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
一座城有一座城的印记
从古至今
香港与深圳一衣带水 血脉相连
不仅是共同打拼的好兄弟
更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重要的是无论面对的是什么
深港始终在一起
迎接机遇 克服困难 创造不凡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团队制作的《河漾年华》致敬经典短片,通过粤语叙事的手法讲述深圳设立经济特区的探索与实践,一河之隔的香港的变迁与转换。这40余年来,两座兄弟城市尽管命运不同,却难以割舍、紧密相连。
01
1980年代:边陲渔村与国际化大都市差距悬殊
在1980年代,深圳刚刚成立特区,深南大道还是黄沙漫天的土路,路的两旁只是低矮的瓦房和丛生的灌木。
彼时香港则是另一番景象,经济蓬勃发展,成功跻身“亚洲四小龙”,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轩尼诗道和弥敦道上的霓虹招牌五光十色。
1980年代的深圳整体实力与香港差距悬殊,两地在经济、文化、生活,以及卫生水平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当时香港的GDP总值甚至达到了近两千亿人民币,而作为边陲小渔村的深圳只有3万多人口,两三条小街道。当时香港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内陆地区人均收入不到100美元,两地居民收入差距高达100倍之多。
尽管如此,深圳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1984年,深圳国际贸易中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国贸大厦,正在以“三天一层楼”的建设奇迹登上当年的《新闻联播》,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和“时间就是生命”的特区效率的象征。作为深圳特区早期建设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国贸大厦楼高 160 米,共 53 层,楼顶还有直径 26 米的直升机停机坪,这一数字不仅在 1980 年代独领风骚,至今都仍属超前之举。“不到国贸,不算来过深圳”这流行语,道出了国贸大厦在深圳人心里的地位。
比国贸大厦建设稍晚一点的中银大厦,则是时至今日的香港地标性建筑。中银大厦位于香港中西区这一黄金地段,是知名华裔设计师贝聿铭的经典之作,中银大厦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中西方文化融合,它的外型为棱柱状,就像“节节上升”的竹笋一样,至今仍旧是香江的一道名片。
1980年代的深圳还鲜有文化产品输出,但是一河之隔的香港,一大批影响至今的影视歌坛巨星冉冉升起,粤语歌曲、粤语影视剧影响着华语文化娱乐届,记录香江文化缩影。香港霓虹灯闪烁,各行各业欣欣向荣。
陈美龄发行于1984年的那首粤语歌曲《香港香港》,正是当年香港繁荣的最好注脚。歌词中不选择在经济和繁荣角度着墨,没有一句提及香港的经济神话,却以一颗纯真之心,抒发香港“有我喜欢的亲友共阳光”、“看看那海鸥飞过自由港”,而点题的“香港我心中的故乡 这里让我生长”表达了对香港的热爱之情。
香港 香港 你那色调难忘
山顶看小岛水里躺
处处换上新装
看看那海鸥飞过自由港
海边看小岛穿晚装
处处耀眼生光
这个市区的的吸引没法挡
02
1990年代:深圳焕发着年轻城市的活力 香港持续繁荣
得益于1992年小平南巡和改革开放的深入,1990年代的深圳进入到飞速发展时期,南下打工成为热潮,来自祖国各地的青年人给深圳这座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地级市注入了活力,城市建设遍地开花。
1990年代香港持续繁荣,以祖国大陆雄厚的经济基础为依托,香港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香港此时的人口规模也从1945年仅有60万人口迅速猛增到1990年代的600万人口。
尽管这个时期,深圳与香港的差距仍然很大,但是深圳经济发展速度已经悄悄地在内地城市首屈一指,1990年深圳人均GDP为1960美元,是内地人均GDP最高的城市,相比于10年前,深圳居民的收入翻了10几倍;而香港人均GDP为13485美元,香港经济虽有增长,但是相对放缓。
1990年代的中英街。
中英街就是深港两地两种制度、两种文化的最好写照。在这条宽近 7 米,长不足 0.5 公里的商业街上,跨过去一步是香港,跨回来是深圳。1990 年代,中英街的热销品从日用百货变成了金银首饰,内地游客不需要办理手续繁杂的签注,仅凭着一张边防证就能买到设计更加精致的香港金银首饰。面积仅有 0.17 平方公里的中英街,1990 年代迎来了客流量的巅峰,创下日接待游客 10 万人次的记录。
香港特有的粤语文化和作品仍然统治着整个华语市场,并且创造了史无前例的鼎盛时期。“四大天王”就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这个时期也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影片:《纵横四海》、《东成西就》、《甜蜜蜜》、《大话西游》……90年代的深圳街景,路边商店墙壁上贴着香港电影的海报,深圳距离香港最近,受港风的影响也最大。
能够代表这个时期香港社会面貌的便是那首粤语老歌:Beyond的《海阔天空》,歌词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坚持自己的理想,永远不放弃的信念。歌中的辛酸、歌中的自由、歌中的不屈不挠、歌中大气磅礴的力量,激励了整整一代人。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背弃了理想 谁人都可以
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背弃了理想 谁人都可以
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03
千禧年之后:深圳发展注重效益 香港与内地交往更加紧密
进入到千禧年,深圳经济发展模式得到了巨大转变。在这一时期,深圳陆续兴建多个高新技术园和产业带,调整产业结构。同时,深圳创办的高交会连年开展,深圳的高新技术企业也以此为平台,扩大与国际社会的交流。至2010年,深圳一些“小而肥”的高新技术领军企业,如研祥智能、迈瑞、得润电子、远望谷、依波、新纶科技、精瑞机芯等,以迅猛之势走向国际。
这个时期,深圳诞生了很多地标性建筑:441.8 米的京基100、600 米的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高度排名第九的“湾区之光”摩天轮。
“一览众山小”的平安国际金融中心。
一河之隔的香港则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非典、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多重考验,在跌宕起伏的大时代下,“危中有机”是香港回归后的时代印记之一,亦是香港“狮子山精神”的体现。
2003年,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完工,这是香港第二高建筑物,也是全球第6高的摩天大厦。楼高420米、88层,写字楼办公室可容纳1.5万人,共有高速升降机62部。国金二期建筑采用无柱式楼层设计,其外表由共重9000吨的1.1万块玻璃幕墙组成,大厦四周景致可一览无遗。国金二期集合了世界各大知名银行,同时彰显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这一地位。
2003年,香港迎来了内地居民“自由行”这一良好发展契机。1997年到港的1300万的游客中,只有300万内地人,占比23%,2003年“自由行”之后有800万人次。而在2018年,来港的内地游客达到最高峰值5103万人次。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的访港游客为香港经济带来巨大利好。开放“自由行”后,香港美妆某零售连锁商,扩张到46个门店。
能够代表千禧年之后香港的歌曲,不得不提谢安琪创作于2008年的《喜帖街》,纵然面对生活,面对命运,我们不能安排,但我们可以改变,用自己的心态去改变。
忘掉种过的花
重新的出发 放弃理想吧
别再看尘封的囍帖
你正在要搬家
筑得起
人应该接受 都有日倒下
其实没有一种安稳快乐
永远也不差
回到《河漾年华》这个短片上,很讨巧地借用王家卫那部《花样年华》经典音乐和旁白,道出浓浓的港味和香江特色,以一位初来乍到的港人视角来展现河套的亮点与氛围,同时解锁“河套”名字背后的含义,立意和构思不可不谓巧妙。
1979年7月2日,深圳开山填海,打通蛇口五湾、六湾间通道,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早期的深圳建设者们凭借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股拼劲,踩着过膝的荒草,在荒山秃岭和滩涂地上开始了伟大的建设。
1981年底起矗立在蛇口工业区的标语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44年后的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指出,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积极主动与香港园区协同发展、优势互补,成为世界级的科研枢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地处香港特别行政区北部和深圳市中南部跨境接壤地带,面积约3.89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园区面积3.02平方公里,香港园区面积0.87平方公里。深圳园区与香港园区一河之隔,直接跨境接壤,拥有福田口岸和皇岗口岸两个连接深港两地的陆路口岸,是深港科技创新合作最直接的对接点。
作为与香港连接最为紧密的内地城市,深圳牢牢把握历史机遇。1997年深圳河的改造工程,让河套诞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成为了深港科技创新的摇篮,它不仅代表着历史,更见证着深港合作的发展。
在河套打拼的一位年轻人说:“重要的不是河两边有什么不同,而是怎么让不同的人向着相同的目标一起走。”用何种语言讲出深圳与香港的故事也不重要,纯正的粤语也罢,带有各地口音的普通话也好,重要的是,河套发展的保障措施让每个理想的成长、壮大有了更多底气和信心。
河套是深港两地追梦者共同的热土,也是未来的机会所在。
作者|杨颖,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笔
编辑|刘立平,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排版|聂倩玉,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