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装电梯梁偏了,责任绝不能偏

加装电梯梁偏了,责任绝不能偏

00:00
04:19

有那么一幢居民住宅楼,2021年年底开始动工加装电梯。当时居民们都很高兴,可谁曾想,10个月后,楼里的居民竟然发现,电梯底座的钢梁与地面以上的钢梁无法对接,中间存在3、4公分的偏差。这件发生在徐汇区宜山路408弄南宜花苑小区的烦心事,让居民很是头疼,也引发网络关注。

据报道,这部电梯共有6根钢梁支撑,东侧2根承托电梯连廊,另外4根分立轿厢四周,发生偏移的那2根钢梁就位于电梯门的左右两侧。业主们说,起屋盖房最主要的就是梁,安全最关键。现在地基和梁都偏位4公分,这是很严重的安全隐患,谁敢乘坐梁偏了的加装电梯?

当然,电梯梁偏了的事,属于个案。但是梁偏了,原因在哪?责任在谁?弄清楚这些问题,是理所当然、不容回避的。奇怪的是,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其原因和责任似乎是一笔糊涂账。

早在去年9月份,大家就发现了这部加装电梯“梁歪歪”,业主们当时就联系了电梯的代建方及施工单位,但工程并未停下。居民也通过报警,让警察来叫停,但是警察一走他们继续做。

工程队何以“迎难而上”继续施工?难道施工者只是按图索骥,所以梁偏不偏与他们无关?监理单位又在干什么?据业主反映,开例会的时候,监理单位都是来的,监理单位也是知道这个事情的,然而监理单位从来没有叫停过施工方作业。

互相扯皮,这是导致谁也不愿意承担责任的表现。居民们反映过的部门,至少有属地街道、工程监理、区房管局、区信访局等。但肉眼可见的“梁歪歪”,就这样“坚强不屈”地完工了。加装电梯梁偏了的问题是明摆着的,何以责任问题却不明不白?我看,这是有人把加装电梯的经给念偏了。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近年来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工程队讲经济效益,无可厚非。居民们自己筹集的施工所用资金早交出去了,加梯工程基坑刚刚开挖,代建方就已经拿到了全部的工程款。但施工中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了,却无人担责;没有一个部门的人站出来为居民及时排忧解难,更没有人面对居民业主的无奈、煎熬而说一声“对不起”。这与为居民加装电梯的民生初衷,显然不相吻合。

自2020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推进民心工程以来,上海在三年内累计完成加装4176台电梯,推进方式由“加装个案”向“规模化量产”转变。在此基础上,上海制定了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和2023年实施计划。2023-2025年,上海计划完成加装电梯9000台,平均每年加装3000台。显然,要确保这项民心工程在落实中不跑偏,关键要防止责任跑偏。

值得一提的是,徐汇区是上海加装电梯工作推进的重要阵地之一。为了更好地推进加装电梯工作,徐汇区在各街道镇全覆盖成立了加梯中心,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了“群众工作指南红皮书”,出台了“运维管理指导意见蓝皮书”。这是积极履责,制度化推进工作的表现。那么,就南宜花苑出现的问题,症结到底在哪,责任到底在谁,也应该依法依规查处,早日为居民解忧。

今年7月10日,上海市建设交通行业新一轮民心工程推进会提出,加装电梯工作,要继续健全“市、区、街镇、社区”四级党建引领工作机制,发挥“加装电梯党建联盟”效应和居民区党组织的群众工作优势。这其实也为基层指明了工作方法,明确了责任主体,涉及到的各部门都应该主动担当,敢于作为,善于作为。

目前,徐汇区徐家汇街道加梯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这栋楼的纠偏图纸已经出来了,申湖代建公司已经递交到徐汇区质检站,由区相关部门安排专家联审,如果审图通过,就按图施工,抓紧进行纠偏。我们相信,只要责任不偏,履行到位、追究到位,加装电梯的梁,也就不会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