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
发刊词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典籍,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内经》为医学之祖。
《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本专辑,专选了《素问》全八十一篇进行播讲。关于《素问》书名的来源,很可能与“‘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疴瘵由是萌生,故黄帝问此”有很大关系。就《素问》内容来看,基本上是以精气神、阴阳五行理论来论证人体的生理病理,而前者就是解释世界气形质变化的古代哲学思想。
天地万物由一气所化。气是沟通天人万物的中介。气是人与万物生死存亡的根据,是生命的本质。在气论自然观的宇宙图景中,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生命体,是由气所推动的大化流行过程。对于人来说,生命取决于气,宝气、养气、调气是养生和治病的根本要求。
阴阳五行是中医学认识世界的基本框架。《内经》根据这一思想建立了以五脏为中心,在内联系六腑、经脉、五体、五华、五窍、五志等,在外联系五方、五时、五味、五色、五畜、五音、五气等,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整体医学宇宙观。
形神统一,重神轻形,是中医区别于西医的基本特征。神是气之功能的极致表现,神本质上也是气。人的生命活动虽然要以形体为依托,但终究以气为本质,气在生命存,气去生命亡。
阴阳和平是中医学最高的价值追求。《内经》认为“阴平阳秘”是生命存在的前提。在养生上,调和阴阳,达到和同筋脉,气血皆从,内外调和是养生的最终目标。
取象运数比类是中医思维的基本方法。《内经》根据五行把万物归为五大类,并非常重视“一”至“九”这九个数。运数思维使《内经》能够运用一个简单的框架来认知复杂的世界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取象思维使《内经》根据同象归并的原则类分事物,并认知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取象运数思维是《内经》建立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思维方法。也是其后中医学家运用中医理论认识疾病、认识药物的基本思维模式。
《内经》医学学术思想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历代医家都对其有精到的划分。现今,从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论治、养生及运气八个方面略加论述。
脏象概念,脏,指藏居于体内的脏腑;象,指脏腑表现于外的机能现象。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及其在水谷运化,气血运行,水液代谢,精神情志活动等方面的生理、病理规律,以及脏腑活动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脏象学说反映了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整体观,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认为人体内遍布着如同自然界江河一般纵横交错的运行气血的网络通道。其中纵向循行的十四条大的气血通道称为“经”,如同纺织的“经线”;横向循行的十五条大的通道称为“络”,如纺织的“纬线”,这样就构成了人体纵横交错的经络系统。经络是与脏腑密切相关的人体又一组织系统,与脏腑共同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经络学说就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内容、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关系的学说。
养生学是中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特殊的地位。养生是研究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内经》养生学突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特别重视正气在防病、益寿延年中的重要作用;强调精神情志的调节和真气的保养。
运气学说是研究天时气候变化,以及它对人体的影响,和与病因之间的关系的学科。这一学说以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以及生物对这些变化所产生的相应反应为基础,把自然现象和生命现象统一起来;把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体发病统一起来,从而从宇宙的节律上来探讨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反映了“天人相应”的学术思想。
综上,《内经》以其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千百年来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素问》,则可谓《内经》“中医学基础”中的基础。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