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经络受病入肠胃五脏积发伏梁息贲肥气痞气奔豚1‖卷八

第二篇 经络受病入肠胃五脏积发伏梁息贲肥气痞气奔豚1‖卷八

00:00
14:19
第一段
【原文】黄帝问曰:百病始生,三部之气,所伤各异,愿闻其会。  
岐伯对曰:喜怒不节则伤于脏,脏伤则病起于阴;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其淫泆yi4,不可胜数。  

第二段
【原文】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搏,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中人肉间。其中于虚邪也,因其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内外,分为三贞。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稍深,稍深则毛发立,洒然,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病时痛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渐善惊。留而不去,传舍于腧。在腧之时,六经不通,四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脉时,身体重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络,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腧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泱,不可胜论。  

第三段
【原文】其著孙络之脉而成积,往来上下,臂手,孙络之居也,浮而缓,不能拘积而止之,故往来移行,肠间之水,凑渗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则腹䐜满雷引,故时切痛。其著于阳明之经,则侠脐而居,饱则益大,饥则益小。其著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则痛,饥则安。其著于肠胃之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也,饱则安,饥则痛。其著于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其著于膂筋,在肠后者,饥则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弗得。其著于腧脉者,闭塞不通,津液不下,而空窍干。此邪气之从外入内,从上下者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