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入学人数现峰值是人口波动的显影

小学入学人数现峰值是人口波动的显影

00:00
03:09

临近新学期开学,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受人口政策影响,一些大中城市今年的小学入学人数都达到了近年来的峰值。虽然公众早有心理预期,但这一声音还是引发不小的关注。

其实,对于今年的小学“入学难”并非无迹可寻。今年上半年,多地发布学位预警,提醒家长或存在学区内既有学位接纳能力超载的风险,其中既包括北京、深圳、成都等大城市,甚至也包括一些县市。透过一些城市公布的相关数据,或许会让人们对“峰值”有更直观的感受——广州市今年小学一年级入学报名人数近26万,同比增二成;青岛市一年级入学人数约16.8万人,同比增近三成。

一边是动态发布的学位预警,一边是新建、改扩建、“民转公”等增加学位供给的努力,虽然准“小豆包”们的家长多有焦灼,但在多措并举的努力下,适龄儿童的就近入学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

今年是我国二孩生育政策实施后首批适龄儿童跨入小学校门的年份。近年来,国家持续优化生育政策,“全面两孩”于2015年落地,生育人口在随后出现一个短暂的小高峰。当初的人口小高峰按照学段年龄顺推至今,转化为学龄儿童潮,造就了眼下的基础教育需求高峰。

从之前引发广泛关注的幼儿园生源之争,到眼下的小学入学人数“达峰”,看似矛盾,实则不然。它们分别反映了不同时序下的人口情况,共同揭示了我国人口变化的趋势。

人口本是一个慢变量,不仅发展变化缓慢,而且不易觉察。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到之后每年的人口出生率,人们虽都密切关注,研究者也争相对其影响作出解读和预测,但坦白说,多少有些疏离感。而当这种变化切实地影响到教育资源的调配,波及每个家庭的入学计划和安排,人们才更真切地感受到人口变化意味着什么,并迫切“推演”之后可能发生的链式反应。

随着今年入学的这批“小豆包”们的成长,可以大胆预测的是,初中入学人数峰值或在6年后出现,高中和大学学位供给将分别在9年后和12年后迎接考验。但由于近年来出生人口率的走低,生源减少引发的幼儿园危机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蔓延至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阶段。

生源增减变化下,教育资源该如何更科学调配以更充分发挥其作用?除了总量上的变化,在内部城乡结构间,教育资源又该实现何种流动?新生人口的下降,固然意味着学位资源需求的减少,但在教育理念及质量方面,是否又意味着新的发展契机?这对家庭的养育理念又会构成何种挑战?

所有这些问题都已不再遥远。无论是政策制定者、教育管理者,乃至每一名教师和家长,都无法置身事外,也都需从长计议。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