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电影《芭比》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粉色浪潮,围绕着电影的种种赞誉与批判也层出不穷。本期节目主播小野和古今音一起聊了聊芭比对我们的影响,以及由电影所启发的我们对于女性创作和女性现实困境的思考。
[2:33] 芭比及其衍生文化产品对我们童年的影响:社会性别规范的构建与身材焦虑
[9:53] 象征“女性气质”的粉色和厌女的社会氛围如何改变我们对颜色的偏好
[15:46] 芭比电影的幕后:女性为主导的创作团队对母女关系、姐妹情谊的塑造,对女性主体性的强调
[21:28] 女性影视从业者在阴影中的挣扎与突围:玛格特罗比的制片公司和推行以女性为主角的文化产品的努力;对芭比“过于温和”的批评与商业片的妥协
[30:20] 女性视角的重要性:想象社会的另一种可能性,并非作为父权制的复制品;女性主体意识与能动性的展现而非被边缘化的花瓶角色
[35:22] 民族国家话语巨大力量下被遮蔽的女性生命体验
[42:47] 芭比中的性;“成为人类”的芭比要面对的生理构造和现实困境
[52:25] 芭比和肯的关系:对男性中心浪漫喜剧的戏仿;女性作为一种处境
[57:57] 芭比电影的宣传策略:女性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合流;在内地的“网络女性主义”中收获的巨大反响
[1:02:46] 芭比的狂欢成为女性之间的“cult”,把女性主义者连结起来
片尾曲:What Was I Made For – Billie Eilish
从小到大,自己都是比较野的女孩子,对芭比系列不怎么感冒,电影就算了,听听解读就好。
粉色能量,点亮我内心的少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