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区五津街道:分类治理 建设宜居宜业宜人幸福五津

新津区五津街道:分类治理 建设宜居宜业宜人幸福五津

00:00
05:25

嘈杂小巷化身潮流街区,传统乡村衍生庭院经济,老旧小区转型信义社区……近年来,成都市新津区五津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以建设“宜居宜业宜人幸福五津”为定位,不断深化基层治理,因地制宜开展农集区整治、实施林盘改造、发展庭院经济,多措并举、分类治理,先后交出农集区样板间、城市后花园等满意答卷,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攀升。

精准解难题 重塑城乡新面貌

位于城北社区的岳巷后街承载着老新津人太多的回忆,这里原本是当地夜生活的中心,50余家歌舞厅集中于此,由于这些娱乐场所设施老旧,隔音效果差,噪音问题常年困扰着周边群众。

近年来,五津街道积极搜集群众诉求,倾听群众建议,先后投入700余万元对岳巷后街背街小巷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岳巷后街一期项目已完成,街道焕然一新,成为集时尚、潮流、休闲于一体的网红街道。走进岳巷后街,民族风情特产店、潮流服饰买手店、知名网红甜品店等多种类型的商店映入眼帘,47户商家入驻并开始营业,各年龄层的朋友都可在颜值高、氛围佳的特色商店中来回切换,感受消费和休闲的畅快。

城市治理有声有色,乡村振兴也要齐头并进。地处农博园片区的临江村是五津街道辖区内为数不多的传统村落,这里出产的张大公馆柚深受成都人的喜爱。近年来,五津街道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以临江村为切入点,开展“花漾新津,柚见五津”招商推介活动,深化“临江柚”特色IP;招引雨亭文化、天权文化、亿佳新能源等机构入驻,推动产业发展;实施柚工坊、樸山居名宿,国学研究基地等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既美化了村容村貌,又推动了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聚焦微治理 打造“信义”新社区

微网实格是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五津街道按照“全域覆盖、分类划分、规模适度、动态调整”原则,在原有91个一般网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了1068个微网格,构建起街道的“12+91+1068”微网实格架构体系。同时,建立微网格人、情、事一张图,把社区“两委”成员、社区工作者、城管、民警等纳入网格,打通治理“神经末梢”,确保上级要求第一时间传达到户到人,确保在文明创建、信访维稳等工作中及时响应,推动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打造出“荧光如炬,安全满格”特色的“微网实格”品牌。

小区是城市的最小单元,小区治理也是基层治理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五津街道以南江社区和一品水轩小区为试点,成功导入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包干制”到“信托制”,小区物业服务各项收支暴露在阳光下。以强制公开透明的形式,让居民和物业相互理解,成为了解决矛盾的突破口。“下一步,我们还将重点覆盖望津阁、帝景湾、南河美景花园、悠雅港湾、抚江国际5个小区,同时积极探索老旧院落信义治理模式。”五津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敢于亮名片 构建“津治”新IP

古家社区龙王渡二期是新津最大的电梯房农集区,该小区安置了8个不同乡镇的30个村民小组。建成初期,小区管理秩序混乱、邻里矛盾尖锐、居民融合度不高、归属感不强。五津街道通过引入“自管委”治理模式,引导小区居民参与小区事务管理,使这个农集区焕新升级为文明宜居的温馨家园,群众的幸福感满满。

围绕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要求,五津街道借势天府农博园发展契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张大公馆林盘为试点,着力发展“庭院经济”和“林盘商业”,承接“农博归来”和“城市出游”消费人群,以点带面、逐步连片,因地制宜建设城郊融合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造集休闲观光、特色游玩、餐饮消费等为一体的农博新场景和城市后花园,让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五津街道党工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将通过“三步走”进一步做深做实老旧院落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百强社区创建、“六微”工程打造等工作:一是统一思想“正步走”,确保同频共振。各村瞄准目标、凝心聚力、上下一心、不等不靠,主动对标示范社区,抓好硬件、软件、要件、配件等建设。二是积极行动“齐步走”,实现步调一致。由班子牵头,引导群众共治共建,推进城市更新、小区治理、业态调整等工作。三是突出特色“跑步走”,呈现各树一帜。利用走社区活动契机,对村进行现场把脉,找准优势和短板。确定一村一主题,针对涉农社区、城郊结合部社区以及城市社区进行分类治理,让公园城市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让幸福美好生活在五津街道落地生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