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洪水、干旱……极端天气肆虐北半球 专家:需尽快实现碳达峰

高温、洪水、干旱……极端天气肆虐北半球 专家:需尽快实现碳达峰

00:00
08:09

今年入夏以来,全球多地都在遭受极端天气的影响。继7月全球度过有记录以来最热月份后,高温、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在8月继续冲击着各个大陆,并衍生了泥石流、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

8月8日,斯洛文尼亚Raduha,受多日强降雨影响,该国遭遇洪水、山体滑坡等灾害,导致多条公路和铁路被淹,许多桥梁倒塌 图据IC photo

根据欧洲环境署发布的公告,近几年来,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极端天气愈加频发、持续时间更长。“水深火热”或成未来气候常态。

全球气候科学和政策机构ClimateAnalytics的气候分析部门负责人、洪堡大学名誉教授施洛斯纳博士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想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首先是需要政府和企业层面齐心协力,尽快实现碳排放达到顶峰,在2030年之前实现全球排放量减半,在2050年之前实现全球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并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所有温室气体的零排放,是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和防止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必要条件。

高温热浪频发

致死率攀升

今年7月,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希腊等欧洲国家多次发布高温预警,欧洲一些地区的气温一度突破了40摄氏度;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向以其凉爽宜人的气候而闻名,今年夏季却同样遭遇了异常的高温天气,芬兰一些地方甚至达到了34.2摄氏度,创1934年以来芬兰的高温纪录。

7月21日,德国霍根海姆,在该地附近一块收割过的麦田由于极端干燥天气的影响,表面出现了明显的裂缝。图据IC photo

世界气象组织近期表示,今年7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欧洲环境署日前也发布公报说,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热浪、洪灾、干旱等极端天气频发或成欧洲夏季的常态。专家指出,近期欧洲的极端天气对多个产业产生负面影响,并导致环境破坏与人员伤亡,对欧洲经济复苏进程带来冲击。

巴塞罗那全球健康研究所科学家团队在科学杂志《自然医学》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对2022年创纪录的夏季高温致死人数进行了量化。根据这项研究,去年5月30日至9月4日期间,欧洲有超过6万人死于高温。统计人员将统计数据与欧洲各个地区当地测量的温度相结合,得出结论:天气越热,死亡的老人就越多。

高温之下,地中海周边地区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据分析,到2030年左右,这里每年夏季可能有超过6.8万人因高温死亡,从2040年开始甚至每年会有9.4万人受到影响。

干旱导致野火

洪水侵袭中欧

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弗雷德-哈特曼告诉记者,由于降雨量减少,许多地方的地下水、湖泊和土壤蓄水量不再充盈。此外,气候变暖的影响更加明显,“德国现在平均温度上升了2摄氏度,由于气温升高和生长期延长,植被的用水压力和总体蒸发量都在增加。”

野火袭向希腊的埃维亚岛

今年夏天,欧洲野火频发:7月18日,希腊东南部的旅游胜地罗德岛发生多起野火,约1.9万人被疏散转移;8月6日,意大利撒丁岛东北部沿海地区发生森林火灾,有600人被疏散;另据欧洲新闻台12日报道,葡萄牙山火持续不断,3400多名消防员累计扑灭130多起火灾;14日,法国南部近西班牙边境的东比利牛斯地区发生野火,超3000人紧急撤离;15日,西班牙特内里费岛东北部地区突发山火,多个村庄居民紧急撤离。

根据欧洲环境署的预测,当全球温度变暖3摄氏度时,生活在荒野附近、每年至少有10天处于高到极高火险威胁等级的人口数量将比现在增加1500万。

土耳其博德鲁姆,随着野火从山上向海岸蔓延,游客们在码头等待疏散

同时,随着气候变暖,空气中含有了更多的水分,这意味着暴风雨期间会下更多的雨,从而增加了洪水的风险。

意大利上空的低压区给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带来强降雨,导致严重洪灾。斯洛文尼亚总理罗伯特·戈洛布估计损失超过5亿欧元,全国约210万居民中,三分之二受到洪水影响。暴雨导致的河水水位上涨同样使沿岸的克罗地亚、波兰、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受到影响。

此外,上周德国图林根州遭遇了严重雷暴,暴风雨时速高达九十多公里每小时,在埃尔福特的城区内,公共交通几近瘫痪,近千棵树木被狂风连根拔起,导致数人受伤,街道一片狼藉。

“政府和企业的决定将影响未来几个世纪”

针对全球频现的极端天气事件,红星新闻记者专访了总部位于柏林的全球气候科学和政策机构ClimateAnalytics的气候分析部门负责人、洪堡大学名誉教授施洛斯纳博士。

施洛斯纳博士

对于造成目前欧洲“水深火热”两极化的原因,施洛斯纳博士表示:“由于气温屡创新高,气候影响的强度和频率随之增加。今年7月的气温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这是我们继续增加碳排放的直接结果。而高温既会导致干旱地区进一步干旱,也会增加其他地下水资源丰富地区的蒸发量,进而导致更多降雨。更重要的是,新的科学证据显示,气候变暖还可能影响大气环流中的高速气流,从而导致热穹、风暴等气候现象在一些地方停留更长时间,这也是加剧极端事件发生的原因。”

气候变暖让北极熊失去栖息地

施洛斯纳博士表示,想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首先是需要政府和企业层面齐心协力,尽快实现碳排放达到顶峰,在2030年之前实现全球排放量减半,在2050年之前实现全球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并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所有温室气体的零排放,是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和防止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必要条件。

“我之所以重点提到这些更宏观的目标,并不是因为个人不能为减少碳足迹尽一份力,而是因为减少排放的主要杠杆掌握在政府和企业手中。今天人们在内阁和董事会上做出的决定,将影响未来几个世纪。因此,这些参与者加快行动才是当务之急。”施洛斯纳博士说道,“我们的分析表明,从2022年起,全球化石燃料产量需要每年减少6%,这样才能在十年内将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减少约40%。尽管可再生能源激增,但碳排放量仍在继续攀升,因此我们需要做更多工作来停止燃烧化石燃料。”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