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格物”与“格心”

王阳明:“格物”与“格心”

00:00
04:51

格物,来源于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来源于五经四书之《大学》。是我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在儒家学说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一般可理解为:“格”即推究;“物”指客观事物;“致”即求得,“知”即知识、智慧或道理。格物致知即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阐释,要从“格竹”说起。据王阳明的《年谱》记载:“一日思先儒谓‘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


严复在《救亡决论》中也讲到:“前明姚江王伯安,儒者之最有功业者也,格窗前一竿竹,七日病生。”


这个故事大意是说,王阳明想通过格竹来弄明白竹子的道理,从而获得关于竹子的生长规律等知识。正好在所住的书院里,有一片茂密的竹林,于是就坐在竹林前静静地看着竹子。就这样过了一天、二天,到了第七天的时候,他终于病倒了。


王阳明之所以要格竹,是因为他年轻的时候,立志要做圣人。于是就根据朱熹所讲的格物致知的道理。认为一草一木,皆含至理,只要把这一草一木所有的理都格懂了,就能修成圣人了。但是,王阳明一连格了七天,什么都没有格出来,实践没有检验出真理来,反而自己病倒了,什么也没有格出来。


自此之后,王阳明就提出了“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的以“致良知”“知行合一”为主要内容的阳明心学。


这样就产生了朱熹“格物”思想和王阳明“格物”便是“格心”的心学思想。“格物”与“格心”就成为了两种学说,然而,细究其中,既各执一词,却又殊途同归。


王阳明,自此逐渐成为可以与孔子、孟子、朱熹并列的人物,也就有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孔孟朱王”之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