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与学术论文写作的结合能带来哪些全新思路?当下数字人文领域涌现了众多热点,在技术与文化融合时,该如何进行平衡?
7月23日,第三届国际大学生数字人文菁英训练营举办期间,首届主编论坛在电子科技大学顺利召开,7位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们围绕“数字人文研究的前沿、热点与方向”主题探讨了数字人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媒介与传播”为关键词,分享了自己对数字人文的思考与见解。
本届国际大学生数字人文菁英训练营开营仪式上嘉宾学员合影
“作为研究者和老师,我想对于数字人文领域来说,这7位学者分享的研究方向、研究热点以及基于数字人文进行深入的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都非常有价值,希望这能在训练营的同学们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并于今后的岁月中不断浮现出来,给他们予启发。”在论坛中,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训练营组委会主任谢梅说道。
智能技术赋能人文学术研究
在数字化时代,智能技术与学术论文写作的结合为各领域学者带来了全新的思路。论坛上,《民族学刊》主编,四川省社科学术期刊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王珏在其题为《智能时代的学术论文写作》的分享中提到,“技术改变了生活方式、管理方式、社会、思维,甚至是思想。这一系列变化,对我们学者学习的改变特别大。”
他表示,在做学问时善用现代的数字化工具,将能有效提高效率,“以前我们写论文就是看书、做笔记、做卡片,现在我们基本只需要在网上搜索、下载、保存即可。这对我们的学习来说,是一种非常便捷的方式。”
《西南大学学报》副主编,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本朝则指出,数字人文为跨学科的研究,整个研究领域从开始就以跨学科的交叉面貌呈现。在当下数字人文的发展态势下,人文学者曾有的知识结构、研究思维结构都将被重塑,也亟需数字人文机构、区域、国际的合作以实现便捷数据共享。
冷静对待数字人文热点 避免“娱乐至死”
近些年,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改变了文化、艺术的生产、贮存、传播、分配和消费方式,数字人文领域涌现了众多热点,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借助电子游戏等数字载体“强力出圈”,甚至走向了世界。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主编,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炎认为,这类借助数字载体的文化传播现象无疑是具有诸多优点的,值得学习与研究,但同时,相关领域的学者也应该审慎对待数字人文热点。他认为文化在电子游戏中完成数字化转型和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将娱乐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无限放大,而将传播、教化等功能过滤,呈现出一种‘娱乐至死’的现象,这会使得整体文化价值有所流失。
“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持续的社会稳定和极速增长的技术之间往往是具有矛盾性质的。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推动知识创新、文化碎片化和价值多元化的过程中,隐含着导致社会阶层分化、撕裂社会的力量。作为人文科学研究的学者,当我们在分析和研究数字人文,聚焦数字技术对文化、经济、社会带来正向价值、力量的同时,兴许还需要关注数字人文隐含的社会问题,负面影响的因素。”在题为《数字人文热点的冷思考》演讲的最后,李炎如此总结道。
《新闻界》执行副主编孙尚如在论坛上对媒介的概念界定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表示,当下媒介融合、人工智能理念中所指称的、关注的、研究的媒介范畴及角色不足。只有厘清其内涵及外延,才能找到数字人文传播哲学的原点。此外他认为,数字媒介或数字新闻研究的落脚点是对民主和公共性的推崇。
为全智能出版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
2022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刷新了大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在AIGC浪潮席卷而来的当下,数字化时代出版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
在主题为《技术创新驱动下的出版复杂系统迭代机制》的分享中,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易容表示,在数字出版的迭代过程中,数字出版1.0的驱动主要来自计算机和储存媒介的硬件突破,数字出版2.0的驱动技术则来自于无限联结的互联网,当下数字出版3.0的核心驱动力应是以目前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爆发,而数字出版3.0的到来,将大大改变出版方、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例如,使得作者与读者将不再保持“单向传播”的关系,而让读者有机会变为二次创作者,或是让读者决定作者如何创作。
他提醒,不论是已经,还是即将进入出版行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都应该为全智能出版时代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人工智能的自我迭代和智能的奇点正在到来,AIGC所谓的智能化创作的模式,代表着数字出版是一个前向兼容的整体出版革命,当我们没有意识到它在颠覆底层逻辑,仍然把它作为一种简单的辅助性的工具,未来就会因它而被行业淘汰。”
《四川大学学报》编辑,四川省社科期刊协会副秘书长邱爽也指出,学术期刊从经历学术非职业化阶段,再步入学术职业化阶段,如今逐步转向数字时代,其功能也由“传播”转变为“传播、遴选与认证”。在数字时代,其传播功能逐渐弱化、遴选与认证功能则进一步强化。为适应新的数字技术变革和理论方法革新,期刊与作者应创新知识、生产有效知识并得到更多精准化、个性化的学术涵养。
对于进一步数字化变革的到来,《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主编、中华女子学院科研处处长臧海群则表示,学术期刊当下应具有“变”与“不变”的能力。一方面要能够实现载体形式、传播方式、运营特点、发展方式和服务能力转变的跨越,另一方面又应坚守学术本色、交流角色、社会责任的不变,以体现科技期刊的价值、肩负好正式学术交流系统核心媒介之责并支撑国家科技和社会发展。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