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上焦篇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上,白话文)

卷一·上焦篇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上,白话文)

00:00
29:20

卷一·上焦篇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一、所谓温病,包括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等。

上述九种疾病在晋代王叔和所著的《伤寒例》一篇中大多已经提到。王叔和在论述时援引《难经》原文,以便使他的阐述显得更加圆满。根据时令季节发病特点来看,上述病证的存在是客观的;而王叔和在临床医疗实践中也确实遇到过这些病证。不过王叔和不能提出有别于伤寒的相应治法,却将上述病证统统列述于《伤寒例》中,实际上是把伤寒和温病相混淆。他认为《伤寒论》中的条文是治疗外感疾病的良好方法,于是便将所有外感疾病全部收录进《伤寒例》,并全部都以治疗狭义伤寒病的方法进行治疗。后来的医家也没有能够突破这一认识上的狭隘,仍然沿袭王叔和的学说,因循守旧。一千多年来,遗患无穷,都是由王叔和误导所致。难怪王氏学说被方有执、喻嘉言诸位医家所驳斥。然而,方、喻诸位医家虽然辩驳了王叔和之非,他们却没有制定新的治疗方法。喻嘉言虽然另外提出了治法,但仍然没有能够摆脱伤寒治疗方法的局限,与王叔和存在一样的弊端,其结果是后世医家没有可以遵循的方法。本书对这些问题加以详细考核,对古今学说加以适当取舍,确立完备的治法。除了伤寒一病仍尊崇张仲景《伤寒论》的方法以外,对其他四时外感疾病分别列述、脉络清晰。论述的体例都是先引述王叔和的学说,然后选取李东垣、刘河间、王安道、吴又可、喻嘉言、叶天士诸家的论述加以充实并发挥,最后以鞠通本人的见解作为总结。

风温病是初春时节自然界阳气开始发泄、厥阴风气旺盛、风邪之中挟有温邪所致的疾病。温热病发生于春末夏初,是由于阳气旺盛、温盛极转为热所致的疾病。温疫病是由于一种特殊的疫气流行天下所致,往往兼挟有秽浊之邪。流行时家家户户皆受感染,好像劳役一样。温毒病泛指各种挟有毒气的温病,缘于秽浊之邪太甚。暑温病发生在正夏之时,即暑病而热邪偏重的病证。温湿病发生于夏末秋初时节,即暑病而湿邪偏重的病证,是由于湿邪之中产生了热邪。秋燥病是秋季金气旺盛,燥烈之气所致的疾病。冬温病是严冬时节天气应当寒冷反而温暖,自然界阳气不能潜藏、温邪伤人所导致的疾病。温疟病是阴液本已耗伤之人复感暑热之邪,阴气不能制约阳热,使得阳热亢盛所致的病证。

鞠通按:历代医家关于温病的论述,往往顾此失彼。所以本书一开始就提出各种温病治疗的总纲,并且书名也就叫做《温病条辨》。

二、大凡温病,邪多首先侵犯上焦,病位在手太阴肺经。

伤寒病寒邪是由毛孔进入人体、从身体下部至于上部,是通过太阳膀胱经发病的。太阳膀胱经从五行属性上属水,而寒邪也就是水寒之气,寒与水“同类相从”,所以伤寒病从太阳膀胱经开始发病。自古以来,医家只是说膀胱经主表,这是不全面的。肺脏外合于皮毛,难道肺就不主表?(鞠通按:人体肺与膀胱一脏一腑同时主表,这方面的道理人们大多学习过但视而不见。从天地人这“三才”的规律来讲,天是宇宙间万物的大表。天属金,人体肺脏也是属金。肺主皮毛,《内经》说皮毛与天相应。天能生水。十二地支从子开始,亥为万物之始而登明,为天门,是贞元之气会聚之处。人身的膀胱是寒水之腑,所以与天气相同,而与肺同时主表。)治法必须以张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原则为准。温病的邪气是从口鼻进入人体、从身体上部到达下部的。鼻通于肺,所以温病是从手太阴肺开始发病的。太阴从五性属性对应是金;而温邪为火热之气,风邪是火之母。火气旺盛必定克金,所以温病始发于手太阴。这种发病规律必须用刘河间关于三焦的理论来论述。

此外,寒邪属于阴邪。《伤寒论》虽然也说“中风”,但那也是指从西北方来的风,是寒冷的风,其性质特别善于收缩。阴盛必定损伤阳气,所以寒邪冷风从皮毛进入人体以后,头部便被太阳经中的阳气阻遏,导致头痛、发热等症状的出现。太阳膀胱是属于阳性的腑,风寒是阴邪,阴邪盛则损伤人体阳气,道理正是如此。温为阳邪,而本书也说“伤风”。不过这风是从东方来的,是消除寒冷、融化冰冻的温暖的风。其性质是特别善于发越宣泄。阳盛必定损伤阴气,所以风温侵犯人体以后,首先郁滞壅遏太阳经中的阴气。导致咳嗽、自汗、口渴、头痛、发热、尺脉部皮肤热等症状。太阴肺是属于阴的脏,温热是属于阳的邪气,阳盛则损伤人体阴液。读者可以从上文的论述掌握阴阳寒温两大类的区别,自然心中明了而不致混淆。

太阳从东方升起,月亮从西方出现。世间万物,皆由这少阳、少阴之气生成,所以“东西”可以代指世间万物。人是万物之中最高级的,所得到的东西方之气最充分和丰富,与天地东西方之气相通相应。人如果生病,其气也是与天地东西方之气相通相应的。东方和西方是阴阳之气交通的道路。从东向西,自然界的五运六气依次为木、风、湿、火、热。湿土居于中间,与火相交而成为暑气。火属于南方。从西向东,自然界的五运六气依次是金、燥、水、寒;水属于北方。水与火是阴阳二气的基本特征;南与北则是阴阳二气的两个极点。天地阴阳之气运行不休并化生世间万物,所以天地的恩惠,似乎不能明显地看出来,而实际上却是对世间万物和人类有着莫大的恩德。天地阴阳二气的运动如果和调,那么人体的阴阳二气也就和调,哪里还会生病呢?天地阴阳与人体阴阳一旦出现偏盛偏衰,就会生病。偏盛偏衰情况较轻则病情也较轻浅,偏盛偏衰情况较重则病情也较深重。偏于火则发生温热性质的疾病,偏于水者则发生阴寒性质的疾病。这是由水和火两类不同性质的病邪引起的两大类疾病的区别所在,医生必须认识清楚。辨明属于水病、寒病,则用温热药物治疗;辨明属于火病,则用寒凉药物治疗。总之是要治疗偏盛偏衰的病变,使阴阳恢复平和协调状态。如果不是像镜子的空明那样一尘不染,不是像秤杆的平衡那样不偏不倚,是不能够明白阴阳平和的奥妙的。作为医生怎么可以各立门户,只专于或寒凉或温热一家之论呢。鞠通在辨别伤寒起于水、温病起于火的同时,把天地人体的阴阳之理也一并论述了。

三、温病初起,邪在手太阴肺经时,脉象既不浮缓,也不浮紧,而是浮数流利,或者两手寸脉洪大,腕至肘部内侧的皮肤触之灼热,头痛,微恶风寒,发热,汗出,口渴或不渴而咳嗽,午后发热更甚。具有这些脉症的,就可诊断为温病。

如果脉不缓,那就不是太阳中风病;脉不紧,那也不是太阳伤寒病。脉见动数,来去急促,这是风火搏击的现象。此种脉象《内经》称为“躁”。两手寸部脉大于关、尺两部脉,这是火邪克金的结果。尺肤热是指尺部肌肤温度很高。这是火盛反侮水的表现。头痛、恶风寒、发热、自汗,这几个症状与太阳中风的见症相同,很容易混淆。怎么鉴别呢?就从“脉见动数、不缓不紧”,症见“或渴、或咳、尺肤热、午后热甚”进行鉴别。太阳病头痛是由于风寒邪气循着太阳经脉上抵头部、项部,故头痛并伴有项强。太阴温病头痛是因为肺主司人体上部之气,上部之气受邪气郁阻,故头也痛。而且春季人体阳气上浮于头部,火热之邪性喜炎上,这都是太阴病温出现头痛症状的原因。因此吴又可说太阴温病头痛是由于邪气浮于外、影响到太阳经脉的结果,这是没有理论根据的猜测之说。伤寒之所以恶寒,是因为足太阳属寒水而主表,所以受了寒邪会出现恶寒;温病之所以恶寒,是因为肺外合皮毛,也有主表功能,故肺受温邪后也会出现恶寒症状。太阳病过程中,全身阳气皆被寒邪郁闭,故发热;肺主化气,肺受温邪侵袭则化气功能受损,肺气郁闭,也可导致发热。太阳病的自汗是由于风性疏泄、使卫气不能固密所致;太阴温病的自汗是因为肺主司卫气,温邪犯肺,皮毛开而不合。口渴是火克金的缘故。咳由肺气受郁所致。午后热势增高,其机制是午后浊邪归于人体下部;此外午后为火旺之时,人体阴气受火邪克伐,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四、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明显的,用桂枝汤治疗;发热甚,不恶寒而口渴的,用辛凉平剂银翘散治疗。但是这里不包括温毒、暑温、湿温、温疟。

按:张仲景《伤寒论》原文说,太阳病(是说类似于太阳证表现,即上文所说头痛、身热、恶风、自汗等症),只有发热、不恶寒而口渴者,名为“温病”,当用桂枝汤治疗。这是因为温病忌用发汗法治疗,而解肌方法最为适宜。桂枝汤是解肌的方剂,而且桂枝这味药物气味芳香,能化浊邪;芍药能收摄阴气,收敛阴液;甘草解毒、和中;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温病初起的时候,原本是可以使用的。本条改变前人方法,用桂枝汤治疗有恶风寒症状的病证,用辛凉药物治疗不恶风寒的病证,这并不是擅自违反古人的原则。仲景所说的不恶风寒,并不是贯穿疾病的全过程中。病证初起时也是有恶风寒现象的,到了发热症状出现以后,恶风寒就消失了。古人行文简朴;而且是相对太阳中风病在发热的同时也兼有恶风寒症状而言,故略而不言。寒水之病是冬日的冷气所致。此病如果不借助属于春夏温散性质的方药,是不能够解除的。这里虽然说是“温病”,但既然恶风寒,就表明温是从体内发出的,风寒从外来搏结于表,形成外寒内热病证。所以仍然用桂枝汤辛温解肌的方法治疗,使身体微有汗出,外寒内热之邪都可以解散。温热之邪属于春夏季节的气。温热伤人而不恶风寒,这表明并不兼有风邪。春夏季节的温热之气必须用辛凉属于秋季凉爽性质的方药来治疗,才能清退。桂枝汤是辛温之剂,用桂枝汤治疗温病,是用火救火,对病情无益。所以对于不兼恶寒的温病的治疗要像《内经》所说“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的方法治疗。

桂枝汤方:

桂枝六钱 芍药三钱(炒) 炙甘草二钱 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去核)

本方的煎服法,必须按照《伤寒论》记载的那样去做就可以取得疗效。否则,不仅会起不到桂枝汤的妙用,而且还可能引起其他病变,病邪必然留着不去。

辛凉平剂银翘散方

连翘一两 金银花一两 苦桔梗六钱 薄荷六钱 竹叶四钱 生甘草五钱 荆芥穗四钱 淡豆豉五钱 牛蒡子六钱

以上药物,用槌捣为粗末,每次取药末六钱,用鲜芦根汤煎煮,当闻到药物的香气浓郁时,即可取汁服用,不要过度煎煮。肺部疾患用药关键在于取药物的芳香轻清之气,如煎煮时间过长,则药的清香之气挥发,味道变得厚重,而直入中焦。病情重的,可以每四小时左右服药一次,即白天服三次,夜间服一次;如病情较轻的,可以每六小时左右服药一次,即在白天服两次,夜间服一次。服药后,如果病情还未得到缓解,可以照上述煎服法重复用药。

因为肺居上焦,邪犯肺卫为温病初起阶段,用药过重,则药过病所,难以取宣肺疏散透邪之效;用药量少,则病重药轻,也难奏效。所以仿照普济消毒饮的煎服方法,选轻清疏透之品,取清香轻清之气,并频频多次分服。现在的一些医生,虽然也有使用辛凉法的,但多数疗效不好,是因为病重药轻的缘故。医生一见疗效不佳,随即弃用辛凉,改用别的治疗方法,选用药物与病情越发不符合,即使疾病本身没有很快向深重发展,但用药不当,延误治疗时机,拖延几天后,病情也会传变为中焦或下焦证。银翘散临证加减法有:如兼湿浊之邪,胸膈满闷的,加藿香三钱、郁金三钱以芳香化浊,保护膻中;如津液耗伤伴有明显口渴的,加天花粉三钱;如兼温毒之邪,颈项肿、咽喉痛的,加马勃、玄参;如热伤血络,鼻衄的,去荆芥,淡豆豉,加白茅根三钱、侧柏炭三钱、栀子炭三钱;如肺气不利伴有咳嗽,加杏仁宣通肺气;如起病已两三天,病位仍在肺卫,但邪热逐渐深入,加生地黄、麦冬顾护津液;如热还不解,或者小便短赤的,加知母、黄芩、栀子等苦寒药,与麦冬、生地黄等甘寒药同用以化阴气,治疗热邪亢盛。

【方解】 按:温病是忌用发汗法治疗的。发汗不仅不能祛除邪气,反而会引起其他病症的出现。这是因为温病邪气在手太阴肺经,发汗只作用于足太阳经,对病情无益,温邪是从口鼻进入体内为患,只发散肌肤表邪也是起不到治疗作用的。而且汗是来源于心之阴液,发汗过多就会伤及心阳,损伤心阳必然会导致神明错乱、谵语、癫狂、邪闭于内而气脱于外的变化。再者错误地发汗虽然说是伤阳,但由于汗是人体五种液体之一,所以发汗也伤阴。《伤寒论》说:“尺脉微者表明患者里虚,禁止发汗。”意思即是如此。之所以说“伤阳”,只是突出说明损伤较重的一方面。温病最容易损伤阴液,而用药又再度伤阴,这难道不是加重病情吗?这就是古人用治伤寒的方法来治疗温病的错误之所在。至于吴又可在其著作开篇设立达原饮一方,按他的意思是直接通透膜原,使病邪迅速溃散,这首方剂用于体质壮实的乡野体力劳动者或许能将病治好,因为其用药芳香辟秽;如果用于膏粱厚味的富贵人家或体质虚弱的人,必定失败。这是因为该方用槟榔、草果、厚朴为君药的缘故。槟榔是一种坚果,所有种子类药物都是沉降性质的;槟榔味苦辛气温,体重而质地坚硬,其药力由中焦及于下焦,直达肛门,是作用于中下焦的药物。草果也是果实,它的气味特别强烈,大热,味苦,是入足太阴脾经的攻逐邪气的药物。厚朴苦温,也是作用于中焦的药物。哪有上焦温病初起即用中下焦苦温猛烈的攻逐之品,先伤少阴津液的道理呢!知母、黄芩也都是作用于中焦之里的苦燥药物,怎么可以使用呢?何况吴又可又提出了温邪游溢于三阳经的说法,相应有太阳羌活、阳明葛根、少阳柴胡的三阳经加药法,这仍然是把治伤寒的方法杂糅在温病的治疗之中,他根本不明白温病的治法。后世医家仅仅指出吴又可治温病不分三焦,这还是较为肤浅的说法,并没有把其不足之处指出来。吴又可的“三消饮”加入了大黄、芒硝,只有邪入阳明、气实形壮者,用这个方剂能侥幸得以通下而病愈,或出现战汗反应而病解。不过往往因此损伤正气而导致虚弱病证,正虚严重者则死亡。何况邪气或在卫表,或在胸中,或在营分,或已入血分,没有依据而盲目使用攻下,害处是不可胜言的。怎么可以把人体看作铁铸石雕的、而不是气血生成的来任意攻伐呢!探究吴又可的原意是想矫正一般医生用伤寒治法治温病的弊端,也是为了纠正陶节庵的片面和过失。无奈他学识未到精深成熟的程度,因此他的立法用药不能为后学者所效法。至于喻嘉言、张石顽多以治三阴经伤寒病证的治法治温病,这也是错误的。用喻、张二人方法的医生很少,用吴又可方法的医生很多,于是对喻氏、张氏的错误不作深入的分析,不再详细辩驳了。银翘散遵循《内经》“风邪盛于体内,要用辛凉的药物治疗,同时应用苦味和甘味的药物辅助;热邪盛于体内,要用咸寒的药物治疗,同时应用甘味的苦味的药物辅助”的原则(王安道《医经溯洄集》,也有治温病暑病应当用辛凉药物而不应当用辛温药物的理论。他说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为感邪即发的伤寒病而写的,而没有为感邪以后不立即发病的温病、暑病设立治法。张凤逵收集治疗暑病的方剂入书,也有“治暑病初用辛凉药物,接着用甘寒药物,然后用酸泄、酸敛药物,不必使用攻下药物”的理论。这些医家都是在我之前即有了与我相同的认识)。本方尊崇喻嘉言“芳香逐秽”的说法,取用李东垣清心凉膈散“辛凉苦甘”的组方要义。病初起,暂且去掉治疗里热的黄芩,使其不干扰中焦的正常功能。加入辛凉的金银花、芳香的荆芥穗,二味合用能够发散风热解毒;牛蒡子味辛性平,能够润肺、解热、散结、除风、利咽,这些都是作用于手太阴肺经的药物。总体来说,《内经》中有“冬日不能保养收藏好阴精,到了春天必定要生温病”“如果冬季能保养收藏好阴精,春天是不可能发生温病的”“正气极虚的人得了温病就有可能病死”的理论。由此可见,人之所以发生温病,那是因为体内精气虚损的缘故。

这首方剂的优点是预防性地保护人体正气,它仅是祛除上焦风温邪气,不影响中下焦功能,没有开门揖盗的弊病。它具有以轻扬之性而祛除实邪的功用。如果使用得法,自然能取得效果。这是叶天士所创立的方法,所以远远优于其他医家。

五、手太阴温病,初起恶风寒明显,服用桂枝汤之后,恶风寒症状消除,但发热、口渴、咳嗽等症状仍在,当用银翘散治疗。如果发热口渴、咳嗽等,症状比较轻的,应减轻银翘散的剂量。

这一条所说的太阴温病是在上一条所述脉症的基础上讲的。恶寒的症状已经消除,也就表明风寒邪气已祛,只剩下温邪。所以禁止使用辛温治法,改用辛凉方法。“减其制”是说减小银翘散的用量。

六、风温邪犯手太阴肺卫,以咳嗽为主,发热较轻,口微渴的,用辛凉轻剂桑菊饮治疗。

咳嗽是热邪伤及肺络所致。体温不太高,提示病情不重。口微渴,这表明热邪不甚。唯恐病情较轻却使用较重的药物,所以另外设立一首轻型的方剂。

辛凉轻剂桑菊饮方

杏仁二钱 连翘一钱五分 薄荷八分 桑叶二钱五分 菊花一钱 苦桔梗二钱 生甘草八分 芦根二钱

以上药物用水两杯,煎煮成药汁一杯,每天服两次。如服药后二三日病情仍然不解除,呼吸粗大似喘的,提示燥热之邪已经深入气分,宜加石膏、知母;如果舌质深绛,傍晚身热较甚,烦躁明显的,为邪热初入营分,加玄参二钱、犀角一钱;如果邪已深入血分,并有出血见症的,原方减去薄荷、芦根,加麦冬、生地黄、玉竹、牡丹皮各二钱;如果肺热明显的,加黄芩;如果口渴明显的,加天花粉。

【方解】 这是一首以辛味和甘味祛除风邪、性辛凉而味辛微苦的方剂。因为肺是清气所聚、多空隙的脏器,用药微苦则肺气降、用药辛凉则邪气平,设立这首方剂是为了避免使用辛温之剂。现今世俗普遍使用杏苏散治疗四时咳嗽,却并不知道杏苏散是辛温之剂,只宜于风寒引起的咳嗽,不宜于风温引起的咳嗽。而且杏苏散还有不分病位深浅的弊端。本方之所以用桑叶、菊花,这是因为桑树获取了箕星的精气,而箕星喜爱风,风气又通于肝,故桑叶善于平肝熄风。春季是肝主令的时节,主风,是木旺盛而金衰减的节令,所以要抑制肝木的有余。桑叶芳香,有细毛,横纹很多,所以桑叶能入肺络、宣肺气。菊花迟至秋季才开放,气芳香、味甘甜,能够补养肺、肾二脏,所以用菊花补此二脏之虚。风温咳嗽虽然是一种小病,但是常常见到医生错误地使用辛温重剂销烁肺脏津液,以致咳嗽缠绵不愈而形成肺痨病等,这种情况很常见。圣人对于细微的环节也不忽略,而是相当谨慎。医生对于这样的一些问题,更应当注意。

七、手太阴肺经温病,脉象浮洪,舌苔黄,口大渴,大量出汗,面色红赤,感觉身发热而恶热的,用辛凉重剂白虎汤治疗。

脉浮洪表示邪气在于肺经气分。舌苔黄,说明热邪已深入于里。口渴甚反映津液已经损伤。大量出汗是热邪逼迫津液外出导致的。火性炎上导致颜面红赤。恶热说明热邪欲出而未能出。辛凉平剂银翘散是不能治疗这种病证的。只有使用白虎汤才能退热,才能保护津液而治疗此证。前人使用此方频率很高。

辛凉重剂白虎汤方

生石膏一两(研) 知母五钱 生甘草三钱 白粳米一合

以上药物用水八杯,煎煮取药汁三杯,分为三次趁热服下。如果服药后病情减轻,可以减少药量继续服用;如果病症仍未减轻,就照原量再服。

八、手太阴温病,脉象浮大而中空无力,汗出不止,气喘呼吸急促,甚至鼻翼翕动的,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如果脉象散大无力的,须立即服用,而且人参用量应该加倍。

脉浮大而中空无力,几乎接近消散的状态,这说明阴虚而阳气不固。对此证补阴药恐怕鞭长莫及;只有使用白虎汤消退阳热之邪,人参固护阳气,使阳气能够化生阴液。这是在津液化源将要枯竭的情况下救治患者的极好方法。汗出如涌、鼻翼煽动、脉搏散大,这些都是化源将要枯竭的征兆。

白虎加人参汤方

即于前白虎汤内加人参三钱。

九、白虎汤为清泄气分,透邪外出的方剂,适用于气分肺胃热盛,正气不衰,脉浮洪、汗大出、口大渴、身大热等症如果脉象浮弦而细的,不能应用;脉沉的,不能应用;口不渴的,不能应用;汗不出的,不能应用,医生必须掌握这些适应证和禁忌范围,不可以滥用白虎汤。

这是白虎汤的禁忌。白虎汤药力彪悍猛烈,邪盛病重时如果没有它,病症是不能痊愈的。使用得法,当然有立竿见影的良好效果。使用不当,危害也是立刻出现。胆小的医生往往不敢使用,白白错失了治愈的时机;草率的医生又不问脉证怎样,一律使用,甚至将石膏用到一斤多。随手取效的固然较多,但是死亡的也不在少数。这都是因为没有真正掌握疾病的病机,所以临床上辨证用药也不准确。

十、手太阴温病,出现气分血分同病,形成气血两燔的,用玉女煎去牛膝加玄参汤治疗。

对于气血分同病的病症,医生不可以只治气或只治血,所以本书选用张景岳气血两治的玉女煎来治疗。之所以去牛膝,是因为牛膝的药力善下行,不适合太阴证的治疗。把熟地黄改为生地黄的理由是为了取地黄之清轻之力而不是厚重,药性须凉而避免用温。而且生地黄还能够发散进入血分的表邪。加一味玄参是因玄参能够滋阴壮水而制火,可预防咽痛失血等症。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辛凉合甘寒法)

生石膏一两 知母四钱 玄参四钱 细生地黄六钱 麦冬六钱

以上药物用水八杯,煎煮取药汁三杯,分两次服用。药渣可以再煮一次服用。

十一、手太阴温病,热入血分,迫血上行见鼻、口出血的,用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治疗。如果出现中焦胃、脾、大肠热的,应当按病在中焦的治疗方法治之。如果口吐粉红色血水的,为预后不良,难以救治;如口、鼻出血,脉搏一呼一吸跳动七、八次以上,面色不红,反而呈现黑色的,预后不好,难以救治,但可试用清络育阴法救治。

血液从上部溢出是温邪逼迫血液冲上头部顺着口鼻等清窍出来。所以银翘散清温败毒,用犀角地黄汤清血分的伏热。通过清热就能达到保存阴液、救肺的目的。粉红色的血水不是单纯的水液或血液,其实是血与水液混合物,这说明火热之邪有燎原之势,化源将要枯竭。血液从上部溢出时,如果脉搏在一呼一吸之间达七、八次,面色反而呈现黑色,这是火热极盛时而出现水寒征象,兼见水化。这反映出火热燎原之势不能得到制约,下焦津液极度亏损,不能上潮以济心君之火,此时君火反与温热之邪相合,肺金怎么可以承受得了!所以这些现象都提示预后不良。其中化源枯竭是温病的最常见死亡原因。仲子问:能冒昧请教一下死的道理吗?孔子答:连生的道理也不了解,怎么能知道死的道理。我认为医生如果不知道死的道理,又怎么可能挽救人的生命!细推一下温病的死亡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五种:在上焦有两种,其一是肺脏化源衰竭;其二是心神内闭,元气外脱。在中焦有两种:一种是阳明实邪太盛,土克水;二是脾湿内郁导致发黄,黄到极致则身体诸窍皆闭、秽浊阻塞清窍。在下焦无非是热邪深入,消烁津液,导致津液枯竭。

犀角地黄汤方(见下焦篇)

银翘散(方见前)

已用过表药的患者,应去淡豆豉、荆芥穗、薄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