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必背经典诗词曲赋033探春房联牙牌令秋窗风雨夕

红楼梦必背经典诗词曲赋033探春房联牙牌令秋窗风雨夕

00:00
09:21

探春房内对联


烟霞闲骨格  泉石野生涯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行的牙牌令


鸳鸯道:“有了一副了。左边是张‘天’。”贾母道:“头上有青


天。”众人道:“好。”鸳鸯道:“当中是个‘五与六’。”贾母道:“六桥梅


花香彻骨。”鸳鸯道:“剩得一张‘六与幺’。”贾母道:“一轮红日出云


霄。”鸳鸯道:“凑成便是个‘蓬头鬼’。”贾母道:“这鬼抱住钟馗腿。”



鸳鸯又道:“有了一副。左边是个‘大长五’。”薛姨妈道:“梅花朵朵


风前舞。”鸳鸯道:“右边还是个‘大五长’。”薛姨妈道:“十月梅花岭上


香。”鸳鸯道:“当中‘二五’是杂七。”薛姨妈道:“织女牛郎会七夕。”鸳


鸯道:“凑成‘二郎游五岳’。”薛姨妈道:“世人不及神仙乐。”



鸳鸯又道:“有了一副。左边‘长幺’两点明。”湘云道:“双悬日月照


乾坤。”鸳鸯道:“右边‘长幺’两点明。”湘云道:“闲花落地听无声。”鸳


鸯道:“中间还得‘幺四’来。”湘云道:“日边红杏倚云栽。”鸳鸯道:“凑


成‘樱桃是九熟’。”湘云道:“御园却被鸟衔出。”



鸳鸯道:“有了一副。左边是‘长三’。”宝钗道:“双双燕子语梁


间。”鸳鸯道:“右边是‘三长’。”宝钗道:“水荇牵风翠带长。”鸳鸯


道:“当中‘三六’九点在。”宝钗道:“三山半落青天外。”鸳鸯道:“凑


成‘铁锁练孤舟’。”宝钗道:“处处风波处处愁。”



鸳鸯又道:“左边一个‘天’。”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宝钗听


了,回头看着他。黛玉只顾怕罚,也不理论。鸳鸯道:“中间‘锦屏’颜色


俏。”黛玉道:“纱窗也没有红娘报。”鸳鸯道:“剩了‘二六’八点齐。”黛


玉道:“双瞻玉座引朝仪。”鸳鸯道:“凑成‘篮子’好采花。”黛玉


道:“仙杖香挑芍药花。”



鸳鸯道:“左边‘四五’成花九。”迎春道:“桃花带雨浓。”众人


道:“该罚!错了韵,而且又不像。”迎春笑着饮了一口。



鸳鸯笑道:“左边‘四四’是个人。”刘姥姥听了,想了半日,


说道:“是个庄家人罢。”众人哄堂笑了。贾母笑道:“说的好,就是这


样说。”刘姥姥也笑道:“我们庄家人,不过是现成的本色,众位别


笑。”鸳鸯道:“中间‘三四’绿配红。”刘姥姥道:“大火烧了毛毛虫。”众


人笑道:“这是有的,还说你的本色。”鸳鸯道:“右边‘幺四’真好


看。”刘姥姥道:“一个萝蔔一头蒜。”众人又笑了。鸳鸯笑道:“凑成便


是一枝花。”刘姥姥两只手比着,说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



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问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人,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诗词鉴赏】


  第四十五回写到黛玉值秋分时节又犯了咳嗽病,一天比一天重。一日傍晚,突然变天,渐渐昏黑,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黛玉凄凄凉凉地拿起一本《乐府杂稿》来读,看了其中?《秋闺怨》、《别离怨》之类的诗,不觉心有所感,于是摹拟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格调写成《代别离》(代为拟作之意)一首,名之为《秋窗风雨夕》。


  这是一篇乐府体诗,诗题《秋窗风雨夕》恰与它摹仿的《春江花月夜》的题目对仗,而且是“反对”。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的是作者在温馨恬谧的春夜里的绵绵情思,只有一点淡淡的哀愁和怅惘;而<秋窗风雨夕)则是凄风苦雨的秋夜,一个重病少女酸苦的哀思,悲凉的情绪如浓重的暗夜压在她的心头。这个犹如娇花嫩草的少女,孤单寂寞地住在潇湘馆里,听着暗夜中淅淅沥沥的雨点敲打着窗棂,想着自己凄凉的身世和未来渺茫的前程,怎能不痛断肝肠。“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突然到来的秋风秋雨,惊破了她绿色的幻梦,预感到她短暂的青春年华就要逝去了,这是多么值得人同情。对黛玉将来因悲愁泪尽而死,《秋窗风雨夕》是一次重要的铺垫。


  这首二十句的诗,竟用了十五个“秋”字,着力渲染了秋天肃杀、凄苦的气氛。如果联系全书其它诗词来理解,这个“秋”字还应有它更深的含意。《红楼梦曲》中说,“堪破三春景不长”,又说“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再联系咏菊诗中“露凝霜重”、“衰草寒烟”等句来思索,这个“秋”字的象征意义就明显了。大观园群芳生活的时期,正是贾家开始“萧疏”的阶段,用季节比喻相当“初秋”,只消一场暴风雨,就要万卉凋零,“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了。



香菱咏月诗三首


其一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其二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其三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诗词鉴赏】


  第四十八、四十九回书里写了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这位由小姐沦为奴婢的聪明姑娘,受了大观园女诗人们的熏染,一心想学作诗,拜黛玉为师,专心致志,冥思苦想,由不会到会,终于写出比较像样的诗来。这三首诗代表了她学诗的三个阶段。用的是“十四寒”韵。


这三首诗,一首比一首进步,最后一首最好。


  第一首诗,想象力贫弱,用词也落俗套。如“常思玩”、“不忍观”,就直白无味;“悬玉镜”、“挂冰盘”之类也都是现成话,没有新鲜感,所以黛玉批评说“措词不雅”。


  第二首诗,“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已经有些诗味了,但“残粉涂金砌”,“轻霜抹玉栏”之类的句子,刻意追求所谓“雅”,结果显得牵强、生硬,所以黛玉批评说:“过于穿凿了”。


  第三首诗,由“一片砧声”的初夜,写到“半轮鸡唱”的天明,联想到旅人思乡和怨女思夫,并借嫦娥之口向命运之神发出疑问,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意境比起前两首开阔多了,内容也丰富了。而且名句之间不是简单地堆砌,有了内在联系,形成了完整的诗的意境。所以黛玉称赞说:“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在第三首诗中,似乎还寓有香菱身世的一点影子。“精华欲掩料应难”,是说她出身高贵,她的聪明和才华总要表现出来。“影自娟娟魄自寒”,是说她本质美好清白。“缘何不使永团圆?”又像是对她自小与家人离散的命运的质问。




芦雪广即景联句诗


(凤姐:)一夜北风紧,(李纨:)开门雪尚飘。


人泥怜洁白,(香菱:)匝地惜琼瑶。


有意怜枯草,(探春:)无心饰苇苕。


价高村酿熟,(李绮:)年稔府粱饶。


葭动灰飞管,(李纹:)阳回斗转杓。


寒山已失翠,(岫烟:)冻浦不闻潮。


易挂疏枝柳,(湘云:)难堆破叶蕉。


麝煤融宝鼎,(宝琴:)绮袖笼金貂。


光夺窗前镜,(黛玉:)香粘壁上椒。


斜风仍故故,(宝玉:)清梦转聊聊。


何处梅花笛,(宝钗:)谁家碧玉箫。


鳌愁坤轴陷,(湘云:)龙斗阵云销。


野岸回孤棹,(宝琴:)吟鞭指灞桥。


赐裘怜抚戍,(湘云:)加絮念征徭。


坳垤审夷险,(宝钗:)枝柯怕动摇。


皑皑轻趁步,(黛玉:)剪剪舞随腰。


煮芋成新赏,(宝玉:)撒盐是旧谣。


苇蓑犹泊钓,(宝琴:)林斧不闻樵。


伏象千峰凸,(湘云:)盘蛇一径遥。


花缘经冷结,(探春:)色岂畏霜凋。


深院惊寒雀,(岫烟:)空山泣老鸮。


阶墀随上下,(湘云:)池水任浮漂。


照耀临清晓,(黛玉:)缤纷人永宵。


诚忘三尺冷,(湘云:)瑞释九重焦。


僵卧谁相问,(宝琴:)狂游喜客招。


天机断缟带,(湘云:)海市失鲛绡。


(黛玉:)寂寞对台榭,(湘云:)清贫怀箪瓢。


(宝琴:)烹茶水渐沸,(湘云:)煮酒叶难烧。


(黛玉:)没帚山僧扫,(宝琴:)埋琴稚子挑。


(湘云:)石楼闲睡鹤,(黛玉:)锦罽暖亲猫。


(宝琴:)月窟翻银浪,(湘云:)霞城隐赤标。


(黛玉:)沁梅香可嚼,(宝钗:)淋竹醉堪调。


(宝琴:)或湿鸳鸯带,(湘云:)时凝翡翠翘。


(黛玉:)无风仍脉脉,(宝琴:)不雨亦潇潇。


(李纨:)欲志今朝乐,(李绮:)凭诗祝舜尧。




【诗词鉴赏】


  第五十回书中写大观园群芳在芦雪庵赏新雪,烤鹿肉,大吃大嚼一番,接着热热闹闹地作出这首即景联句诗。


  所谓“联句”,就是两人或多人共同来作一首诗,或者说共同来凑成一首诗。通常的做法是:由一人先作一句开头;第二个人对上这句,再起一句;下一个人再对这句,又起一句……依次这样作下去,直至作完为止。


  在这次联句中,最活跃的人物是湘云、黛玉和宝琴,联到后面竟不顾联句的规矩,你一句我一句地抢作起来,显得十分有趣。


  联句诗多为游戏取乐而作,参加者争强斗胜,力求压倒对方,所以极事铺张,堆砌概念和词藻,虽偶有佳句,但合起来极难形成一首好诗。古来联句诗可谓多矣,但经久传诵的却一首也没有,就是这个原因。这一首联句诗当然是曹雪芹一个人作的,照顾到联句诗的上述特点,就不能写得很精彩,否则就失真了。


  芦雪庵联句是大观园中的盛事之一。这首联句诗同书中其它诗词的不同点之一,是充满了富贵享乐的情绪,绝少颓丧的情调。其中还有若干“颂圣”的句子,如“年稔府粮饶”、“赐裘怜抚戍”、“瑞释九重焦”、“凭诗祝舜尧”之类,简直就等于说感谢皇上赐给我们这么美好的生活了。这是作者为避开“伤时骂世”的嫌疑,作的“称功颂德”的表面文章。同时,写这场“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渲染“极盛”,也是为了反衬将来的“极衰”,也就是秦可卿说的那句“登高必跌重”,反差越大,越能震撼人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