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杀一位一品大臣有什么后果?

在古代杀一位一品大臣有什么后果?

00:00
18:08

在古代官僚体系中,一直有着非常严格的等级秩序,从一品到九品,每一个等级都有着天壤之别,每一个级别都是古代官员们梦想着要跨越的目标。

作为这套官僚体系中的顶尖存在,一品官一直都是诸多官僚所心向往之的存在。

而一品官又有诸多类别,例如,正一品官:太师,太傅,太保,以及一系列的大学士称号。从一品官:少师,少傅,少保,以及协办大学士和六部尚书。

他们的权力与地位少有与之比肩,抛开那些改朝换代的逆臣以外,已经是读书出身的官僚所能奋斗到的极限了。

按理来说,他们地位非常尊贵,下面的大臣会对其十分尊重,上面的皇帝也会对其非常的客气,一般情况下都会老死在任上。

可人生总有无常,即使是高贵如一品大员,也难逃杀身之祸,而他们的死则往往能够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就以三位一品高官之死为例来解读......

一、第1位:武元衡

武元衡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非常出名,因为他是第1例在大街上死于非命的宰相。正如诗云:长安城内死,千秋史上名!

那么这位千古宰相究竟如何遭了这种报应呢?

武元衡,出生于公元758年,为武则天的曾侄孙。年幼即天资聪颖才华出众,于公元783年参加科举考试,因为诗词过于出众,随即金榜题名,位列进士榜首。

之后,武元衡的仕途之路就一发不可收拾,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到了后来居然能与白居易齐名。宋人魏泰在 《临汉隐居诗话》 中评价说:“武元衡律诗胜古,五字句又胜七字。”

在唐朝的那个氛围下,诗词出众就有了出名的机会,而有了名气,则会有更好的上升空间。

果然,武元衡先担任华原县令,之后又得到唐德宗的欣赏,一年之内三升其职。

史书记载:“擢为御史中丞。尝对延英,帝目送之,曰:‘是真宰相器!’”能够仅凭借诗词得到君王的如此器重,可见其才情之高,应该不在白居易之下。

但武元衡可不仅仅只会诗词,他在行政方面也颇有建树。公元805年,唐德宗去世,之后由唐宪宗继位。

唐宪宗非常欣赏武元衡,认为其德才兼备,于是任命他为宰相。

骤得高位,武元衡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不知所措,或者趾高气扬,而是认真分析朝堂困局,并且大胆的提出了,打击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从此,朝堂迎来了一位铁血宰相。

在这之后,武元衡开始严厉压制各地方势力——例如镇海节度使李锜被告谋反,唐宪宗招其对见,结果此人三次称病不上朝。

朝中大员都建议应该缓和局面,不应该逼得太急。但武元衡却坚持主张:陛下新即位,天下属耳目,若奸臣得遂其私,则威令去矣。

唐宪宗深以为然,于是继续促使对方入朝,李锜眼看无法拖延,于是扯旗造反。但判断过于仓促,所以很快被朝廷剿灭。

除此以外,朝廷还曾面临西川节度使空缺的局面,武元衡又挺身而出,以检教吏部尚书兼门下侍郎,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

在武元衡的软硬兼施之下,很快西川的乱局被搞定,在其离任之时,百姓夹道欢迎。

公元813年,武元衡再次被唐宪宗召回朝廷,担任宰相。

不过这时朝廷的局面越来越乱,淮西镇勾结河北诸镇遥相呼应,抗拒朝廷,朝廷里面有派系林立勾心斗角,各大臣与底下的割据势力私下串通。

局势一团乱,武元衡再次拿出狠辣手段,试图帮助唐宪宗收拾天下,回到盛唐时期。

此时恰好814年淮西节度使去世,但吴元济秘不发丧,还向朝廷请求担任淮西节度使。以武元衡为代表的朝廷中央势力坚决反对,于是吴元济举兵造反。

面对这一变局,唐朝廷也陷入了当年汉朝廷一样的七国之乱的局面中,中央内部也有很多人主持和平谈判,剩下的人摇摆不定。

只有武元衡坚决反对,表示一定要对反叛军进行严厉打压。

客观的说,当时朝廷内部也是一片乌烟瘴气,有不少的大佬和地方割据势力沆瀣一气,因此有不少人在帮助叛军。

值此危机关头,武元衡一直都坚决主张平叛,为稳定大局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当时唐宪宗非常相信武元衡,所以,虽然唐朝迎来了空前的危机,但也迎来了平定天下的机会。

但是,这一切在公元815年6月发生逆转。

那是3日的凌晨,天才微微亮,街道上也只有零星的人,武元衡如往常一样早早的就赶往大明宫上朝,正在谋划着如何平定叛乱。

结果,突然听到了一声大喊“灭烛”,然后就听见了嗖的一声,黑暗中射出了一只冷箭,射中了武元衡。

当时武元衡还勉力维持着,想要站起来,但一旁出现了大批的刺客,他们赶走了卫士,当众砍下了武元衡的头颅,然后扬长而去......

唐中期与李白齐名的诗人,著名铁血宰相,有望扭转唐中期困局的武元衡,就此死于非命。在他去世以后,朝廷追赠他为司徒,以正一品的身份被安葬。

不过,武元衡虽然死了,但他却引起了极大的历史波动。

首先,当时唐宪宗是唐中期后期的有为之君,他和武元衡的配合也一度有望扭转藩镇割据。

可随着武元衡的死去,唐中央对于地方割据势力的勇气和魄力逐渐丧失,而唐宪宗也在晚年逐渐沉沦,唐朝逐渐失去扭转天下的勇气。

其次,武元衡作为朝廷的最高级官员,居然在大街上被人刺杀,这严重破坏了中央的官场秩序,导致了后来非常严重的恶性循环。

之后的朝廷刺杀和下毒成为了一种常见现象,官员也人人自威胁,替身保镖群体开始得到壮大。

二、第2位:柏葰

在聊这人之前,我们首先得聊一场大案——戊午科场案。

时间回到咸丰8年,顺天乡试揭榜,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高中者洋洋得意,落榜者垂头丧气。按以往年的传统,虽有悲喜穿插,但绝不至于产生矛盾。

但今年似与往年不同,落榜者不仅没有垂头丧气,一反常态的怒气冲冲。民间也有着很汹涌的舆论,指责此次考试作弊非常严重,其中有“门道”......

此事闹得非常大,甚至惊动了御史孟传金。

他在仔细调查后觉得此事可能为真,于是就上奏咸丰皇帝。

其中指出此次乡试有“或主考压令同考官呈荐,或同考官央求主考取中,或同考官彼此互荐,或已取中而临时更改”等舞弊行径......

此时咸丰皇帝正打算励精图治,得知后自然勃然大怒,准备对此进行调查。10月,咸丰皇帝责令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兵部尚书陈孚恩、户部尚书全庆等人会同调查此事。

豪华的调查阵容下,原本就舆论汹汹的舞弊案,很快就调查出了蛛丝马迹。

最开始被调查的是一个叫平龄的人。

此人是满洲镶白旗包衣,爱好戏曲,曾以票友的身份登台演出。本身他就差点触碰到“优伶不得参加科举”的规定红线,但他却居然以浅薄的学识高中乡试第7名。

朝廷的调查团第一个对他进行询问,此人一见这阵仗,当场就被吓得迷迷糊糊,在询问的时候他也语焉不详,而且没过多久就死在了监狱中。

人死了不要紧,他的试卷还在。中央调查团查看他的试卷,结果发现错字甚多,语句不全,试卷中还有7个错别字曾被改动。

很明显,此人的名次有问题,这必然有人徇私舞弊。

中央调查团立刻将此事上报给了咸丰,皇帝认为此次考试必有大问题,当即就对涉及此次考试的人进行处罚。

其中,刚刚升任文渊阁大学士的主考官柏葰当场被革职,副主考官兵部尚书,朱凤标和左副都御史陈庭桂也都被解任。

但案子还没有查完,咸丰皇帝要求办案大臣仔细调查,必须要严惩不贷。

案子接着往下查,结果查的人越来越多,被怀疑有问题的试卷有50多本,有一份甚至有300多个错字竟然得以中试。

这一幕幕,让调查人员倒吸一口凉气。

随后,在调查中,新中的主事罗鸿绎又扯出了更大的案情。

此人的试卷被送到咸丰皇帝的手中亲自查看,结果发现通篇错字,咸丰皇帝为此亲自查问此人的案情。

经过调查后得知,罗鸿绎是广东肇庆人,非科甲正途出身,而是用钱买了个六品刑部主事的官职。

为了混一个出身,他做了相当多的准备,首先是找到了同乡兵部侍郎李鹤龄代为疏通关系,两人约好了暗号,就开始了考试串通。

在考试后,李鹤龄在试卷上找到了老友留下的暗号,于是将他的卷子推荐给了主考官。

在这一过程中,李鹤龄就找到了自己的同年翰林院编修浦安,希望到时候能够从旁帮助,此人当即就同意了。

事实上,这个浦安发挥了大作用。

在李鹤龄将考卷推到了主考官处后,主考官认为这份试卷水平不够,打算将其淘汰,于是柏葰让襄助科长事务的随身家仆到浦安处办理撤卷事宜。

浦安恰好与这个仆人关系甚好,于是两人合作,希望能够劝服柏葰收回成命。

在仆人的劝说下,柏葰居然真的昏了头,同意了对方的请求,取下了本该取卷的考生刘成忠的考卷,让罗鸿绎得以高中。

更让审理人员惊讶的是,事后,罗鸿绎和浦安分别向柏葰致敬了12两和16两白银。也就是说,为了区区十几两白银,柏葰也参与了科场舞弊,而且还是核心人物。

随着案件的真相大白,本来就打算震慑整个朝廷的咸丰皇帝决定要严办此事,于是重重的审判了柏葰,不仅剥夺了这位军机大臣和文渊阁大学士的全部职务,还对其处以死刑。

这个案件在当时震惊朝野,因为柏葰可是两朝老臣,是真正的一品高官,在朝堂里面威望相当之高。

另外根据史料记载,柏葰在出事以前,曾经以清除江苏的漕务蛀虫出名,深得道光皇帝的信任,被人称之为干吏。

结果,在这场考试案中他因为十几两银子命丧黄泉。一时之间,百官震动,大家都感受到了咸丰皇帝的力求图新意志。

不过可惜,柏葰的死并没有为咸丰皇帝取得任何一丁点实际作用,在后来的历史中,清朝在咸丰手中陷入到更混乱的状况。

或许唯一起到的作用,就是对科场舞弊现象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但也只是暂时的。

第3位:马新贻

说起马新贻,大家可能都会想到《投名状》中的李连杰,以及他背后的刺马案。

其实,历史上的马新贻可不简单,作为九大封疆大吏之一,他的能力不差,算是类似于曾国藩般的人物。

可惜,他却在人生最鼎盛的时候死去,而且还落下个骂名。

首先来看刺马案。

刺马案发生于1870年8月,时任两江总督的马新贻刚检阅完军队,正准备回到自己的督府,结果有“充军犯”张文祥突然出来喊冤,马新贻出面接见,却突遭此人刺杀,然后不治身亡。

这就是历史上的刺马案,而伴随着案件的爆发,整个朝廷都沸腾了起来。

首先是马新贻这个人。

马新贻于1847年考中进士,随后就在安徽担任知县。在他任职期间,曾经一度获得好评,以勤政而著名。

之后赶上太平军入侵安徽,当时诸多官员纷纷逃窜,而马新贻却大胆站了出来,开始训练军队,准备和敌军硬抗。

由于时局艰难,朝廷开始对地方放权,马新贻也可以趁机而起。

1855年,他跟随钦差大臣袁甲三率领部队进攻庐州巢湖的太平军,其表现十分出众,先击败了来援的太平军,又连续击败占领盛家桥、三河镇、柘皋的太平军,接着又攻克了庐州。

因平定太平军有功,被提拔升庐州知府,赐花翎。

之后1857年,捻军和太平军合力攻克桃镇,并分逼因袭扰上、下派河,马新贻又及时率领部队在舒城将敌人击败。

当然,当时太平军席卷之势已起,即使是马新贻开始也遭遇挫折——1858年马新贻遇到陈玉成部队,结果被打的全军覆没,他也因此被撤职。

不过他的能力并不存在任何问题,钦差大臣袁甲三非常欣赏他,于是在1860年保指他官复原职,继续太平军作战。

经过此次大败,马新贻宛如脱胎换骨,其所率领军队一路高歌猛进。

1862年,马新贻跟随袁甲三攻克庐州,并随后在吴山庙击败太平军,被授予加按察使衔,署理布政使。之后又数次击败苗沛霖的叛军,声名赫赫。

到1864年,马新贻成为浙江巡抚,当时浙江刚收复,内部一片混乱。此时马新贻的政治才华也展现出来,他调整好状态,开始全身心投入到行政建设中。

很快,马新贻消灭了土匪,安定了人心,恢复了治安,恢复了税收,浙江大治......

从上文中不难看出,马新贻堪称文武全才。

而且因为他独立于湘淮体系外,使他得到慈禧太后欣赏,人生迎来巅峰时期,1868年马新贻被提拔为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朝廷甚至准备用他来制约曾国藩。

可惜,在马新贻刚刚上任的时候,就发生了前文提到的那一幕,堂堂两江总督居然被人公开刺杀。听闻这事后,慈禧太后震怒,要求官员严查此案。

对于慈禧来说,她此举就是想要瓦解湘军,而马新贻被杀很明显就是湘军在反对她,只要把案子查下去,必定能够让湘军吃一个大亏。

可结果却使慈禧太后大呼意外,刺客张文祥没有选择逃跑,而是主动投案,后来当场就被控制起来。慈禧安排的钦差大臣很快到位,查问此人来由。

张文祥只提供了名字,但却不说缘由。直到熬审了4个月后,才有了具体犯罪缘由。

按照张文祥的说法,他早年曾娶妻罗法善,后来参军进入李世贤的部队,转战东南数省。之后李世贤溃败,张文祥逃回了家,结果他的妻子已经改嫁给了吴炳燮。

张文祥对此非常生气,于是曾向浙江巡抚马新贻告状,结果对方置之不理。此事让张文祥怀恨在心,再加上朋友的怂恿,于是就刺杀了这位两江总督。

案情似乎已经审理出来了,可慈禧太后对此十分不满,认为必有内情。

与此同时,街头巷尾出现了各种谣言,说什么马新贻和张文祥等人拜了投名状,但马新贻强占了兄弟的媳妇,遭到了兄弟投名状的反杀。

还有的说,马新贻想要叛变中央,张文祥是义士。

总而言之,舆论是一片混乱,省里的人迟迟不给更深的答案,最后曾国藩和调查团一致认为此案不宜审下去。

慈禧太后也只能忍气接受,追赠马新贻太子太保,以一品大员的规格入贤良祠厚葬。

不过,马新贻虽然死了,可却使得中央与湘军的矛盾彻底激化,马新贻的浙江巡抚和两江总督先后针对的就是曾国荃与曾国藩。

朝廷要解散湘军了,可湘军居然敢当众杀人,甚至还暗示要兵变,这可把慈禧太后吓坏了。在后来的博弈中,慈禧被迫给予曾国藩无上荣耀,而曾国藩也最终裁撤湘军。

只不过慈禧太后没有想到,曾国藩把湘军的底子都塞给李鸿章,而李鸿章后来又酝酿出了袁世凯这条恶狼,这一因一果早已注定。

至于马新贻之死这件事情,则成为了现在畅谈的历史谜案和影视桥段......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