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10部提名作品公示,都讲了什么故事?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10部提名作品公示,都讲了什么故事?

00:00
07:34

8月7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经过第五轮投票,产生了10部提名作品,并予以公示,公示截止期为8月10日。

公示期间,如发现提名作品有不符合《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的情况,请向评奖办公室反映。

评奖办公室电话:010-69632828转6307评奖办公室电子邮箱:pjjiandu@163.com。

这一届10部茅奖提名作品你读过几本?

对于那些不熟悉的作家

不妨跟着我们简单了解一下

《回响》东西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回响》在保持以往写作风格之外,增加了东西对人物和现实的深层理解。

故事以一起年轻女性被杀案为开头,多个犯罪嫌疑人次第浮现。而负责这起案件的女警冉咚咚,在调查中突然发现丈夫私自开房。东西按“案件线”与“感情线”推进小说,在奇数章写冉咚咚的推理和侦破,在偶数章写冉咚咚与文学教授慕达夫的婚姻危机,最后一章两线合并。当一条线的情节跌宕起伏,另一条线的情节近乎静止,但两条线上的人物都内心翻滚,相互缠绕形成“回响”。在创作《回响》之前,东西从未写过推理与心理方面的小说,他花了大量时间恶补这方面的知识,以求行文中的每一字句都合乎人物心理与生活现实。

《燕食记》葛亮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燕食记》沿饮食文化的发展脉络,以荣贻生、陈五举师徒二人的传奇身世及薪火存续,见证辛亥革命以来,粤港经历的时代风云兴变。小说笔触深入近代岭南的聚散流徙,从商贾政客、革命志士、钟鼎之族、行会巨头等传奇人物到市井民生,描摹出中国近百年社会变迁、世态人情的雄浑画卷,从荣师傅这位传统茶楼的大按师傅写起,见证了广州到香港时代风云变化。

《有生》胡学文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有生》讲述了一个起始于接“生”的故事,它以接生了一万两千余人的祖奶为主干,以被祖奶接引到人世的众生为枝叶,构建了一个壮阔而又浩瀚的文学世界。小说的叙事时间从晚清到当下,时间跨度长达一百余年,被浓缩在祖奶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的讲述中。作者用了足够的耐心向我们讲述百年人生的庞大和细小,写出了大地上活人的难处,写出了一方土地上众人的生命本相。

《本巴》刘亮程著 译林出版社出版

《本巴》是刘亮程继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后发表的最新长篇小说。

“江格尔的本巴地方,是幸福的人间天堂。那里人都二十五岁,没有衰老没有死亡。”这是蒙古英雄史诗《江格尔》中的句子。

作者以《江格尔》为背景展开,塑造出一个没有衰老、没有死亡,人人活在二十五岁的本巴国度,在史诗驻足的地方,追溯逝去的人类童年,探寻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与诗性智慧,向世界讲述古老而新奇的中国故事。小说的主人公是三个孩子,写了三场游戏,两个国家,写了人们在无穷无尽的睡着和醒来里,开始的无边无际的梦和冥想……

《金色河流》鲁敏著 译林出版社出版

《金色河流》以近40万字的篇幅,以家族叙事牵扯出改革开放以来40余年的历史。小说聚焦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民企老板“有总”生命的最后两年,借他的目光回望人生。穆有衡早年结交的兄弟何吉祥因帮他而意外死亡,临终前将在南方闯荡挣下的全部身家一手交托,以抚养其尚未出世的骨肉,却被他挪作“第一桶金”就此发迹,也导致缠绕终身的罪与罚。不打不相识的特稿记者谢老师长年“潜伏”有总身畔,意欲破解他的财富密码,最终却成了有总的知己与亲人……

《宝水》乔叶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宝水》,作者乔叶。讲述了太行山深处的宝水村由传统型乡村转变为以文旅为特色的新型乡村,重焕生机的故事。人到中年的地青萍被严重的失眠症所困,提前退休后从象城来到宝水村帮朋友经营民宿。她怀着复杂的情感深度参与村庄的具体事务,以鲜明的主观在场性见证着新时代背景下乡村丰富而深刻的嬗变,自身的沉疴也被逐渐治愈,终于在宝水村落地生根……

《千里江山图》孙甘露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千里江山图》叙写了上世纪30年代中共地下党在上海的一次秘密行动,打捞出隐秘而伟大的历史事件,作者捏土为骨,化泥为肉,将散落于历史尘埃中的理想主义者,重新聚起他们的精神和血肉。以陈千里等为代表的一批党的地下工作者,面对白色恐怖和生死考验,以忠诚与信仰、勇毅与牺牲,在危机四伏的隐蔽战线上与敌人展开生死较量,成就了惊心动魄、震撼人心的红色传奇。

《烟霞里》魏微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烟霞里》是魏微酝酿多年的长篇小说,以时间为经线,以主人公田庄的经历为纬线,用编年体的方式,逐年检视和回顾了女主人公田庄繁茂又寂静的匆匆一生。田庄出生于1970年的一个小山村,读书,上班,结婚,生子,直至英年早逝于广州。作为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她的一生,亦与整个国家在这四十多年中的发展变迁同步。这些从田庄身上漫过去的时代浪潮,也都同时灌入四十余年间每一个人的生活。

《雪山大地》杨志军著 作家出版社出版

《雪山大地》全景式地展现了藏族牧民传统社会形态和生活样貌的变迁。小说以父亲20世纪50年代深入沁多草原、调查牧民生活为主线,情节几乎贯穿了雪域高原上生产、教育、商业、医疗、环保等一系列内容,生动地记载了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在描摹雪域高原沧桑巨变的同时,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生态与发展的主题贯穿始终,全景式展现了一部边疆地区的发展史、一部牧民生活的变迁史、一部雪域高原建设者的精神史。小说将青藏高原几十年来发生的改天换地,以及以“父亲母亲”为代表的三代建设者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建设的日日夜夜,展现在读者面前。

《远去的白马》朱秀海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远去的白马》讲述解放东北的过程中,赵家垴村女共产党员、区支前队长赵秀英和她的支前队走散,独自一人和东北野战军第37团一起出生入死,为新中国诞生立下了卓越功勋,之后又藏起军功,从胶东老家搬进沂蒙深山,甘做一位“失去英雄儿子”母亲的儿媳的传奇故事。该书根植于真实的历史故事,借助丰厚的历史史实,以解放战争为背景,对战争场面、战场情节与细节、众多人物的情感与命运等进行描绘。

作者朱秀海在13个月的时间内先后走访了全国11个省市的100多位老英雄,努力靠近他们的心灵,不止一次落下眼泪。最终,《远去的白马》女主角赵秀英的形象,就是在采访中慢慢浮现在脑海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