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打山姆,是碰瓷还是真实惠?

盒马打山姆,是碰瓷还是真实惠?

00:00
04:05

你以为的商战,是投毒、抡锤、抢公章。 

但现实中的商战,已经退化到跟讲脱口秀谐音梗似的,“移山价”、“拔河价”还有之前的“斩叮价”,梗一个比一个破。

盒马针对山姆,美团针对盒马,咱也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冒出来什么“杀马价”“踏马价”。

毫无疑问,这场闹剧背后,最来势汹汹的,意图把水搅混的,是盒马。

成立不到 10 年的盒马,这次为什么要大张旗鼓,想要明抢山姆——这个美国老大哥的蛋糕?

在这场线上线下超市价格战中,作为消费者,咱们能真真切切地能薅到羊毛吗? 

盒马最先砍山姆一刀的单品,还真是一款蛋糕,山姆的网红产品榴莲千层。一千克的蛋糕,山姆卖128,盒马99元。你一块我一毛,几个回合下来,盒马的价格一度降到了79

与此同时,从线上到线下,从蛋糕烘焙,再到牛奶饮料、米面粮油等诸多品类,我们日常高频购买的这些快消品,盒马的降价策略是逐渐铺开

敌军都打到家门口了,山姆也被迫起来

为什么盒马一个劲儿地揪着山姆比价,其实是为了秀一把肌肉,为即将到来的上市动作搞出声量。

今年5月,阿里巴巴宣布,盒马最快将于今年11月完成IPO。

在“移山价”开战之初,盒马CEO侯毅就在朋友圈表示,“好久没有开战了,打一仗练练兵,很重要”。

而比练兵更重要的是,上市之前,盒马想让资本市场和消费者看到,它所对标的,是一个“更先进的生产力”。 “我打你”的背后,是 “我想成为你”。从供应链、消费人群、销售爆品,方方面面向山姆靠近。

为什么盒马瞄准的是山姆,不是美团,不是永辉,更不是大润发呢?说白了,还是定位的问题。

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山姆会员店凭借着成熟的会员制度,稳健的供应链优势和精简的SKU(最小存货单位),一直是和高品质直接挂钩。

正是前有山姆种树,盒马才能在后乘凉。这两者不仅定位、服务、品牌调性、供应链像,消费群体也很像,瞄准的都是城市中产。只不过现在盒马更进一步,瞄准的是这两年荷包被挤瘪的中产

他们口味刁钻,吃过见过,有一定的购买力,但确实这两年钱包受到了不小的打击。所以这群人想要的实惠,不是那种牺牲品质、只有底裤价的便宜。是保证品质差不多的基础上,价格还能给降一些。

所以这次“移山价”的推广页面,盒马备注的宣传语就是,“更多,更鲜,更实惠” 。

管这花了大价钱推广的商战,最终能给盒马带来多少收益,帐能不能算得平这一把,盒马的脸是刷到位了。

说白了,这招其实也不新鲜,当初瑞幸贴着星巴克打,如今库迪贴着瑞幸蹭,其实都是一样的路数。

至于这些套路背后,到底能不能帮企业良性发展,我们可以在它们的上市财报见。

作为消费者,我们还是先在两家的比拼中,挑挑便宜好用的买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