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团谢绝记者律师,到底在心虚什么?

旅游团谢绝记者律师,到底在心虚什么?

00:00
04:10

近日,据上游新闻报道,新闻从业者李先生爆料,自己在某平台团购了一单云南游,在与工作人员沟通出行事宜时,多问了一句:“有记者证是不是有优惠,免门票?”没想到,对方马上来电核实李先生的身份,并建议他不要跟团了,说这种旅游团肯定经不起推敲,他冒不起这么大的风险,怕丢了工作。

从报道来看,当记者询问当地多家旅行社后发现,类似具有针对性的“劝退”现象并不鲜见。有的旅行社直言“我们没办法接待记者,也没有旅行社愿意接待记者”;有的表示“导游都不敢收这种,万一随便路上拍两张照,这种有点不好办,最好就不要去了”,还指出类似记者、律师等“敏感行业”的顾客,都在“谢绝名单”之列。

客观来讲,旅行社恕不接待记者、律师,的确有违《旅游法》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涉嫌职业歧视。不过,这恐怕并非问题的重点。据媒体调查,一般来说,纯玩团对记者身份没有限制,对所谓“敏感人群”严防死守的,更多还是那些有猫腻儿的违规低价团、购物团。就此而言,将记者、律师群体排除在外,反倒是提前替他们“避坑”了。

按照某些相关工作人员的说法,新闻从业者可能会通过参团调查的方式,对不法行为进行曝光;而律师的专业知识丰富,维权意识普遍较强,更容易发现合同漏洞和侵权乱象。究其原因,是他们自己也明确知道:这些低价团、购物团,往往存在忽悠游客、强制购物等问题,根本经不起推敲。

旅行社“屏蔽”特定人群的举措,无疑是在掩耳盗铃。且不说为防打草惊蛇,有心的新闻从业者可以通过暗访的方式发现问题、收集证据,回顾近些年有关不合理低价团的负面事件,最初由普通游客发文爆料者不在少数。当人们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发声渠道愈加多元,部分旅行社还在心虚地防记者、防律师,显然是在自欺欺人。

对于上述乱象,当地有关部门确实有必要及时调查核实,严肃整顿类似的行业“潜规则”,但引导传统旅行业尽快实现转型升级,走出经营困境,也许才是治本之策。

近些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导航系统越来越便利,网络上对于不同景点的游玩攻略也十分丰富,这为更多人选择自助游创造了条件,也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旅行社的业务。

为保障运营收入,通过低价游吸引客源,然后通过诱导消费、强迫消费等形式变相增加“客单价”,成为一些旅行社的选择。这种通过“坑游客”维持业绩的做法,显然是在饮鸩止渴。

打开社交媒体,有关“大巴车上不让睡觉,给你洗脑”、“第一次跟低价团,也是最后一次跟”、“被强制购物点的物价惊到”等吐槽帖不胜枚举,可想而知,如果行业不加强自律,有关部门不加紧整治,势必会“劝退”更多潜在消费者,让行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此前就有调查显示,如果看到即将前往的旅游目的地出现负面新闻,仅有16.31%的游客表示并不在乎这类消息,而有75.73%的游客会考虑取消计划。

要打破传统旅行社的不良路径依赖,鼓励它们创新求变,探索独具特色的健康发展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比如,在行程设置上,可以顺应当下游客更注重个性化体验的趋势,设计聚焦茶文化、禅修之旅等不同的主题、更加细分的路线,也可以邀请专家开展游学之旅,增加旅途的文化含量。同时,有必要对导游群体加强培训,提升深入讲解的水平,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避免“复读机式”的糊弄型讲解。

如此一来,旅行社旅游产品的比较优势自然凸显出来,不必担心客源寥寥、营收无门,也不会因经营困境而费尽心思“套路”游客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