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不久,晚上八点半,天色已经渐晚,从城区走向顺义首都机场方向的高速公路上车辆飞驰,下机场高速后向东北方向前行,各自驶入圆通、顺丰、邮政等物流企业所在的物流园区。
“十年前这里什么都没有”,顺义南法信镇的圆通速递华北大区京北转运中心里,自动化分拣快递的“小火车”飞速运转着,在京北分拣中心工作了十年的陈文涛,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发展。
一件件快递背后,是新兴贸易、电子商务、消费多元化、生产自动化等带来的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亦代表着我国经济整体发展、贸易增加和营商环境的改善。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提到,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为了持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7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围绕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成长等方面提出31条政策措施。
从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到毫不避讳的民营企业发展问题,《意见》发布之时,也意味着民营经济发展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会。
企业家热议“31条” 各级政府已“行动”起来
7月21日下午,北京企联的一间办公室里,坐满了14位来自不同行业的民营企业家或民营企业代表。
这是“民营经济31条”发布后的第3天。
“朋友圈被刷屏了。”“是啊,好几个群都活跃起来了,大家都在讨论着这个31条。”“可以感受到,政府方面非常希望咱们能够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咱们在健康成长方面的确非常需要政策支持。”……会议还未开始,陆续抵达的企业家们已经议论纷纷,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这是一场聆听企业家心声的会议。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张建利表示,“《意见》的学习、落实有个过程,北京企联愿意和各位民营企业家一起,不断深化认识,推动《意见》落地落实,我们相信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和光明的发展前景。对与会各位提出的问题、希望和建议,北京企联一定会在归纳汇总的基础上,原汁原味地上报给政府相关部门。”
与参会的企业家一样,市场关注最高的就是“民营经济31条”的政策落地。据贝壳财经记者统计,7月底以来,各地方政府频频召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座谈会,讨论如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如何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成为沟通重点。
“浙江作为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据我了解当地政府部门也正在此前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条例法规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准备出台实际措施。我们过去有一些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可能没能得到很好的落实,但目前来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已行动起来,是‘动真格’的。”浙商投资研究会会长、西湖书院创始院长兼董事长、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特邀副会长周德文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现在较大的担忧在于地方在执行层面可能会鞭长莫及。地方财政近年面临较大压力,这可能会导致各地实际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时出现“弹药不足”的局面,不易贯彻落实具体支持措施。在这样的现状下,周德文认为地方政府的决心是最重要的,一旦摆正了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的理念,总会能够有所作为。
具体来看,首先地方政府要着手改善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尽管这几年民企营商环境相较此前有了长足进步,但依然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以权代法、以行政代替法律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国过去往往按照“正面清单”的理念来管理市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我国开始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压缩了政府在市场准入中的决定权。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市场的完善有赖于法治的完善,应该让法律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经营的“护身符”。
其次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虽然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难题,但还是需要各层政府各个部门实际去推动,这次《意见》对此也着墨较多。目前金融机构融资更倾向流入央国企以及少数规模民企,大量中小民营企业难以受益。如果金融机构对面向民营企业的贷款进行独立核算、督导,允许一定比例倾斜与试错,有利于民营企业充裕资金,实现更好发展。
10年突破4000万户 民营企业扩容
2012年,陈文涛在朝阳区金盏乡开了一个麻辣烫店铺,店铺附近就是当时圆通速递的中转站。彼时,电商飞速发展,金盏乡中转站的快件越来越多,看好物流的前景,陈文涛干脆关掉店铺,加入了圆通速递。
彼时圆通正迎来发展期,枢纽转运中心建设成为物流网络畅通的关键。2009年3月,圆通投资3亿元,在顺义首都国际机场旁,建立起了一个更大的转运中心——京北转运中心。
陈文涛回忆称,“以前这周围都是荒废的,几乎没有什么大型建筑。”当时分拣中心的工作还需要人工拿着扫码枪一一分拣,到2018年时引进了全新的自动化分拣系统。
“现在这个又要准备更新了”,圆通京北转运中心的工作人员沈雁冰告诉记者。
对物流行业的政策支持在不断细化。2022年,《“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印发出台,指出要推进聚焦构建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
这期间,物流行业中也同时崛起了韵达股份、申通快递、顺丰控股、德邦股份、等一众民营企业。值得一提的是,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属于物流行业的民营企业已经超过30家,其中顺丰控股2022年总收入超过2600亿元。
“全国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全力保障寄递企业平稳运行,从落实减免税政策、保障末端网点运行、维护快递员合法权益等维度,为快递物流通畅运输网络、平稳健康运行提供了诸多政策保障。”圆通速递在年报中提到。
“民营企业发展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是经过了几轮的变革,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有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无论从政策上的引导还是在民营经济结构上的优化,让我们企业在规模和产业发展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圆通速递董事长喻渭蛟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圆通的成长史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间,我国民营经济的崛起,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大变强,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一定范围内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198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订、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从宪法高度明确了民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12—2021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1085.7万户增长到4457.5万户,10年间翻了两番,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由79.4%提高到92.1%。
在2010年,我国民营企业只有1家进入世界500强、2018年有28家民营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根据全国工商联统计,入围2022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国内地民营企业已经有33家。
2022年全国工商联发布民营企业500强数据显示,我国2021年民营企业500强的门槛已经从收入规模77.72亿元提升至263.67亿元。2021年,民营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合计为38.32万亿元,户均766.44亿元。
民企融资进程加快 “向主板发起冲刺”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营商环境的改善。
2005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非公有制企业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在加快完善中小企业板块和推进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健全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功能,为非公有制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创造条件。
7月最新的《意见》中,在加大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中也提及,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
有了政策的支持,民营企业融资、上市进程加快。贝壳财经统计,目前A股的民营上市公司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截至8月15日,A股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数量已经超过3500家,占比超过65%。其中,诸如比亚迪、美的集团、宁德时代、荣盛石化、顺丰控股等上市公司,年收入均超过2000亿元。
搭乘时代的春风,1997年的秦皇岛市,一家名为秦皇岛市通达万盛装饰有限公司成立,正是上市公司正和生态的前身。
创业初期,正和生态以园林业务起步,以技术驱动市场,2007年取得园林绿化工程一级资质。正和生态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慧鹏也是在这一年入职,此后正和生态经历了业务升级转型、公司迁址更名、新三板挂牌摘牌、投资者引入、申报主板IPO并成功上市等关键时点,现如今,正和生态已经成为一家A股上市公司,2022年总收入近3.5亿元。
回顾正和生态的成长历程,也与我国推动绿色发展、利好政策不断的大背景息息相关。
8月10日,张慧鹏向贝壳财经记者介绍,2008年3月,正和生态取得风景园林设计甲级资质,先后承接了北京体育大学校园改造、北戴河奥林匹克公园、北京奥运会北工大羽毛球馆周边景观等工程。2011年,正和生态由河北的秦皇岛迁址到北京,更名并成立股份制公司,为全国布局奠定基础。2019年,当部分民营生态环保企业通过转让控制权等方式“自救”时,稳扎稳打的正和生态向上交所主板市场发起冲刺,并于2021年8月成功上市。
目前,正和生态正在通过加大与央企、能投委等机构合作的方式,推动公司向“生态修复+新能源”业务的转型,以期在市场和业务模式上有所突破,找寻新的业务增长点。
正和生态所属行业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属于生态环境治理行业的细分行业。长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
“一直以来,在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同时,我们主动围绕国家战略与政策开展长期转型升级,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张慧鹏告诉记者。
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领域的资金保障问题,通过政策倾斜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通过优化商业模式提高行业收益水平,以更好保障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投资、设计、修复、管护等全过程。
“以上政策文件对于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行业有序发展、企业拓宽投融资渠道、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全民关注环保及行动、探索蓝绿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提供了政策支持,持续推动行业在生态保护修复领域开辟新思路、探索新路径、实践新模式。”张慧鹏说。
支持力度提升 市场等待“31条”落地
我国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
《意见》中的“民营经济31条”涵盖内容广泛,前两条就是“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和“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
作为落实《意见》的配套政策举措,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还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其中提到,“通过举办重大项目推介会、在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上开辟专栏等方式,向民营企业集中发布项目信息,积极引导项目落地实施。各地区对照上述举措,形成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项目清单并加强推介。”
一家民营企业高管宋贤告诉记者,以服务地方政府为主的公司,在竞标项目时,曾遭遇过很多困难,甚至是不平等的待遇。
“民营经济31条”发布后,宋贤感觉“效果立竿见影”。他对记者表示,“我们最近在洽谈项目时,感受到了政府态度的转变,比如,以前有政府在招标的时候,会刻意提高门槛,要求的部分资质往往只有国企有,民企只能要么放弃要么找国企合作,而从专业角度来看,承接这个项目根本不需要这个资质。最近,很多政府有意向把对资质的要求降下来。”
“民营经济31条”发布后,张慧鹏的内心十分激动,“首先,民营企业的价值和地位得到了客观评价;其次,每条意见里的支持举措都是实打实的,看完之后,信心大增。”
张慧鹏认为,“中央此时发布《意见》,时机很关键,再次释放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信号,对提振民营经济预期信心,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至关重要。”
根据《意见》,在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部分,将“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建立拖欠账款定期披露”“完善拖欠账款投诉处理和信用监督机制”。张慧鹏指出,这将有力推动解决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拖欠账款问题。
8月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综合司司长王善成介绍,《若干举措》在提出具体举措的同时,也确定了每项任务的落实分工,压实责任,明确了“谁来干”,让民营企业明白遇到问题时“该找谁”。比如,针对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拖欠账款问题,文件明确由工信部牵头推动解决,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审计署、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参加这项工作。其中特别提出,由审计部门接受民营企业反映的欠款线索,加强审计监督,让民营企业清清楚楚地知道被拖欠账款可以向什么部门反映。
此外,张慧鹏还提到,《意见》中对严禁以走流程、换人等借口对民企拖欠付款作出明确要求,这对于未来缓解民营企业的资金压力,会起到及时雨一样的重要作用。《意见》提出,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不得以内部人员变更,履行内部付款流程,或在合同未作约定情况下以等待竣工验收批复、决算审计等为由,拒绝或延迟支付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款项。《意见》还提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以及执法司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进一步规范涉产权强制性措施,避免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财产。
张慧鹏表示:“《意见》出台之后,落地也很关键。看到这份文件,我们信心倍增,希望各项政策切实落实下去,这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也会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和管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