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很多人用这句话调侃季节性犯困。其实,天热犯困还可能和大脑本身有关。
一项研究发现,天热会使大脑提前开启“午睡模式”。
《生命时报》结合研究并综合专家观点,解释高温与犯困的种种关联,并教你通过饮食法在夏天“醒脑”。
受访专家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副会长 王旭峰
天热会使大脑进入“午睡模式”
高温与犯困之间有哪些联系?一项发表于《当代生物学》的研究发现,大脑的昼夜节律中心掌控着夏天“嗜睡”的秘密。
该研究由美国西北大学温伯格艺术与科学学院团队完成,通过对位于果蝇头部的内传感器进行观察,发现这些神经细胞是脑的昼夜节律中心,用于控制炎热条件下白天的“午睡”活动。
简单来说,这类神经细胞对温度变化敏感,当温度升到一定水平,这些细胞可能影响“午睡”睡眠机制重组,通过发出信号以干扰昼夜节律,从而增加睡意。
研究者指出,人类可能有类似神经构造,这或许能解释为何温度升高人会犯困。
这些因素都会催生困意
高温导致的哈欠连天、乏力、头晕、食欲减退……在医学上称为“夏季倦怠症”。
一些人还会表现为:不管晚上睡多久,一到白天,仍然有抵不住的困倦。
除了神经生理因素,以下原因也会导致天热犯困:
传统医学
伤津耗气
传统中医认为,夏打盹跟气候特点有关。夏天比较湿热,是容易伤津耗气的季节。
“暑”是夏天的主气,为“阳邪”,暑热熏蒸,人居其中,汗出不止,损伤人体的津液,而津液是气的载体,气必须依附于津液而流布于全身。
如果津液大量流失,气随之耗散,最终出现犯困、乏力、气短、汗多等症状。因此,缓解夏困可以从清暑热、补益正气着手。
营养学
铁、钾元素流失
气候炎热导致人体出汗增多,钾、铁等元素流失。若缺乏钾,机体无法合成糖原,大脑和肌肉功能减少;而缺铁容易使人食欲降低、贫血。
研究发现,贫血者工作、学习效率及抵抗力都比普通人弱。
环境
睡眠不足和缺氧
夏天昼长夜短、早起晚睡,睡眠不足易使人疲乏。
天气炎热使皮肤耗氧量增加,不少人因贪凉长时间待在空调房,空气不流通导致缺氧,引发大脑疲乏。
如何赶走夏季疲乏?
白天大脑总是昏昏沉沉,不妨从饮食和休息方式上调整:
1
必须吃主食
谷类、薯类和杂豆类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
谷类包括小麦、稻米、玉米、高粱等及其制品,如米饭、馒头、烙饼、面包、饼干、麦片等。
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摄入谷类200~300克,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另外,薯类50~100克,从能量角度,相当于15~35克大米。
2
多吃蔬菜和水果
新鲜蔬果是钾的主要来源,夏季蔬果较为丰富。《指南》推荐,在1600~2400千卡能量需要量水平下,推荐成年人每天蔬菜摄入量至少达到300克,水果200~350克。
另外,黄豆、小豆、绿豆等豆类含钾更为丰富,夏季可以多喝绿豆汤,或吃绿豆芽、黄豆芽拌菜。
紫菜含钾量较高,做鸡蛋汤或豆腐汤时放少许紫菜,既能提鲜,还可增加钾的摄入量。
3
吃含铁食物
铁可以分为肉类食物中的血红素铁和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非血红素铁需与维生素C搭配才能吸收。
对素食人群来说,除了吃富含铁的木耳、蘑菇、大枣等食物,还需要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非素食者可通过每天食用40~75克瘦肉,每周食用2~3次30克左右的动物肝脏或血液补充铁元素。
4
及时补水
夏天多喝水不仅可以加快新陈代谢,还可以增加体内血液循环速度,加速降低体表温度。多喝淡茶水能为身体提供一定的钾、镁等矿物质。
同时,茶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可以兴奋中枢神经,对于驱除疲劳有一定效果。
推荐几个高效休息技巧:
见缝插针休息:工作或学习45分钟,休息5分钟;
换个任务代替休息:工作劳累时,可以偶尔收拾一下办公桌;如果是在家办公,可以用拖地等家务活放松;
上午休息更好:上午人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早上10点~11点时休息一会儿,更能提高工作效率;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