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 · 杜甫 · 登高 · 风急天高猿啸哀 ~ 男声夏青

中唐 · 杜甫 · 登高 · 风急天高猿啸哀 ~ 男声夏青

00:00
00:50

(以下内容参考古诗文网。鸣谢)


简析

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五十六岁时写下的忧国伤时之作。作者在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诗中满是萧瑟荒凉之感,情景交融之中,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顿生感伤。

此诗八句皆对。“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
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1. 猿啸哀:猿凄厉的叫声。《水经注·江水》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 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3.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4.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5. 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6. 万里:指远离故乡。
7.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8. 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9. 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10. 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
11. 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13. 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14. 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译文
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十分悲凉;
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飞回。
落叶飘然无边无际,层层纷纷撒下;
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到处漂泊;
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
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


赏析
       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是大历二年(767)在夔州写的。“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是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末联再作申述,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
        全诗八句都对, 通篇对偶,句句押韵。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金性尧以为“是杜诗中最能表现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