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觉得,她没必要握这个手

我也觉得,她没必要握这个手

00:00
09:01

万物皆虚,万事皆允。

做人行事,将心比心。

想清楚别人也这样对你,你受不受得了就行。

聊几句体育八卦吧。

这两天,2023年世界击剑锦标赛正在意大利米兰举行,乌克兰击剑名将、四届奥运金牌的奥莉加·哈尔兰在与俄罗斯选手安娜·斯米尔诺娃对阵时,前者在获胜后拒绝与后者握手,甚至疑似用剑指向对方以防止其接近。

而米尔斯诺娃对自己热脸贴了个冷屁股异常不满,在场上静坐了整整45分钟表示抗议。

此事曝出后,国际击剑联合会一度以违反比赛规则为由取消了哈尔兰的参赛资格。而由于世界击剑竞标赛同时兼任了明年巴黎奥运会的预选赛,这就意味着哈尔兰将无缘参加巴黎奥运会。

而消息曝出后在全球引发了轩然大波,哈尔兰自己表示,即便比赛资格被取消,她对自己当时的举动也不后悔。因为俄罗斯选手所属的国家正在侵略她的祖国、屠杀她的人民,不仅如此这位安娜·斯米尔诺娃还有一个亲弟弟正参加俄军,在乌克兰境内进行“特殊军事行动”,斯米尔诺娃还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自己与这位弟弟的戎装合影以示支持。所以哈尔兰认为“她的双手上也沾了我同胞的鲜血”,不愿意与其握手。至于赛后以剑杵地的行为,哈尔兰解释说这并非挑衅,而是为了让对方和她简单的碰剑致意一下,以示比赛结束——哈尔兰称自己曾在赛前询问过裁判,并得到了裁判的允许。

此事影响进一步扩大之后,最近消息是国际击剑联合会又改变了其原先的决定,恢复了哈尔兰的比赛资格,不仅如此,国际奥委会还作出决定,绕过本届世锦赛,直接授予哈尔兰参加下届巴黎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国际奥委会主席向哈尔兰发出信件,他告诉对方,已对奥运会资格审查程序进行了“独特的例外处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写了一封亲笔信给哈尔兰,他在信中说,“作为一名击剑运动员,我无法想象你此刻的感受……但我想表达我对你们的全力支持”。

短短一天多的时间,此事让挺俄和挺乌双方的心情完成了一轮急速互换。有朋友问我怎么看这件事,下面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首先,按照国际击剑联合会的相关规定,双方运动员在赛后必须握手确实是一项硬性规定。这跟其他某些体育项目赛后双方的友好示意有本质区别,因为击剑作为一种运动项目在近代欧洲发源非常早,因为当时的西方人把击剑不仅当成一种体育项目,更是决斗时的工具。整个欧洲近代历史上,发生的公开或私密的击剑决斗不胜枚举。所以击剑想要脱离基于复仇或私怨的决斗,单纯作为一种体育项目存在,就必须有一个赛后握手环节以示区别。

这个规定在当时是有“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种口号之外的现实意义的——如果真的在赛场上结了仇,双方赛后出了人命,组织者是要负责任的。

但我们应该就此认为哈尔兰拒绝握手的行为是错的么?我觉得未必。

因为现在俄乌双方本来就有仇,在赛场外的战场上天天都在闹人命。如果欧洲人击剑决斗的老规矩还在,估计双方决斗早就发生无数场了。

况且哈尔兰在赛后已经说了——即便知道这样做可能被取消比赛资格,失去宝贵的奥运门票,她也依然要这样做。

因为她认为这个对手的手上沾着自己同胞的鲜血,在俄乌战争结束之前,她觉得与这种人握手是对祖国的背叛。所以在遵从规则和忠于国家与自己心中正义而受罚之间,她做好了准备选择后者。

游戏《刺客信条》里有句话说:“万物皆虚,万事皆允”。这个意思是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规则是真正完全束缚住你的,只要你做好了对打破规则后受惩罚的准备,并过得去自己心里那道坎,你就可以做。

这一点上,其实俄罗斯人反倒给乌克兰人做了“杰出”榜样。

国际击剑联合会确实要求男女剑客们在比赛后握手以示友好;可是国际奥委会还呼吁要求各国在奥运会、残奥会举办期间停止国际冲突,还世界以和平啊。可是去年俄罗斯怎么做的呢?在2022年冬奥会、残奥会还在举行的时间点上,直接发动了对乌克兰的“特殊军事行动”。当然如此公然不尊重国际奥委会、不把体育精神当盘菜的行为,肯定是要遭到抵制和惩罚的。

可是人家俄罗斯似乎愿意承受这个打破规则的惩罚,于是他们就公然干了。

你敢做初一,我就敢做十五。只允许俄方在开战大事上公开违反奥林匹克体育精神,不允许乌克兰女剑客在握手这种小事上反击一下,这是不公平的。

甚至反过来讲,如果哈尔兰违心的握了这个手,我觉得反而很别扭,是对体育精神的亵渎。

因为国击联要求比赛双方握手的本意是表示双方比赛是比赛、赛后不要结仇。可是比赛双方如果本就是一天二地恨三江四海仇,赛后还要假装友好、握手。那岂不是让其他运动员正常的握手也变得可信性成疑了么?所以这个手不握,真的没毛病。

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这话隐藏的另一个道理似乎是,只要你想清楚别人也这样对你,你受不受得了之后,你就可以行动。像哈尔兰想的就很清楚——要惩罚我认了,以后俄罗斯人都不跟我握手的,那正好,老娘刚好不想跟你们握!

于是这个举动她就可以做。

由此又想到了另一件体育新闻,说这几天成都在开大运会,开幕式上美日韩等国运动员进场的时候,数万观众集体冷场,似乎是要给这些国家一个难堪,表明我们的某种态度。事发后我看有评论说这样不礼貌,还举出东道主惯例这样的东西来说事。我觉得倒是大可不必,他国运动员进场,欢呼或不欢呼与否,这是现场观众自己的自由。我们只需要想清楚一件事就可以了——

国际体育赛事是各国轮流举办的,以后我们的运动员如果到别的国家去参赛,别国也有观众这样对我们,我们自己能不能受得了他们这种态度?

中国要走向世界,以后我们再申办此类国际赛事,这种冷场如果成为组委会考察时的一个减分项,我们愿不愿意承担这个成本?

如果愿意承担,我们也受得了别国观众这样对待我们,那我觉得这种冷场就可以的,毕竟与哈尔兰的握手一样,观众的欢呼与否也是他们的自由。

明年就是巴黎奥运会了,虽然我们总说体育与政治要分开,但这是不可能的。以目前的国际局势看,明年的巴黎奥运会必然是一届“猛料”很多奥运会,至少在俄乌这对冤家之间,会借着赛场发生很多纠纷。而通过给哈尔兰特殊参赛资格这种事可以看出,国际奥委会和巴黎组委会方面正在鲜明的表明自己对国际时局态度,是不会和稀泥的。

现代奥运会起源于法国,法国人这次是憋着劲儿要向世界阐释一把什么才是他们心目中的奥林匹克精神,很多表达估计不会太温和。

到了那个时候,我们该怎样去评判那些必然发生的、牵连国际恩怨的赛场纠纷呢?

我觉得记住一点就好——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不是不可以打破规则,但与之相对的,你必须为打破规则所付出的代价做好准备,想清楚你这样对他人,他人也将这样对你。

如果这个代价你愿意承受,那你就可以做。

由此又想到了这两天莫斯科遭受了无人机的袭击,好多亲俄网民义愤填膺,质问“乌克兰人怎么可以袭击莫斯科呢?”——怎么不可以呢?俄乌之间现在是在打仗,乌克兰首都基辅自开战起都挨炸多少轮了,还回去这才公平么。

你说不对,俄罗斯本土就是不能炸!逼急了俄罗斯可以扔核弹!

我问你,俄自开战这一年多了,不扔核弹真的是因为“心善”“遵守规则”么?不,只是不敢——俄官方可比起哄网民们想的明白,一旦核弹扔出去了,就要做好自己也挨核弹的准备。

毕竟世界上有核武器的,又不止俄罗斯一家。

所以,万物皆虚、万事皆允。没有什么规则是凭空出现的,也因此没有什么规则不可被打破——只要你像乌克兰女剑客哈尔兰一样,想清楚将为此付出的代价,不后悔就好。

所以这个手不握,是这姑娘身为哥萨克后裔的勇气所在,也是身为剑客应有的快意恩仇,一点毛病都没有。

全文完

本文3000字,感谢读完,假日随笔一篇,喜欢请三连加关注,多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