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示范区建设四周年,深圳立标打样闯出新局面

先行示范区建设四周年,深圳立标打样闯出新局面

00:00
08:32

【开栏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关心广东,对广东高质量发展谆谆指引,寄望广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聚焦用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今年4月,在新征程开局起步的关键节点,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为广东定向导航,指引广东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迎冲击、化危机,应变局、开新局。

使命呼唤担当,实干成就未来。

近年来,广东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只争朝夕、奋勇争先,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掀起全省高质量发展热潮,推动高质量发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高水平推进广东现代化建设。

即日起,羊城晚报·羊城派推出《不负总书记深情厚望 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专题报道,讲述高质量发展的广东故事,敬请垂注。(罗仕)


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四年来,深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凝心聚力、勇担使命,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从“杀出一条血路”到“走出一条新路”,在更高起点上再出发,深圳不断创造着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发展奇迹。


深圳前海。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8月13日,由深圳核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直径34毫米、重90克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Corheart®6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正式发布。这是全球最小、最轻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开启了国产人工心脏小型化新时代。

实现这一新突破的背后,是“深圳制造”不断迈向高端的缩影,也是“深圳制造”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体现。

纵观深圳制造业版图,自动化、智能化成为显著特征,无人工厂、熄灯工厂随处可见。

在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4楼的一个自动化功能岛区,11个独立的“玻璃间”里,机械臂正熟练地把多个生物试剂和样品放进微孔板,实现高通量操作,组成一个“生命铸造厂”;在晶泰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化自动化实验室,100多台自动化工作站高效运行着,机械可以实现7×24小时运作辅助药物设计,实现“关灯实验室”效果。

6月15日,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和储能产业园项目在龙岗区开工建设,其中,比亚迪储能产业园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储能系统产能20GWh,研发人员超1万人,预计全面建成投产后年产值约200亿元。8月9日晚,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这些发展成果,不仅是比亚迪企业发展的全新里程碑,更是深圳新能源汽车领跑全球的重要见证。

2022年,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提出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

今年8月,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又印发《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支柱,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200万辆,全球汽车“含深量”显著提升,汽车产业工业产值达到万亿级规模。

当前,深圳坚持以制造业为立市之本,始终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动巩固延伸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正加快构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高交会在深圳举办,展示高端制造业。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一部科幻电影中,为了救治病人,外科医生可以缩小到百万分之一,进入人体内进行血管手术。如今,科幻照进现实。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团队研制出由生物酶驱动的微纳生物机器人,能够像“快递员”一样,将药物精准递送到人体内炎症区域。该项成果于今年2月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类似的创新成果不断在深圳涌现,让世界赞叹。

近年来,深圳不断探索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加强基础研究的系统部署和前瞻布局,率先在全国以立法形式固定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并引导社会力量加大投入,为基础研究提供持续稳定的源头活水。

2020年至2022年,深圳市财政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费用达150亿元。同时,深圳出台实施基础研究“深研”规划,164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加快推进,首台国产ECMO、开立生物血管内超声等高端新品陆续获批;

2022年,深圳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24个,围绕光通信、超高清视频、高端数控机床、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实施技术攻关重大项目17个、重点项目147个、面上项目205个。

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在深圳举办。

作为“科技之城”,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圳的城市硬核。深圳依托电子信息产业优势,结合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技研究特色和区域需求,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等前沿技术创新领域,高质量建设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

截至目前,深圳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3万家,深港穗科技集群连续3年排名全球第二,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排名全球第五、中国第一。

作为“创新之城”,深圳创新动能不断迸发、创新人才不断壮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例如,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8个学科新进入ESI排名前1%,全职院士等顶尖人才数增至94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超2.2万人;深圳获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9年稳居全国城市首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5%以上。

深圳人才公园。

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近年来,深圳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和改革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把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生态环境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作为首批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深圳整合资源提升办学水平。至2022年年底,深圳全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已达53个,在全省履行教育职责考核评价中连续4年居珠三角城市第一。

为推进健康深圳建设,深圳发布全国首个医院质量国际认证标准,目前三甲医院已增至32家,全市实现市级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集团按行政区、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按社区全覆盖。

同时,深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编制出台《深圳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荐为示范方案,社区长者助餐服务和街道示范性普惠托育机构实现全覆盖,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至2022年年底,深圳已完成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超30万套(间),完成率41.4%。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深圳深入推进“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实施“公园城市”行动,累计新建改造公园1260个,累计建成绿道3119公里,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全部达到Ⅳ类及以上,茅洲河、大鹏湾分别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提名案例、美丽海湾案例。大气质量稳居全国城市前列,PM2.5年平均浓度降至16微克/立方米。

粤港澳大湾区花展在深圳举办。

文化是城市未来竞争的核心要素与内在动力。深圳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一个个文艺精品群星璀璨,一张张“文化名片”精彩纷呈。

舞剧《咏春》《深AI你》全国巡演、强势出圈,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等6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1部作品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开放共享、一键预约”体育场馆约1600个,累计参与人次超600万,获评全国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深圳步履不停,向新的文明高度迈进,努力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文明城市。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旭   
图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磊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樊美玲


编审 | 惠天骄 谢宛亭(实习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