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如何针对性治疗感冒的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咽痛(或伴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外感发热,根据辨证,辛温、辛凉解表均能解热。对症治疗,外感高热,加用柴胡、青蒿、黄芩、生石膏,无论寒热,疗效颇佳,柴胡、生石膏解热时需重用。外感之邪,祛除需有出路,祛邪主要应用汗、吐、下法,使用解表剂实为汗法,吐法现已少用,下法在外感高热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亦应引起重视。下法含通大便、利小便,通利二便有“釜底抽薪”“以泻代清”的作用,促使热邪下泄。李寿彭老中医的儿科高热方剂——青柴石知二黄汤,方中有青蒿、柴胡、生石膏、知母、黄芩、生大黄等药物,其中使用生大黄即为下法,意在釜底抽薪。注意汗、吐、下等攻邪法不可过用,过用伤正,需中病即止,或在应用时即兼以扶正、保脾胃。儿童感冒的外寒内热证较多,麻杏石甘汤为常用效方。
感冒头痛,在整体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结合治疗外感头痛的川芎茶调散、芎芷石膏汤选用药物,亦可根据引经的理论加用药物(详见头痛一节)、川芎、葛根、白芷、全蝎为常用对症治疗药物。白芷、全蝎为常用的头痛止痛药对。热证头痛者,根据某些老中医经验可重用土茯苓。
鼻塞、流较多清涕,可加用鼻炎常用方苍耳子散;清稀涕、痰多而恶风寒甚者,即可根据外寒内饮证用小青龙汤。黄稠浊涕、痰者,为热证;痰、涕量少黏稠,口咽鼻干,要考虑温燥、阴虚、风热;量多黏稠者,要考虑痰热。黄稠浊涕、痰,宜用清热解毒、清热化痰药物,归肺经的鱼腥草、金荞麦、天竺黄、竹茹、板蓝根、蒲公英、重楼等为常用药物。
咽喉疼痛为热证,一般为风热外感,亦可能为阴虚外感,即注意热证须分清实热还是虚热。咽喉红肿热痛较甚,常伴扁桃体炎症,多为实热,病位多在肺胃;咽喉淡红或鲜红,肿痛不甚,伴渴不欲饮,为阴虚内热,病位同样多在肺胃。临床实热较多,宜用马勃、射干、鱼腥草、连翘、蒲公英、重楼等,咽喉肿痛加用蝉蜕、僵蚕、地龙等虫类药及浙贝母、玄参、夏枯草等散结中药则疗效更佳,尤其是针对伴有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者。另外,咽痒多偏寒,可加用荆芥、防风。咽喉不利,桔梗甘草汤可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