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民警帮办45张证明解绑被盗号支付宝”引发舆论热议。次日,支付宝回应称,开证明手续一般需2-3项材料,但此案由于用户绑定支付宝的银行卡,非本人办理,因此也需要向银行提交材料,并强调该用户没有资金损失。
据报道,武汉一市民发现莫名背了1.3万元的花呗欠债,原因是被盗用身份信息开通了支付宝,但要求解绑时无法证明被冒用,因而报警。根据支付宝的回应,用户一开始无法通过客服自行解绑,可能是因为支付宝绑定了本人的银行卡。报警后,民警确认了确实不是本人使用,被盗用身份注册的支付宝账户绑定的是第三人的手机号,连该账号绑定的本人名下银行卡都不是当事人自己申请的。因此,在民警的帮助下,当事人通过一周的时间集齐了运营商、银行和派出所的资料,最终解绑。
支付宝的回应指出他们需要的解绑材料通常为报警凭证、身份证明信息两项,如果涉及银行卡则需要银行开卡证明,意思是材料并不复杂,暗示耗时与材料繁杂主要在于银行方面。
实际上,这起事件最刺痛公众神经的“45张证明”和“解绑难”,也确实与银行有关。从当事人展示的证明材料相片中不难发现,这45张证明绝大部分为冒用身份账号绑定的银行卡流水信息,其余与银行卡相关的还有这张银行卡的挂失信息。从这个角度来讲,“45张证明”有点“标题党”的意味,如果只看标题很容易理解成45张不同的证明材料。当然,更应当追问的是,与“解绑难”密切相关的本人名下银行卡却不是本人办理,这个漏洞要怎么堵住?
据报道,当事人提供的报警证明内容是反映其身份证、银行卡丢失,也就是说,不法分子成功盗用身份,并在该用户不知情、不在场的情况下办了一张本人名下的银行卡,有可能是不法分子带着当事人丢失的身份证,并伪造了本人授权。对此,其中是否存在工作人员的疏漏,办理银行卡的程序是否合规?这些信息都必须追问和查清。如果程序合规的话,更要探寻一个方法来堵住漏洞,以释公众疑虑。
在这起个案得到阶段性解决的背后,不难看出,对于日益猖獗的身份盗用案件尚未有一个成熟的、可以遵循的处理程序。值得注意的是,接警后,办案民警不断询问其他有经验的民警,花了连续一周的时间,查访了银行、电信运营商、公安派出所等多个单位,才帮忙集齐了这些资料。
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日益加剧,身份盗用案件也变得普遍。办案过程中,这种需要运营商、银行、警方等多方证明材料的情况应该非常常见,如果没有本案中接警民警的热心和帮忙,当事人很可能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多项材料,顺利维权。在新技术的加持下,身份验证方式已经变得简便,身份是否被盗用可以通过多点交叉验证,因此,相应的身份证明程序按理亦应可随之简化。盗用身份的不法分子正在“智能化”,为受害者维权的程序也应当更智能,而不只是依赖个体民警的热心。或许完全可以形成一套身份盗用案件的验证、处理和为受害者维权的“绿色通道”,为身份被盗用的受害者提供更成熟的保障。
银行不要见真人就办卡吗 如果能让他她人能带替办卡 那么银行就有直接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