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模块中的最后一个案例,我们谈一个严肃的问题:关系中的暴力。
我说过,亲密关系可以有不同的形态,每个人有自己的偏好。但有一个例外,就是暴力。暴力本来就不该被当做是亲密关系的范畴,它都不是双方共同许可下的关系,又怎么会有亲密呢?
不过,它停留在世俗的伴侣或者婚姻关系的框架里。所以,我们在亲密关系的课程中,还是要认真讨论这个问题。
先说原则:对暴力零容忍。
这句话,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什么是暴力呢?打人肯定是暴力,但是砸东西算不算暴力?情绪极端失控,暴跳如雷算不算暴力?持续在语言上羞辱或贬损对方,算不算一种口头的暴力?……我们知道,伴侣出现争吵是正常的,争吵的同时也会有激烈的情绪。那如何界定正常的攻击,和暴力之间的区别?
有一个简单的标准——
只要你感觉不舒服,你喊停,能不能真的停下来?能停,就是正常的攻击行为。如果停不下来,在你已经喊停的情况下还在升级。你想尽办法都不能让它停止,而且你越来越不舒服,这就是暴力的范畴。
事情已经失控了,这段关系对你就是一段危险的关系。对这样的关系,我们的原则是:零容忍。
它是一个人的意志彻底凌驾于另一个人之上,是压迫,是操控,是摧毁。
身体上的暴力是这样,精神上的暴力也一样。不要只看他有没有动手打人。就算完全没有身体的伤害,只要符合上面的条件,它就是一种暴力。
2019年有一个轰动的新闻,刚好可以作为例子。北大女生包丽事件,在和男友交往期间,遭遇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对待。男友要她叫自己主人,拍裸照、先怀孕再流产并留下病历单、做绝育手术。最后她服药自杀,进入脑死亡状态。
这个例子就符合精神暴力的定义。从已知的细节看,不确定男朋友有没有动手。但可以确定的是,他的言行已经让女朋友极端不适,她想离开却只能苦苦哀求,不断退让,最后都没有用。这件事对她已经失控了。
很多人看到这个新闻,会把这个男生的行为定义为一种「精神操控」。否则就难以理解,为什么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生,会受困于一段关系,任人宰割?又痛苦又离不开?甚至要以生命为代价才能结束这段关系。
这是精神暴力的危害。我们在家暴的案例中也经常看到类似的情况,受害一方无法主动离开这段关系。或者,无数次地尝试离开过,但是对方一道歉,求情,自己又会心软,最后回到这段关系中继续忍受伤害。
我们旁观者看到这种关系,经常「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以为是这些人自身太软弱。其实,这是对受害者的误解,之所以离不开,不是个人的问题。
受害者的底层认知,受到了暴力的扭曲。暴力是一种极端失控的体验,危及当事人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的价值感,面对这样巨大的冲击,当事人必须为这种处境找到内在的合理性,否则就会被弱小无力感击溃。
他们往往要通过自我否定,来建立这种合理:「可能是我的错。他打我,骂我,因为确实我没有做到最好」,这样建立起来的可控感是:「如果将来有一天,我做好了,一切就可以停止了。」很可惜,这是一种幻觉。
在这种幻觉里,他们的体验很混乱。他们对自己最底层的,基本的感受都产生了怀疑。也就怀疑自己所思所想所行动的一切。
你可以设想一下这种情况:你很痛苦,有人一边继续让你痛苦,一边说:你不该痛苦,你应该觉得这是一种幸福。或者包装一下:你觉得痛苦,因为你不够强大,你必须走出舒适区,打碎重组,才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些话是不是有点耳熟?很多传销组织都是这样说的。
但是你怎么想呢?——如果你觉得它很扯淡,恭喜你,说明你对自己的感觉有基本的信任。无论对方怎么美化这件事,痛苦就是痛苦,不会改变。你还是会第一时间结束它。离开这个人,报警,寻求支持。你不会受困于痛苦。
但是长期被暴力对待的人,会接受这些声音。不但接受,这些声音像是从他们心底里冒出来的。他们在长期暴力的作用下,已经把这种思维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他们真心相信自己有问题,也认定自己不值得更好的人生。
怎么帮助他们呢?我借一个案例,给大家讲几个基本原则。
我有一个来访者,女性,她的朋友介绍她来找我咨询,开始是因为抑郁来诊。
在咨询中我了解到,她生活在一段非常痛苦的婚姻关系中。她和老公在共同经营一个公司,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她来做,但她又觉得自己做得特别差劲。老公长期出轨,把不同的情人带到公司,甚至是她面前,肆无忌惮。她也不敢反抗,她总觉得自己在靠老公养着,离开这段婚姻就活不下去。
你看到了吗?她的想法完全不符合现实,她看不到自己的价值。但不是说我们告诉她现实是怎么样,她就好了。事实上她的朋友一直在对她说这样的话,但越说,她感觉越混乱。每次一聊到婚姻,朋友们就是群起而攻之,都在建议她马上离婚。但这让她更相信自己是一个没用的,被朋友看不起的人。
她这种自我贬低的习惯来自婚姻。老公对她有非常密集的言语攻击,说她没脑子,没能力。这不是正常的夫妻争吵,而是单方面的失控的人身攻击,构成了语言形式的暴力。她有时会苦苦哀求老公,求他不要再说了。
这个咨询的目标很明确,我要帮她找到离开这段关系的力量。
离开的过程分成四步:
第一步,支持感受;
第二步,停止自我反思;
第三步,离开;
第四步,重建。
我先向大家介绍前三步的工作。最后一步,在下一个模块中详细介绍。
第一步,支持她的感受。
她当下的感受,就是无穷的痛苦。首先要帮她确认痛苦的存在。
我会说:「你现在很混乱」,「任何人经历这样的关系都会很混乱」,「这段关系给你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请注意,我只是描述现状,不会建议她行动。在这个阶段,所有建议只会被她理解为针对自己的又一重指责和压力。
这一步经常被忽略。很多人都会想:她难道不知道自己痛苦吗?她都抑郁了,她不是想要改变才来咨询的吗?——没有这么简单。她知道痛苦,同时她内心深处,怀疑这一份痛苦是不对的。她把痛苦解释为自己有问题,会遭遇这些是因为「她」是一个不值得被好好对待的人。如果这个阶段就推动她改变,反而有可能让她更加自我封闭:「你看,我果然就是有问题。」
你的态度需要保持坚定,平和,接纳。你一遍一遍地告诉她:
你这么痛苦是正常的。
你这些混乱的感受是正常的。
你在怀疑自己,这也是正常的。
你经历的是暴力。暴力很可怕,它让你的感受很混乱。
所有经历暴力的人都会有像你一样的感受。
这是在经历了非正常对待之后的正常反应。
不催促,不指责,只要让她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这就够了。到什么时候为止呢?到她自己有这样的想法:「我不应该被这样对待,我值得更好的人生」。如果她能说出这样的想法,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哪怕她在犹豫,甚至说完就反悔都可以。说出这个想法,就代表她开始面对真实的感受了。
第二步,停止自我反思,转向行动。
来访者产生了「我不应该被这样对待」的想法之后,第二个阶段,往往会转向对自我的反思,去懊恼和责备自己为什么陷入这样一段关系。
常见的反思是:「我怎么这么软弱,明知道这样不好,还是走不出来?」
不要强化她的这种反思。反思不会帮助她,反而会让她加深自己的无力感。
当你听到一个人总在说「为什么我知道这样不好,却走不出来」的时候,你要说:「这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不要去解释为什么,不要用道理和她争论,你要把话题转向未来可采取的行动上。说:「我们设想一下,等这个阶段过去以后,你离开这个人,下一步要怎么生活?」
其实,这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解决取向的沟通。它背后的哲学是:反思问题为什么发生,没有意义,只有未来是可以选择和改变的。如果她需要为自己的痛苦找一个责任人,这个责任人毫无疑问是暴力的施害方。是暴力导致了她深陷其中,这个结论到这里就够了,可以停下来了。
重点是:她打算怎么做?她有哪些计划,这些计划需要我们提供哪些支持?
她有可能会说:「我做不到」,比如我的来访者说:「我觉得我一个人没办法生活,我没有这个能力」。这时候你很容易恨铁不成钢,跟她辩论,说:「你能做到」。不要辩论。她说做不到,你就直接问她:「你需要什么?」我问我的来访者:「你需要什么来帮助自己找到能力?」
她说不知道。我说:「你在头脑里想象一个画面,如果你找到了能力,你在做什么呢?」你应该还记得吧,我们在解决取向的沟通里教过这句话。让她直接提出一个具体的场景。
我的来访者想到的画面是,她希望将来可以开发自己的服装品牌,所以她想象自己在大学里,读一个服装设计的学位。
我们就开始讨论更具体的计划。想上哪所大学?用哪种方式读学位?招生门槛是什么?如何协调自己的时间和经济来源?……
不需要通过跟她争论「你有力量」来让她觉得自己有力量,在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的同时,她自然的感受就会是,越来越有力量。
获得力量之后,第三步是做出决定,离开这段关系。
离开,需要用一个动作来启动,越简单越好。她要离开家,随便选一个日子,带上手机钱包身份证就可以离开。不要收拾东西。先离开,找个地方安顿下来。这样,「离开」的过程就被启动了。后面的事情就会自然开展,收拾东西,跟对方谈判,办手续,可以慢慢做,甚至找人替她做。
有人在离开之前,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还要通知对方:「我要走了。」这正是她们走不了的原因。她潜意识里还是在希望对方挽留。那么对方如果真的挽留一下,她就会犹豫。这样的例子在家庭暴力中特别常见。打完你,痛哭流涕地道歉,发誓再也不打了,看上去特别有迷惑性。如果一次两次都是这样,就不要再落入同样的陷阱。
你不需要获得他的同意才能走,你想走,随时都可以走。
有人想把离开变得特别隆重,搞得像一个仪式,借助仪式的力量来增强决心。我的建议是,启动阶段不需要。启动的动作越轻巧越好。
我的来访者就是这样,有一天去公司,停车的时候看到老公的车,突然一阵厌恶,心想,我为什么非去这里不可?反正要走,为什么还要忍下去?她就一鼓作气去了机场,买一张机票去了另一个城市。没有任何阻挡。
整个过程轻松得不敢相信。
一旦开了头,后面就容易多了。她在另外一个城市,跟老公打电话谈离婚的事,老公一开始很强硬,后来意识到老婆来真的,就开始让步。但来访者已经下定决心。等她成功拒绝了老公,可以给自己补一个仪式,来增加勇气。
很多离开的人,迈出第一步之后有后悔的想法,越想越觉得自己太冲动了。特别是对方又很会讲道理,过去那些习惯的,自我怀疑的声音又会冒出来。
所以,在她采取行动之前,我提前告诉她有这种可能。这样当她遇到自我怀疑的时候,会保留一个基本的意识,知道这是正常的,所有人都要经过这样一段声音的考验,就像跑马拉松之前,我预告给你,会有一段身体撑不下去的感觉,但是可以撑过去。你知道有这个感觉,就不会受它的摆布。
离开并不是结束,离开之后还有一步,是重新建立新的生活方向。后来,这个来访者成功地去了自己想去的学校,参加一个在职研究生项目的学习。同时她也在跟人合伙创业。这时候她对人生的规划,对自己的信心,包括她的抑郁症的病情,和她在婚姻中最痛苦的时期相比,都有了天壤之别。
离开一段关系,如何重建生活的方向?我们在最后一个模块再介绍。
总结一下,在暴力或者精神操控中的受害者,唯一的出路是离开这段关系,但因为自我感受的混乱,这个过程会很艰难。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支持她的感受,让她看到这段关系带给她的伤害。
第二,停止自我反思,转向对未来的,有建设性的行动。
第三,离开这段关系,从哪怕最小的一步开始。
最后一步,重新建立新的生活方向。
处在暴力的阴霾中,有过这种经验的人毕竟是少数。也许你是在一段高质量的亲密关系中,不存在这方面的困扰,但我还是建议你了解一点这方面的常识,用来帮助你身边的人。另一方面,你对暴力越敏感,越是有着零容忍的觉悟,你在亲密关系中会更容易树立底线,更长期地赢得对方的尊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您好呀友友,刚刚听了你的声音挺不错的呀!想与你学习,已经关注你了期待你的更新与回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