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的雄浑气魄,李白、高适等诗人的豪情壮志,唐诗传承千年的经典魅力,用动画要如何展现?将于7月8日上映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就做了这方面的尝试。该片是国产动画厂牌追光推出的“新文化”系列的开篇之作,由谢君伟、邹靖执导。
表达不懈追求理想的人生态度
“李白、高适的诗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对他们的故事既熟悉又陌生,我们这次想通过动画电影的形式去展现大唐盛景和这些伟大诗人的魅力,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诗意浪漫。”《长安三万里》导演谢君伟介绍,该片旨在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演绎,以打动更多人。
谢君伟的儿子有本书叫《小学生必背古诗文129首》,有天孩子在背“春眠不觉晓”,谢君伟很自然地接上后面的诗句,让儿子大感惊讶。在那一瞬间,谢君伟感到,两代人的情感被文化串联起来了。“让我有机会把他们熟知的李白、杜甫、王维的故事用动画展示给下一代,这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长安三万里》这一片名,来自明代陈子龙《从军行》“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这个片名也点出了影片主题:“长安”代表李白、高适等人心中的“理想之地”,而“三万里”是他们与理想之间的距离。片中的各个主角都不太得志,李白一生都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挣扎,高适大器晚成,郭子仪有过被判罪甚至要被斩首的经历……但他们在自己人生的困境中依然坚持往前,不懈追求自己的理想,这种人生态度,不论在当时,还是在当下,都非常珍贵。此外,人与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情感,也是该片着力刻画的重点。
从高适视角回顾李白的一生
《长安三万里》真正的主角是李白,但电影却从另一位诗人高适的视角出发,回顾他与李白的一生往事。谢君伟解释,李白是天才,是“谪仙人”,而高适更像传统意义上的普通人,更接近大众,他的视角更容易让观众进入影片。
在角色设计上,因为电影时间跨度大,涉及人物不同年龄段的形象,影片共呈现了25个版本的高适,15个版本的李白。“比如高适,他从8岁到60岁,换衣服、长胡子、皮肤纹理都有变化,连他的马都有很多种,不同时期骑的马不一样。”谢君伟说。
片中的中年李白,贴近教科书上大家熟悉的形象;而青年李白,影片主创希望他是潇洒的,所以给他设计了散发,而且因为史载李白剑法出众,所以片中他的形象很像一个剑客。“电影里李白、高适穿的都是唐朝的圆领袍,但我们根据两人不同的性格,对服饰进行了不同的设计,高适是比较坚韧、中规中矩的,李白更潇洒,所以他的圆领制式会有一些变化,与其性格相匹配。”谢君伟说。
在人物故事上,《长安三万里》剧本遵循历史走向,但对于历史的空白部分,主创会在符合史实的基础上对这些空白进行艺术想象和设计,突出人物生平和性格。比如,片中展现了李白和高适的三次相扑。“唐代的社会风气尚武,相扑在当时比较流行,所以我们设计了李白会相扑,并且还教会了高适。电影里的相扑发生在他们人生的不同时期,青年时两人都身强体壮,到了中年身体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是他们的精神还在。”该片导演邹靖说。
用超现实手法呈现《将进酒》
在邹靖看来,创作《长安三万里》最大的挑战,在于从造型、场景、道具、表演等细节还原唐朝风貌,让观众感觉梦回唐朝盛世。
影片筹备阶段,主创团队前往陕西、四川等多地采风,参考了近100本相关书籍,结合图片资料,做了大量研究。片中出现了长安城景、扬州城景、黄鹤楼、胡姬酒肆、曲江池、岐王府、梁园、云山城、塞外等众多大唐场景和建筑。
片中大部分道具都有考据支撑,有的是找到了文字记载,有的则是有图片参考。比如片中黄鹤楼上的“诗板”,类似过去的木质黑板,不少驿馆寺院等场所都有,专供诗人题写诗歌,像最早期的“论坛”。还有李白等人在曲江酒肆玩的酒筹游戏,是主创看了相关纪录片后设计的,完全还原了古代酒筹的设计。“电影里还出现了唐代流行的‘叉手礼’,这个姿势大多表示尊重,但有场黑衣人追杀李白,郭子仪对李白施以援手的戏,黑衣人看见郭子仪也来了一个叉手礼,这里就是在表达不屑。”邹靖介绍。
李白吟诵《将进酒》这场戏,是全片一大高潮,也是创作时的一大难点。谢君伟认为,这首千古名作交织着李白的诗意与壮志、悲愤与豪迈,他们经过多次尝试,最终选择用超现实手法来表现。这场戏从故事板到最终制作完成,花了接近1年半时间,光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就做了很多版本。“我们留下了视觉化的《将进酒》,希望多年后大家提起这首诗,不只有名家解读、戏剧演绎,也能想起还有人曾用动画呈现。”邹靖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