上,让位于贤,让安于长”,把好的生活环境让给长辈;“让食于幼”,孩子正在发育期,贫苦的时候,父母、长辈少吃一点,都让给孩子吃。而让名、让位给贤者,都是为大局着想,这是忠于国家、团体,后福无穷。
历史当中鲍叔牙让位于管仲,结果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团结了中华民族免于被外族毁灭。孔子对管仲的功业非常赞叹,没有管仲,可能我们华夏文化,汉人的血统就断掉了。
管仲能有这么大的功业,谁成就的?鲍叔牙。如果鲍叔牙当时不让贤、不推荐,这个因缘就不成。所以鲍叔牙的后代都是有名的大夫,因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除了要礼让、谦让,还要忍让,不要把对人的成见放在心里,自己纯净纯善的心灵要自己爱护。“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本善,都有明德。
有一位太太,她的先生非常佩服她,有时候自己的母亲错怪了她,她还会主动认错。因为她明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婆婆是家里的宝,是我们的福田。
没有婆婆,我们怎么教孩子孝道?所以看到婆婆生气了,会伤身体,就想着怎么让婆婆的火气先降下来,赶紧认错,她不只没有委屈,反而感到心安。
如果忍不了一时的委屈,发脾气,可能会让事情更糟。忍住了,日久见人心,何必要争一时的是非曲直呢?亲人之间应该温柔以待,懂得退让。
婆婆后来知道了,心里想,我错怪了她,她还给我道歉,这样的媳妇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媳妇多了一个妈妈,婆婆多了一个女儿,就转了整个家庭的气氛和命运。圣贤人教我们用自己的行为感动对方,转化整个家庭的命运。
我们通过生活中的这些细节,心会变得越来越恭敬、越来越细腻、越来越谨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而启发自己的真心和爱敬之心。
——整理自蔡老師《做孩子一生的貴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