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死亡、5人受伤……近日,一城际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火灾。经初步调查,起火原因为一乘客背包所携带的锂电池电瓶自燃,由于火势蔓延迅速,一些乘客没能及时逃离。
悲剧令人痛心,也再次敲响安全警钟。从技术原理来看,锂电池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移动实现充放电,爆炸最主要原因有过充和短路两大类。而具体到现实应用中,一旦外界因素导致电池温度过高,也极易损坏电池隔膜引起短路。眼下正值酷暑,公交车内空间封闭、人员密集,且行驶过程中难免会有晃动碰撞,风险系数必然成倍提高。某种程度上,意外的发生也伴随着必然性,相关责任人必须为此付出相应的法律代价。
因违规携带、放置电瓶所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推着电动车进电梯,瞬间火光冲天浓烟弥漫;家里飞线充电突然起火,导致半个居民楼烧成废墟……这么多“夺命时刻”、血的教训为何换不来足够重视?恐怕还是安全意识淡薄,侥幸心理作祟。即便事故就发生在身边,也想当然地认为是他人使用不当,只要自己“加点小心就没事”。对此,相关方面不断增设管理办法,各种条例也应时而出,但仍存在一些“死角盲区”。比如,电梯间可设置传感器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发出警报,地铁、高铁等公共交通上也配有专门安检人员,但公交、大巴等公共空间内,除了文字和广播提醒“不要携带易燃易爆品”外,对这类“抱着电瓶就上车”的行为并没有明确的排查、制止举措。
公共安全是社会文明的镜子,靠的是安全意识和安全治理。人人尽责,才有人人安全。大家要从自身做起,不心存侥幸,不为一时方便漠视公共利益,发现他人有相关危险行为及时制止。相关部门也要继续收紧安全“高压线”,从源头上管好锂电池生产、维修、改装行业,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除此之外,在各类公共场所,如何增设隐患排查手段、加强紧急疏散训练等,都是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生命不能重来。每一次悲剧都当成为一堂社会公开课,多些慎重敬畏,少些满不在乎,守护的是我们共同的平安。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